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豢《魏略》探微【文献综述】

2022-04-20 12:07: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鱼豢《魏略》探微【文献综述】》,欢迎阅读!
综述,文献,鱼豢《,魏略》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人文教育 鱼豢《魏略》探微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学术界对它的研究甚早。从较为宽泛的角度来看,至少可以追溯到《文心雕龙》尽管如此,学界主流仍倾向于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视为此项研究的起点。这一主张虽然在事实上割裂了新学与旧史之间的内在关联,甚至不能排除贬古媚近之嫌疑,却也未尝不可成立;毕竟,自从清季民初传统史学转型为“新史学”后,两者至少在著述形式和研究范式上,确实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相对于专著,有关魏晋南北朝史学史研究的单篇论文,尤见其伙。此类成果,依其研究视角的差异可分为两类。这其中的宏观探讨,大体上围绕着两个重心而展开。其一便如高国抗《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巨大发展》、顾相奎《魏晋南北朝史学繁荣探源》、蒋家骅《论魏晋南北朝史学兴盛及其原因》、高敏《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兴盛及其特征和原因》、李颖科《魏晋南北朝史学发达原因新探》诸文,通过与两汉史学的纵向比较,从史书数量的剧增、著述形式的多样化、修史制度的趋于完善、史学理论的初步建设、史学地位的日益上升等角度,论证魏晋南北朝乃传统史学发展史上的繁荣期,进而探究此期史学取得长足发展的历史动因,丁鼎先生更由此深入考察魏晋南北朝史学在史学理论历史编纂和史官制度等方面对唐代史学的重大影响 其二就是分门别类地探究魏晋南北朝史学的各种面相,或如柏明等人合写的《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勉力考察该期史注的丰富内容、显著特点及其实用价值; 或如赵俊《魏晋南北朝史学批评述论》,专注于论述此期史学批评之形式多样化和内容深广化; 或如李颖科《魏晋南北朝史学思想简论》,从历史进化、人事天神、直书曲笔、忠孝节义、以史为鉴五端探析期间的史学思想 而从与区域文化相结合的角度加以关照的成果也不绝如缕,朱仲玉《汉晋时期绍兴的十位史学家》耿天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齐鲁史家》,即其荦荦大者;至如柳维本《隋唐以前中国史官设置与沿革述略》 、王志刚《民族文化认同与北朝史官制度的发展》之类的对史官制度沿革的梳理和总结 更是重中之重。除宏观探讨外,魏晋南北朝史家、史书、史学活动的微观考察,既是此项研究之大宗,也部分因为其研究对象相对单一而较易探究,故能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而与宏观探讨颇相类似的是,微观考察亦有其热点。 事实上时间早不一定就正确,后世考证往往能找出前人著书之毛病,古人向有隐讳夸大之嫌,或者为应政治需要而丑化敌人等,像是文宣战檄虽为一手史料,但细观内容却往往光怪陆离。《魏略》出现孔明叫魏延不要北伐,会出现刘禅小时候被人所卖,甚至对敌将魏延的奇谋扭曲到与蜀人所记不同,当然也会出现孙权不敢攻城或是文聘默城疑敌之类。在坚持先信作者背景之前提下,往往忽


略其内容情节并不合理。

也许《魏略》在其它地方却有可取之处,但是既使正史《三国志》都能找出不少错误或疏失,野史《魏略》又有何资格能正确到完全没错?要追究来源的话,曹魏官方史书为秘书监王沈所编撰《魏书》,或者东吴官方史书为左国史韦昭之《吴书》,曹魏又不是「国不置史,注记无官」《魏略》也只不过是私人所写,鱼豢官职郎中,无权也没分,得以见识朝廷正式档案。反而陈寿曾在蜀汉为观阁令史(另类「史」官?),接受命令编成诸葛亮集二十四篇,复又入朝任为著作郎,有机会也可能工作所需(「著作」之郎),见识到官方档案,完全有机会据实叙述。

陈寿的正史内容业已简约,但是《魏略》却仍无法包涵《三国志》之内容,反而常常出现彼此矛盾的说法:从缺少韩信故事到不知用赵云攻斜谷,《魏略》所指之二路直攻长安,一点也不考虑孔明北伐的实际作战,因已派赵云当然不用魏延,着无庸议;再说《魏略》对文聘用计默城及孙权的心理反应,皆能一一详细,但是对孙权率军若干、耗时几何、事后封赏全然不提。这种尽知细节内幕,却不知大纲布置;能如亲临现场知其对话,反不清兵力数量及战意所在——知小不知大,有点见树不见林。

以上并未就魏延计划内容作评论,也未对文聘守城真伪作出考证,谨就《三国志》与《魏略》异同出作出比较,有趣的是正史往往包括野史,既使排开野史也能成立;但是野史若不参考正史,反而好像在说另一个故事。放大观察《魏略》之独家报导的异议,程度远多于《三国志》与其它料偶合相符之处。

虽然对魏晋南北朝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对那一时期鱼豢的重要史学《魏略》确仍止步不前,甚少有文章对其进行专门论述和研究。较早对其进行研究的是1983年罗秉英发表在思想战线上的《<魏略><典略>关系试探》1996年余太山发表在西域研究上的《<后汉书·西域传>与<魏略·西戎传>》的关系 亦对这个问题有较多涉及。进入21世纪后,余太山继续对这一问题予以了较多研究。其2004年发表在西域研究的《后汉书·西域传》和《魏略·西戎传》有关大秦国桑蚕丝记载浅析,2006年发表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上的《魏略·西戎传》2008年郑春颖发表在北方文物上的《<魏志·高句丽传>与<魏略·高句丽传>比较研究也是这方面的一篇重要文章。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全面研究《魏略》的文章。因此本文试就《魏略》作一探微。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知几.史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309 [2]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904 [3]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372 [4]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31098

[5]杨翼骧.中国史学史数据编年[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276




[6]丁鼎.略论魏晋南北朝史学对唐代史学的影响[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6147 [7]柏明.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J].西北大学学报,1986321

[8]赵俊.魏晋南北朝史学批评述论[J].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学报,19906132 [9]李颖科.魏晋南北朝史学思想简论[J].西北大学学报,1992489

[10]柳维本.隋唐以前中国史官设置与沿革述略[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2697 [11]王志刚.民族文化认同与北朝史官制度的发展[J].史学集刊,20092102 [12]卢弼集.三国志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724 [13]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81042

[14]郑春颖.《魏志·高句丽传》与《魏略·高句丽传》比较研究. 北方文物,2008,2. [15]罗秉英. 《魏略》《典略》关系试探[J]. 思想战线, 1983, (05)

[16]余太山. 《后汉书·西域传》与《魏略·西戎传》的关系[J]. 西域研究, 1996, (03) . [17]孙玉石 . 雪峰早期的佚文及其它[J]. 鲁迅研究月刊, 1988, (05) [18]吴伟鹏 . 略伸《三国志》裴注之优长[J]. 史学史研究, 1984, (01)

[19].ZhaoJun 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historiography batch. Review [J].journal of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journal, 1990, 6 (6) : 132.

[20]LiYingKe 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historical thinking what. [J]. Journal of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1992 (4) : 89.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311d8eea9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5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