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在“延宕”中品读《琵琶行》的艺术之美》,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延宕”中品读《琵琶行》的艺术之美
作者:张宇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11年第05期
“延宕”是作者为了达到某种创作目的,在情节发展上有意识地停顿不前,使之在意念上发生阻滞,在思维的层面上留下极大的艺术空白,给读者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从而平添文学作品的艺术情趣。《琵琶行》作为一首长篇叙事诗,成功地运用了“延宕”的写作技巧,并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循着作品中“延宕”的诗句,带领学生认识“延宕”的写作技法并体味诗人潜藏其中的艺术之美。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迁谪诗人满眼萧瑟秋景,又历别离恨事,深感无趣之际,忽闻琵琶仙乐,犹如空谷足音,令人兴致顿起。寻声暗问,弹者何人,诗人满心期待、急切之情溢于言表。琵琶女欲答还休,个中复杂情感,借“欲语迟”三字传达出来:天涯沦落之人,江湖漂泊之客,自残身世,不愿与陌生人说话会面。此刻琵琶女未直接答话,而稍作延宕,既符合她内心负有千般苦,孤舟独守无人诉说还欲倾诉宣泄的心理状态,又通过呈现琵琶女的片刻矛盾、迟疑、犹豫,激起了诗人极大的探寻兴趣,故而才有“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才有“千呼万唤”。与此同时,也给读者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琵琶女为什么不直接答话,她“欲说还休”的迟疑神情是什么样的,她到底又因何决定以手抱琵琶半遮面的情态出来相见,这短暂的迟疑中她内心发生怎样的变化。在这般多样的猜测想象中,琵琶女的形象就更耐人寻味了。而这正是“延宕”所起到的艺术效果。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千呼万唤”是时间的延宕,更是期待的积累;又与“琵琶半遮”的出场形成对比,构成反差。一方千呼万唤,盛情相邀;一方矛盾重重,迟疑难决。时间和人情双重延宕的二度积累,情感更强,效果更佳。故而这两句经历了千年的考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响。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乐曲已然结束,可听众的心依旧沉浸在那还没有结束的结束感之中。这里不仅是乐曲的停顿,而且是停顿造成的心理凝聚效果:在宁静的月色下,在茫茫的寒江之上,诗人陶醉于琵琶女的演奏之中,琵琶女亦沉浸于自己演奏的余情里。此种宁静的延长感,绝对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的积聚和张力,可诗人用一幅图画将其显现出来,就让读者想象无限了。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24069c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