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2022-05-28 04:08:1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赤壁,怀古,念奴娇,教学设计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广无际涯的江流,裹沙带泥,浩浩荡荡朝东流去,千百年来,大浪淘沙,历史的长河吞吐了多少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①大江:长江。②淘:冲洗。③千古:遥远的古代。④风流人物: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起头二句,即景抒情,词人登高眺远,抒发他面对长江的感受。时越古今,地跨万里,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流芳百世的历史豪杰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作者采取江山与人物合写的方法,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卓荦气概,并将读者带入历史的沉思之中,唤起人们对人生的思索,气势恢宏,笔大如椽。]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西边那座古时的营垒,人们指点说:就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①故垒:古时军队营垒的的遗迹。②三国:从公元220年到265年存在过的魏、蜀、吴。③周郎:即周瑜,字公瑾,孙权军中指挥赤壁大战的将领。二十四岁时出任孙策的中郎将,军中皆呼之为“周郎”。④赤壁:苏轼所游的赤壁,是黄州,即今湖北黄冈县城外之赤鼻矶,而周瑜败曹操的地点在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说今嘉鱼县东北。)[这几句破题,由大江引出赤壁,点明这里是传说中的古赤壁战场,由千古风流人物引出周郎,借怀古以抒慨。“人道是”,下笔极有分寸,表示不过传闻而已。“赤壁”而冠以“三国周郎”,为的是突出其历史意义,并为下面写周瑜先伏一笔。]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陡峭尖锐的石壁直插云霄,惊天骇地的巨浪搏击着江岸,滚滚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汹涌澎湃的雪浪。①石:石壁。②惊涛:怒涛、巨浪。③千堆雪:无数的浪花。[这三句正面描摹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乱石”句形容山之奇峭高峻;“惊涛”两句形容水之汹涌澎湃。江、山合写,而以江为主,照应起结。“石”而曰“乱”,“空”而可“穿”,“涛”而曰“惊”,“岸”而可“拍”,“雪”而可“卷”,从不同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江山如画,一多少豪杰。(这壮丽如画的江山啊,那一时期涌现了多少英雄豪杰!①一时:那一个时期。)[眼前所见,美不胜收,难以尽述,诗人禁不住脱口而出,赞之曰“江山如画”。由这千古常新的壮丽江山,想起九百年前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表演过非常威武非常雄壮的戏剧的许多豪杰来。“江山如画”,承上概括风景;“一时多少豪杰”,启下引出周喻。这两句仍是江山、人物合写,与起头两句相应,诗也自然地由写“千古风流”推进到写“一时豪杰”,为下片特写周瑜营造背景,渲染气氛。]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遥想九百年前,周公瑾正值人世当年,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公瑾英气勃发,姿态雄健。①遥想:想到几百年前。②当年:指某人的事业、活动或生命的那个全盛时期。③小乔:周瑜的妻子。乔玄的两个女儿,大乔嫁给孙策,小乔嫁给周瑜。“乔”,史书里作“桥”。④雄姿英发:姿态雄伟,英气勃发。)[上片重在写景,下片则集中笔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作者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挑选足以表现人物个性的素材,经过艺术集中、提炼和加工,从几个方面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据史载,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衔,并同他一齐攻取皖城。周瑜娶小乔,正在皖城战役胜利之时,其后十年他指挥了有名的赤壁之战。此处把十年间的事集中到一起,在写赤壁之战前,忽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生活细节。赤壁之战乃经国大事,周瑜作为战争一方的主帅,有许多事可写,词人偏偏要在这紧要关头花费笔墨去渲染他的婚姻,说有一个国色天香的美人刚刚嫁给了他,看似闲笔,却是别有深意。

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见出周瑜的丰姿潇洒、韶华似锦、少年英俊,春风得意,足以令人艳羡;更为重要的是,小乔之姊大乔系孙策之妻、孙权之嫂,所以周瑜跟孙权外托君臣之义,内有葭莩之亲,有孙权的绝对信任,所以能够建功立业;同时也使人联想到:赢得这次抗曹战争的胜利,乃是使东吴据有江东、发展胜利形势的保证,否则难免出现如杜牧《赤壁》诗中所写的“铜雀春深锁二乔”的严重后果。这样写还可使人意识到这次战争的重要意义。]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说说笑笑之间,用浓烟烈火把曹操的无数战船都烧得像灰烟一样飞散消灭。①羽扇纶巾:手持羽扇,头载纶巾。这是儒者的装束,形容周瑜有儒将风度。纶巾,佩有青丝带的头巾。纶,ɡuānɡ。②谈笑间:谈笑之间,形容毫不费力。③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樯,qiánɡ,指船上挂风帆的桅杆;橹,指安在船尾或船边用来摇船前进的工具,比桨长大。也有的本子将“樯橹”写作“强虏”,强大的敌人。)[“羽扇纶巾”,写其服饰,是三国以来儒将常有的打扮。虽然身当大敌,依然风度闲雅,不着戎装,反映他临战潇洒从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写其韬略。由于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从容不迫,说说笑笑之间,就把曹操的舰队一把火烧个精光。诗人仅以寥寥数语,不但写出了周瑜辉煌的战功,潇洒的风度,沉着的性格,成功地刻画了他的英俊形象,而且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火烧赤壁的战争场景。]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我身临三国古战场,神游于往昔岁月,禁不住浮想联翩,感慨万千,该笑我自作多情,太多愁善感了吧,以致过早地长出花白头发。①故国神游:即神游故国,作者神游于古战场。故国,赤壁战场。②多情应笑我:应笑我多情。这是倒装句。多情,多愁善感。③华发:花白的头发。)[词的开头写“千古风流人物”,上阕末尾缩小到“一时多少豪杰”,下阕又专写周瑜这一位英雄,从这里开始,诗人由慨叹古人、凭吊周郎而联想到自身,转入自抒怀抱。“故国”,即赤壁古战场。作者临“故国”,思“豪杰”,精神进入了想象中的当时环境里面,想到周瑜在三十四岁的时候,便建立了那样惊天动地的功业,而自己呢,年近半百,却贬谪在这里,功名无望,事业无成,以致焦虑得头发也很早就花白了。相形之下,是多么的惭愧啊!然而又有什么办法呢?只不过是自作多情罢了;仔细想来,多么可笑!“故国神游”应是“神游故国”的倒装;“多情应笑我”也为倒装句,实为“(我)应笑我多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哎,人的一生就像做一场大梦,还是把这一杯酒洒落江中,祭奠这万古长存的明月!①人生如梦:一作“人间如梦”,这是古代知识分子失意的时候对人生采取的一种虚无主义的态度。②尊:同“樽”,酒杯。③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酹,lèi。)[此句感慨身世,言生命短促,人生无常,深沉、痛切地发出了年华虚掷的悲叹。“人生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奈感慨。“一尊还酹江月”,借酒抒情,既是如此,还不如借酒浇愁吧。诗人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酹,本是将酒倒在地上,表示祭奠的意思,但这里却是指对月敬酒,有李白《月下独酌》中“举杯邀明月”之意;只是所邀乃江中月影,在地不在天,所以称为“酹”。]

这首词是作者在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写的。那时他已四十七岁,“乌台诗案”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已经两年。诗人游览古战场赤壁,想到古代“风流人物”的功业,引起了无限的向往,同时联想自己年将半百功业无成,激起“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的感慨。




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融景物、人事、哲理于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词的末尾表现了作者用世与避世或入世与出世思想之间的矛盾,这是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具有的普遍性的矛盾,既然没有机会为国为民作出一番事业,就只有在无可奈何的心情之下,故作达观。所以它在赞赏江山、人物之余,最后仍然不免趋于消极。但总的说来,最后这一点消极情绪,却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精神。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三月七日,从沙湖归来,途中遇着下雨。 ①沙湖:地名,在黄州城东南30里。苏轼被贬黄州后,准备在沙湖买田终老。这首词是去沙湖看田归途遇雨后所作。)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随从的仆人拿着雨具先自离去,同路的人一个个都非常狼狈,唯独我一个人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已而遂晴,故作此。(不久,天气转晴,所以写下了这篇词。①已而:不久,过一会儿。)

这是写在词前面的小序,对为什么写作此词作了说明。小序说:“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狼狈”是进退两难的意思。众人遇雨十分狼狈,只有诗人若无其事。这一对比耐人寻味,暗喻了作者对待人生的态度与众不同,对我们理解词的旨意,很有帮助。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不要听风吹雨打,飒飒之声响遍整个树林,我不妨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徐行,从容不迫地穿越树林。①吟啸:吟咏长啸。)[作者没有正面写雨,而是写雨打在树叶上的声音。一个“打”字,证明雨下得很大,雨音嘈杂。在这样的逆境当中,作者的态度是什么呢?“莫听”表现了他无所谓的态度,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吟啸、徐行,表示形态悠然、心态舒展, “何妨”即不妨,见俏皮的挑战色彩。诗人开篇即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表明他对骤然而至的风雨所抱的态度。明写道中遇雨时置风雨于不顾、吟啸徐行的镇定,暗示他在政坛风雨中遭贬后仍泰然处之的坦然心态。]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比骑马坐车更觉轻松。谁害怕那雨打风吹?披着一叶蓑衣,冒着漫天风雨,漫步崎岖山路,任其自然,走完一生。①芒鞋:草鞋。)[在古代,“竹杖芒鞋”是平民百姓步行所用,而马一般是达官贵人的坐骑。竹杖芒鞋,轻巧、轻便,但在雨中行路,拖泥带水,比起骑马可就差远了。诗人说“竹杖芒鞋轻胜马”,并非写实,而暗含“无官一身轻”之意。东坡认为,平凡人的生活自有其洒脱悠闲,并不逊于轻车肥马的富豪,这是东坡经历官场险恶风波后深刻的人生体会。“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画龙点睛般地表现出了作者的胸怀、抱负,体现了全词的中心思想。“任平生”三字是指平生饱经风雨,早已听任其自然的意思。这里的“风雨”不仅是指自然界的风雨,更重要的是指政治上的风雨。苏轼一生坎坷,所经受的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实在太多了。生活磨练了他的意志,他对来自各方面的打击和挫折早已习以为常。不惊恐,不退缩,任其自然,坦然处之。总之,这个句子非常形象地描画出了一个在人生道路上履险如夷、泰然自若的诗人形

象。]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冷冷春风朴面来,吹得我酒醒,微觉有些寒意。忽而雨后复晴,斜阳挂在山头,却与我笑脸相迎。①料峭:形容寒意。峭,qiào。)[这三句照应词序“已而遂晴”,写自然界天气变化之快;刚刚自己还在风雨中行进,现在迎着他的却是山头的斜阳。自然界忽晴忽雨变化不定,而政治舞台上的

晴雨表又何尝不是如此,照样变幻莫测,瞬息升沉。这里也许还暗含了另一层意思,雨过自然晴,冬天过去就是春天,在逆境中会有希望,在忧患中也有喜悦,既然这样,人生的寒冷、挫折、忧患又有什么可怕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回头望着刚才风雨潇潇的地方,归去吧,对我来说,既没有所谓风雨,也没有所谓天晴。①瑟:风吹雨落的声音。②也无风雨也无晴:意思是风雨天气和晴朗的天气对我来说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差别。)[“萧瑟处”指刚才遇雨的地方,天气忽然放晴,引起了作者的兴趣,看看原来下雨的地方,现在又发生了什么新的变化。全词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作结,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发人深思。意思是说,晴天也好,雨天也好,对我来说,都是无所谓的,我既不会以“晴”喜,也不会以“雨”忧,表现了忧乐两忘的坦荡胸怀,与上片“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前后呼应。]

这首词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上片写雨中的情景和心境,作者履险如夷,不为忧患所摇动。“莫听”、“何妨”、“谁怕”、“任平生”,鲜明地体现了其倔强的性格。下片写雨后的情景和心境,暗喻作者对于人生经历的深刻体会,“也无风雨也无晴”,表现出忧、乐两忘的博大胸怀,表达了诗人在种种打击和挫折面前不退缩、不丧气,坦然处之的旷达心境。因此,前人对这首词有极高的评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246297c32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