【#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混合运算-全国一等奖》,欢迎阅读!
含两级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理解并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体会数学表达的简洁美。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2、理解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前准备: 符号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课件出示第48页例2的情境图。 (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注重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提取信息:跷跷板乐园场地内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人,场地内还有7个人。 (二)根据上面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问题预设:1.跷跷板乐园里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2.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三)解决以上两个问题 1.解决“跷跷板乐园里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 (1)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2)学生汇报、交流。 2.解决“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1)想一想: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计算(2)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可能出现以下方法:方法一:分步计算方法二:不含括号的综合算式方法三:添加小括号的综合算式3.指解法不同的学生进行板演,并让他们分别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二、合作交流、初步探究(一)交流比较、理解运算顺序的必要性引导学生发现:无论哪种方法,都要先求玩跷跷板的人数。(二)优化算法、体会数学表达的简洁美 1.呈现算式:7+(4×3)和7+4×3。 2.引导学生比较。(1)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讨论交流:加上小括号是什么意思不加小括号行吗让学生明确在这里小括号可以不要,这样就更简洁些。 3.学生独立脱式计算7+4×3,指定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关注脱式书写规范的指导。 4.师生归纳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运用规定,进行计算 课件出示:7+12÷3 43-24÷6 18÷3+67 54÷9-3 1.让学生独立解决,同时指定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要求书写规范。 2.全班交流,并根据学情进行归纳指导。四、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一)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读题,明确先算什么,加深对没有括号的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中“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的巩固。(二)接力赛(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第4题) 以小组接力的形式完成,每小组派6名学生上台板演,一人做一题,一人做完下一位才能接着做下一题。最后以正确率、书写规范和速度等方面对学生加以评价。(三)改错(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说说错误的理由,加深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教师利用课件进行动态展示,帮助学生理清运算顺序,加强对列综合算式的指导。
畅谈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运算顺序和昨天学习的有什么不同你还有什么不懂之处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用今天学的运算顺序 板书设计:
2、含有两级的混合计算
7+4×3 3×4+7 20-8÷2 81÷9+2 =7+12 =12+7 =20-4 =9+2 =19 =19 =16 =11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不用级别的算式,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教学反思:在本堂课中,通过复习前面同级运算的知识展开新的认知, “数学源于生活”。课堂上再现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便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情境的创设也能促进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利用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感悟与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对错误的诊断及矫正教学中重视学法指导,尤其是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辨析。学生出现的错误主要是(1)格式问题:等号的对齐;(2)运算顺序:学生在理解了运算顺序之后,有些前面是减法、加法后面是乘法的混合算式,学生往往是将后面的结果写在前面。通过(1)强调算法: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2)针对出现的错误情况展示,进行纠错;(3)算法强化练习进行诊断及矫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35189d783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