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2022-03-28 13:15:2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欢迎阅读!
马克思主义,中国,论文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庄舒敏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那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简单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而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并非盲目地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而是经过了中国化之后才将其上升为指导思想的地位。那么,又是什么决定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过程呢?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自身鲜明的特征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要求它必须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力求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并透过现象而深刻地结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正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革故鼎新,也决定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进程。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规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关系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也就说明了以当时中国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是无法适应马克思主义,而是需要敏锐地把握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了,不断创新,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适用于当时以及现在中国的发展问题。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里的“一定要适合”表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无疑的,中国与当时的苏联上层建筑是不同的,所以,马克思主义必须经过中国化这一过程。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想法是经过实践后提出的。毛泽东早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他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抽象应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知识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须解决的问题。”

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历过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特别是第


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应用于中国实际,创建了工农红军,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政府,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连续击退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在国民党统治区,也在艰苦的条件下,发展了党和其他革命组织,展开了群众革命斗争。这一切都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结果。但在这一时期,党对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还不够自觉,特别是由于1931面开始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倾错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几乎陷入绝境。错误和挫折教育了党。党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后,始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为中国革命提供合乎实际的完整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抗日战争初期,又努力排除党内在同一战线问题上出现的右倾错误的干扰。

所以,毛泽东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科学总结。此后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历史和实践证明,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研究现实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巨大进步的致胜法宝,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得到坚持和发展。所以我们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在中国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现在来谈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的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对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的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历史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中国走向和平发展、繁荣富强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正是由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毛泽东思想的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伟大成果才得以全面展开并达到成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伟大的成果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科学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形成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真正实事求是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


义建设的成功之路。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思想、新观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它是我们党实现的第二次理论飞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推进到邓小平理论的崭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成果是: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怎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三次理论飞跃,体现了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四个成果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的新局面。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也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体现出强大生命力,而要想在中国这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无疑是个艰巨的任务。所以,中国共产党必须矢志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仍至关重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33ed4b4bceb19e8b9f6ba1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