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抗日战争》历史思辨能力培养案例

2023-01-03 13:32:3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16课抗日战争》历史思辨能力培养案例》,欢迎阅读!
抗日战争,思辨,培养,案例,能力


《第16 抗日战争》历史思辨能力培养案例

著名史学家曾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说明了历史并不是单纯事件的发生过程,它还有一个思想认识的过程。因此我们的历史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历史更应注重培养学历史思辨能力,让他们主动参与历史学习,从而感悟历史进一步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现实问题,做到历史联系现实并服务于现实、从而解决现实问题。

必修一《抗日战争》一课历史思辨能力培养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及成因,让学生感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二、针对日军的罪行,思考是什么使日军如此残暴,丧失人性?作为学生知道这段罪行后该怎样做?三、多角度分析中国抗战胜利的意义。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做法。

一、从感性到理性,激发学生主动质疑、探究问题。如在分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时,我先让学生扮演《东京审判》模拟法庭、被告日本、原告中国,让原告陈述日军的种种罪行。学生情绪一下高涨,最高的呼声就是我们怎么办?我进一步提问假如你是国共两党的领导人,你会采取何种对策?答案是一致的,合作抗日。学生深切的感受到国家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了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成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决定因素。在分析两个战场的特点时,我播放了两段视频《台儿庄战役》《地道、地雷战》,让学生边欣赏边思考问题:两个战场依靠的抗战力量有何不同,表现如何?再通过展示相关材料,最后让学生完成学案上预设的表格(内容包括:抗战路线、相互关系等)。这样的设计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更能让学生主动质疑、提出并解决问题。

二、加强史料阅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孤立的,由于认知水平和学习素材的单一,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大多数还停留在表面,这时就需要多阅读尤其是史料阅读。如在分析抗战胜利的意义时,我提供了图片和史料,如朱自清的《这一天》、二战风云人物眼中的中国战场、大国之路的起点等,引导学生从国内、国际两个角度思考。在分析日军从人性变为反人类的兽性的原因时,我提供了《日本人记忆中的二战》《日本神风特攻队驾驶员28岁大学生上原良司的遗书》等史料,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日本的忠君思想和武士道精神是罪魁祸首。

三、撰写历史随笔,在写作中思考、感悟、升华。如本课涉及的作为青年学生知道日军罪行后该怎么做,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各抒己见,这种情况下就可让学生自己抒写内心的感受。学生在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下思维也活跃了,还有些学生主动上网搜集资料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热情。

在新课改的大潮流下,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我们必须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让学生学会思考,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转变思想,教师自己也应具备质疑精神,具备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意识。其次, 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通过读书、听课、观摩、培训等充电方式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再次,加强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手段。

教学后记

学习了山西省教育厅张卓玉关于《构建教学新模式》的文章后,给我印象最深刻、感触最深的是一个醒目的概念“颠倒的课堂”,简单来讲,就是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课堂的交流。我觉得我校正推行和实践的“活动前置式”教学就是一个“颠倒的课堂”,真正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新模式。

我校倡导的“活动前置式”教学模式包括四个环节:预习反馈、互动释疑、课堂检测、归纳巩固。下面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以《抗日战争》为例谈谈践行“活动前置式”教学式的体会。

1 2




第一,预习反馈。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来帮助学生梳理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并通过思考提出本课的疑惑。为激发高一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教师还应在课前预习的设计上多下功夫,尽可能避免预习形式的单调,可采用知识树、问题式、阅读思考、查阅文献等多种途径来获取学生信息在这一环节中,我把学生的疑惑搜集整理,把出现频率高的问题作为本课讲解的重点。由于时间紧凑,在课堂上并没有把一些个体的有深度的问题一一展示,略了少部分学生,在以后教学中应不断改进。

第二,互动解疑。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难杂症采取不同的措施解决。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我通过史料阅读来理解日本侵华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过创设情境,如国际审判模拟法庭、视频欣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寓乐于学,轻松掌握书本知识,学生参与意识强,效果显著。教学中应采纳多种方法和手段来突变,避免单一性。

第三,当堂训练。训练是主线,也是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的最好手段。针对学生的易错易混点和重难点设计习题,一般采用选择和材料两中形式,加强巩固。我在这堂课上比较遗憾的就是没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第四,总结归纳画龙点睛就在于此,课堂的升华也在于此。在这一环节,我们教师可以是课堂内容的总结,搭建知识结构,让学生眼里既有森林,又有树木;或者是学习方法的总结,如历史的识记、材料的解读、解题的方法等;也可以是规律的总结,就像“公式”一样,只有掌握了方法和规律,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当然,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我们也不能忽视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通过学习《抗日战争》,培养学生勿忘国耻、以史为鉴、理性爱国、面向未来的正确情感。

“活动前置式”教学四环节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过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由于有些环节时间把握的不太好,导致在课堂训练环节没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反馈环节也比较仓促。真所谓实践出真知,只有不断地探索、实践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2948c5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