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李商隐霜月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李商隐霜月阅读答案
《霜月》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是诗人在深秋月夜,登楼远眺所观赏到的景色时所写下的。此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下面是文学网Lynn的唐代诗人相关内容资料。(更多唐代诗人内容请关注文学网)
【原文】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楼高 一作:楼南 / 楼台)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阅读李商隐诗《霜月》,完成后面问题。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南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题目】
1:这首诗借助于霜和月,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在这首诗中,诗人是如何描写霜和月的?试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这首诗寄寓了诗人在浑浊的现实环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以及崇尚圣洁、耿直而不媚俗的高尚情怀。 2:诗人描写霜和月没有从霜月本身着笔,而是写霜月里的青女和素娥;用青女、素娥的“俱耐冷”和“斗婵娟”来象征霜和月的美
好品质。这样,诗人不仅描绘出秋夜的自然景象,而且还表现出清秋的魂魄,霜月的精神。 【简析】
《霜月》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是诗人在深秋月夜,登楼远眺所观赏到的景色时所写下的。此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全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诗人的笔触完全在空际点染盘旋,诗境如海市蜃楼,弹指即逝;诗的形象是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完美的整体。诗人将静景活写,前两句生发出了后两句想象中的意境,栩栩然传达了一种生动而优美的景象。这颇可看出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它的意思只不过说,月白霜清,给人们带来了寒凉的秋意而已。这样的景色,会使人心旷神怡。然而这诗所给予读者美的享受,却大大超过了人们在类似的实际环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诗的形象明朗单纯,它的内涵是饱满而丰富的。
秋天,草木摇落而变衰,眼里看到的一切,都是萎约枯黄,黯然无色;可是清宵的月影霜痕,却显得分外光明皎洁。“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尽管“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是冰肌玉骨的绝代佳人,愈是在宵寒露冷之中,愈是见出雾鬓风鬟之美。
她们的绰约仙姿之所以不同于庸脂俗粉,正因为她们具有耐寒的特性,所以才经得起寒冷的考验。
写霜月,不从霜月本身着笔,而写月中霜里的素娥和青衣;青女、素娥在诗里是作为霜和月的象征的。这样,诗人所描绘的就不仅仅是秋夜的自然景象,而是勾摄了清秋的魂魄,霜月的精神。这精神是诗人从霜月交辉的夜景里发掘出来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混浊的现实环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是他性格中高标绝俗、耿介不随的一面的自然流露。当然不能肯定这耐寒的素娥、青女,就是诗人隐以自喻;或者说,它另有所实指。诗中寓情寄兴,是不会如此狭隘的。王夫之说得好:“兴在有意无意之间。”(《姜斋诗话》)倘若刻舟求剑,理解得过于窒实,反而会缩小它的意义,降低它的美学价值。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14ec5b6a2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