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不同年龄段的日均睡眠时间》,欢迎阅读!
不同年龄段的人,平均每天需要的睡眠时间 新生儿 20小时 3 个月 16小时 2岁 12小时 6岁 12小时 青少年 8小时 成 人 8小时
以上标准仅供参考。每个人需要的睡眠时间不同,像我每天就需要至少9~10个小时的睡眠才觉得够。 我们家的作息时间表 (我的3个孩子分别是1岁、3岁、5岁) 早上7点 宝宝起床,吃早餐
早上8点 较大的孩子起床,吃早餐 早上10点 宝宝上床小睡 下午1点 午餐
下午2点 孩子的安静时间或午睡时间(安静时间是为不需要睡午觉的较大的孩子安排的。这段时间不能讲话,不能跟别人一起玩。所有的活动都是静态的,如画画、看书等) 晚上6:30 晚餐
晚上7:30 宝宝上床,一觉到天亮
晚上8:30 读床边故事,较大的孩子上床睡觉 晚上10:30 爸妈上床睡觉
朋友们听到我的孩子那么早就上床睡觉,都会惊讶地说:“我们的孩子要到晚上11点才上床睡觉!”或者说,“如果我们的孩子那么早上床,我们就见不到孩子了,因为差不多这个时间我们才会下班回家。”当初我们只有老大和老二时,两个孩子都是晚上6:30上床,睡到第二天早上6点才起来,有些人听了更是惊讶不已。
我相信,连续长时间的睡眠对发育中的孩子有益,如果你的孩子容易生病,也许你应该注意一下他每天睡几个小时。我的3个孩子每天都有超过11个小时的睡眠。很多父母喜欢晚上带孩子出门去逛夜市,或去朋友家吃晚饭,在外面待到很晚才回家,这跟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很不一样。在美国,有小孩的家庭一起吃晚餐时,通常会把晚餐时间提前,好让父母可以早点回家送孩子上床睡觉。如果父母晚上需要应酬,比较晚才能回家,就会请保姆来帮忙看孩子,让孩子维持正常的作息时间。
丹玛医生说 父母如果总是在适当的时间送孩子上床,孩子就能学会在适当的时间睡觉。有睡午觉习惯的孩子,通常晚上睡得不太好。务必要让宝宝早点上床睡觉,这样爸爸妈妈才可以在晚上喘口气。 我刚开始行医时,曾经有个母亲带了两个年幼的女儿来诊所看病,她说孩子晚上都不睡觉,希望我开点镇静药给她们吃。
我百思不解,不断问她一些问题,想找出孩子不睡觉的原因。最后我问她:“她们早上几点起床?”
她回答:“大概11:30。” 我告诉这个母亲:“那她们应该晚上11:30再上床睡觉!”我建议她早上7点叫孩子起床,给她们吃早餐,如果她照做,时间一到,孩子就会想睡觉了。 下面这封信是一对夫妇的来信,他们原本不采用我们的建议,而是按照目前大多数医生的建议去做,采用一哭就喂奶的方式,并且让宝宝仰睡。后来这对夫妻在睡眠被剥夺了10天之后,就尝试着做了一些改变,听从了丹玛医生的建议。
下面是他们的故事: 亲爱的主烈和奂均:
我们真的很感谢你们!两天前,我们夫妻俩快累瘫了,于是决定采纳你们的建议,改让宝宝趴睡,并且祈求上帝保护我们的宝宝。结果不到1分钟,宝宝就睡着了。以前让宝宝仰睡时,他都会哭很久,我们只好抱他起来走来走去,想尽办法帮他入睡。一开始,我很担心宝宝趴睡会有危险(而且时不时就会去看看宝宝),可是宝宝不仅睡得很好,而且连续睡了4个小时,这真是个奇迹!等他醒来时已经吃完奶5个小时了。吃奶时,他真的是卯足劲在吃,我太太说她可以感觉到母乳汩汩地流出来,她说这才像是认真吃奶的样子!在这之前,宝宝根本就像在吃点心一样。
后来我们决定坚持让宝宝趴睡,并且尽量每4个小时喂一次奶。啊,结果真是太令人满意了,睡觉变成了一件很幸福的事!才短短24个小时,宝宝就从每隔2~3小时要吃一次奶,每次吃母乳20分钟,加90毫升配方奶,变成每隔~4个小时吃一次奶,每次用力吃母乳20分钟,加60毫升配方奶。感谢上帝这样帮助我们!赞美主,让我们认识主烈和奂均!我太太原本又累又烦,不但已经影响到乳汁的分泌,甚至还有可能得产后忧郁症。不过,今天白天我从办公室打电话给她时,她听起来愉快多了。真的很感谢你们的帮忙! 我们仍在努力帮助宝宝适应每4小时吃一次奶的作息时间表。不过,有几次我们听从了你们的建议,认真思考后,决定提前半小时喂奶,结果他吃完奶之后,十分满足愉快。 今天早上发生的一件事情更是令我们兴奋不已。今天早上6点的时候,他开始有点哭闹,这时离他上次吃完奶(凌晨2:30)个小时。我走过去看他,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他立刻就安静了下来,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他只发出一点小小的呜呜声,不时还发出咂咂的声音。到了6:30,他开始放声大哭,听起来好像肚子真的很饿了。我看了一下表,离他上次吃奶刚好4个小时!我把他从婴儿床上抱起来,然后太太就喂他吃奶。看到宝宝这么快就能够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我们俩都非常兴奋。
现在我们家的情况真的比先前好上5000倍!假如当初没有认识你们,我们恐怕还在按照一哭就喂奶的方式,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而且一天到晚怨天尤人! 再一次谢谢你们的祷告和帮助!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31ccfa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