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当代西方翻译规范观的演变》,欢迎阅读!
浅谈当代西方翻译规范观的演变
【摘 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规范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角度:传统语言学、篇章语言学、翻译研究学派。本文扼要论述了各个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思想观点。并指出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的翻译规范研究是规定性的,而从翻译研究角度进行的翻译规范研究是描述性的。
【关键词】翻译规范;传统语言学;篇章语言学;翻译研究学派 0 引言
何为规范?如何看待规范?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规范”(norm)可以被定义为一个社会群体共有的行为标准和准则,这里的规则和标准相当于“标准和法式”。本文采取“规范”一词的广义定义,将标准、准则和法式统统归入到“规范”这一范畴的门下。
从现有资料来看,最早把“规范”一词引入翻译研究领域的应该是利维和霍姆斯这两位学者。利维把规范和翻译活动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他认为,翻译是一个不断做出决策的过程。总体来看,译者的决策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遵循一定的规律。事实上,翻译规范的研究早已开始。只是当时人们用“规则”一词替代之。虽然有关翻译规范的研究源远流长,但“规范”尚未有普遍接受的定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三家:(1)巴切认为“规范是正确性观念的社会现实”;(2)图里将“规范”定义为“对翻译进行描述性分析的一个范畴,即某一译语社会里所共享的价值和观念,如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适当的,什么是不适当的,转化成在特定的情况下正确的适当的翻译行为原则”;(3)赫曼斯认为“从广义上讲,规范涵盖常规和法令之间的全部领域”(参见文献2)。从以上论述可知,翻译规范制约着译者的翻译活动,对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选择起到指导作用。
1 翻译规范研究
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翻译研究范式的变革,翻译规范的研究也经历了革命性的演变。总体来看,翻译规范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三个角度:(1)从传统语言学角度探讨翻译规范;(2)从篇章语言学角度探讨翻译规范;(3)从翻译研究的角度探讨翻译规范。在这个过程中,翻译规范的研究经历了从语言学角度到文化角度的转向,从规定性研究方法到描写性研究方法的过渡。
1.1 传统语言学角度的翻译规范研究
最早从传统语言学角度对翻译规范进行研究的学者当属著名的英国翻译理论家卡特弗德。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书中,他将翻译界定为“对语言进行操作的工作,即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语)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源语)的文本材料”,并指出,在此过程中,“对等”是关键词,寻求对等是翻译研究和实践的中心问题。他还认为,源语和目标语之间的等值关系基本上是可以量化的,翻译就是在所有潜在的等值译语中为源语寻找最合适的等值语的过程。要达到翻译对等,就必须使译文至少在某些场合特征上与原文等同。译文和原文共有的场合特征越多,译文的质量越高。
1.2 篇章语言学角度的翻译规范研究
篇章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又称为“话语语言学”、“语篇语言学”,以连贯性话语为研究,即以语段与篇章为研究对象,研究话语的发生和发展,话语的模式及理解等问题。方梦之在《译学词典》一书中指出,篇章语言学揭示篇章和语段的内部结构规则,突破以句子作为语言研究
对象的局限性;并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及发话人、受话人双方的认知能力出发,对话语的言内、言外及非语言因素做出科学的、合理的解释。篇章不是一连串孤立的句子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语义单位,在语言形式上,篇章各段之间存在着粘连性,如连接、替代、省略、照应;在语义逻辑上,全篇通常首尾呼应,概念或命题具有内在的连贯性。这些无论对翻译理论还是翻译实践都有重要的启示(方梦之,2007:198)。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归纳出:篇章语言学的产生和兴起促进了翻译理论的研究。
无论是从传统语言学角度还是从篇章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规范,从根本上来说都还是规定性的。它们都规定译者必须遵守一定的语言或文本类型样板规范,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寻求原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的对等或者等值。正如谢天振所说:“在语言学研究范式下,翻译研究的任务就是不断地演绎一些指令性的原则、标准,对文本进行分类,研究不同文体的表情达意功能,从形式和语义诸方面寻求语言间的等值或等效。总之,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是在文本内进行的微观的、指令性的、以原文为中心的研究范式,主要解决‘如何译的问题’。
1.3 翻译研究角度的翻译规范研究
随着人类文化的繁荣和翻译学思潮的兴起,翻译规范的研究也逐渐跳出了语言的窠臼和微观文本的牢笼,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已势不可挡,文化学派随之诞生。但是,在西方译界,该学派通常被称为“翻译研究派”、“描述翻译研究”或简称“描述学派”。该学派非常强调译入语文化对翻译的影响,致力于从目标语的文化语境中审视、考察翻译现象。其中探讨翻译规范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以色列学者图里、英国学者赫曼斯、芬兰学者切特斯曼。下面,我们将逐一论述各个学者的翻译规范观。
1.3.1 图里的翻译规范观
图里是第一个从翻译研究的角度系统探讨翻译规范的学者。图里认为,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信息转化,更是一种受到文化、社会规范制约的活动。翻译涉及两套规范系统,一种是源语及其规范,另一种是目标语及其规范。因此,翻译背后的“价值”就包含两个要素:一是,译文作为目标语语篇在目标文化和该文化的某个部分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或填补空缺;二是,译文是某个预先存在的源语篇章在目标语中的表述,源语篇章属于源语文化并在其中占有确定的位置。在图里看来,规范制约着各种类型的翻译,在翻译活动的各个阶段和翻译作品的任意层面都发挥着作用。
图里把翻译规范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即前期规范、初创规范和操作性规范。前期规范决定整体的翻译策略和文本的选择。初始规范要求译者在总揽全局的基础上,在倾向于忠于源语或忠于目标语的两极间进行选择,前者称为“充分性”翻译,后者称为“可接受性”翻译。操作性翻译规范控制翻译行为所作的实际决策,在操作性规范中,图里又做了以下两种区分:矩阵规范和文本语言规范。前者作用于文本的宏观结构层面,后者影响着文本的微观结构如句子结构、词语选择、斜体字和大写字母等方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22687c365ce0508763213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