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同济大礼堂的缺陷及现状》,欢迎阅读!
大礼堂改建工程
2005年,为迎接2007年同济百年校诞,并作为百年校庆的主会场——此次大礼堂的改造工程更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大礼堂此次保护性改造工程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计划投资5000万元。工程于2005年11月开工,2006年9月完成加固工程和结构工程,2006年10月开始进行装修工程和空调、幕墙、安装等工程。
于2006年12月底基本竣工。2007年1月5日晚,百年校庆系列活动揭幕典礼暨新年音乐会在新建的大礼堂拉开序幕。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设计,建筑设计师袁烽、陈剑秋,结构设计师郑毅敏。结构工程由上海百世建设有限公司承建,建筑装饰工程由上海新国光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等承建,音响及建筑声学工程由上海义诚电子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改建调试。经过设计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一年多的辛勤劳动,特别是工程施工人员为了能确保1月5日在新改建的大礼堂召开新年音乐会,他们夜以继日加班加点,终于使新年音乐会如期举行。
此次大礼堂改造工程除了对大礼堂进行外立面改造、室内环境装修和放映、音响设备更新外,设计师更是将建筑节能理念充分融入到历史建筑的保护性改造过程中。其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上,首先采用屋面外保温和室内主立面内保温的室内外相结合的保温方式;在改建层面上,将老门窗改成断桥铝并在表面贴木皮的方式,既保持建筑物原有的样式又起到保温节能的效果,同时在采光窗上安装机械联动装置,能在开会和放电影时自动开启和调节通风和采光,还利用庭院式的采光和通风方式达到自然节能的目的;在新建层面上,采用“地源新风”、座椅柱脚送风方式等多种建筑节能技术。所谓“地源新风”,就是利用热传递原理,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如在大礼堂旁地下5米处,人工挖出一道数十米长的用以采风的地下道,地下道的一端与空调系统相连,地下5米以下温度为13摄氏度左右,冬暖夏凉,外界空气通过地下道经热传递后,再送入空调进行适度降(升)温,大大节省了空调运行费,比传统空调系统节能20%。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礼堂的音响系统改建,具有关专家评说,改建后大礼堂的音响效果与上海大剧院及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相比不逊色。
大礼堂经过新年交响音乐会的首场演出后,还将对其相关功能作进一步的完善,最终她将以最佳的姿态迎接百年校庆的到来。
大礼堂是一个经过改动的老建筑,不管是改造前还是改造后,它都是一个空间与功能处理得相当不错的建筑。外观上就让人感觉到一种很美的感觉,进去之后更让人感受到它的设计之美。包括建筑内部的建筑设计和对礼堂的室内布置,让人耳目一新。 建筑南、北立面的屋顶侧窗,它既是建筑的鲜明特征之一,同时有利于自然通风,降低能耗。
在此基础上稍加改动的是,利用南北的侧向加固横板,围合成玻璃侧廊,原侧墙改为内部的实体墙,杜绝了外界环境对内部的干扰,也让视觉和光线自由穿越进入门厅。 屋顶的“拱形网架薄壳结构”则是同济大礼堂的主要价值所在。改造强化了这一特征。首先,屋面分割尺度真实表现结构网格单元,以暴露其肌理;室内屋顶采用结构露明的做法,无论建筑内外都表现了纯粹的结构形态,展示了结构的韵律美。其次,屋面材料选择油毡板,其质感和色彩与礼堂保持整体上的一致。尽管我们以现代的眼光去看,它仍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学习!
据说这次对大礼堂的重建修复了许多以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应用了许多节能技术,比如,在礼堂地下人工挖出一条十几米长的地道,用于礼堂的通风与代替空调的作用,由于地下温度在15度左右,因此,礼堂内部冬暖夏凉,大大节约了能源。而且没有对其作为大礼堂的功能有影响的地方,因此,这项改造我十分欣赏,同时也加深了对建造大礼堂的技术认识。 大礼堂内部没有用到一根柱子支撑,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应力联方网架。建成之时,是亚洲地区最大的无柱中空大礼堂。这样提高了礼堂的功能上的应用,使坐在台下的人不受到一点阻隔就能看到台上的表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礼堂的音响系统改建,据有关专家评说,改建后大礼堂的音响效果与上海大剧院及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相比毫不逊色。而同济大礼堂3000人的座位数较大剧院多出约40%。因此,可以说同济大学的大礼堂设计可谓完美!
大礼堂的价值在于它的跨度,它在上世纪建成的时候就称为“远东第一跨”,它的结构体系在现在很多建筑专业的教科书里都还有。混凝土能做成那么薄,跨度能达到56米,在现在也是很伟大的一件事情。我们当时对它的分析,它的价值就是这种结构的价值。在美学层面当时我们对它也进行了一些批判。那时候是“文革”时期,我们采访了很多当时参与过设计的老教授,它的概念是一个圆弧,象征着“红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从现在的美学观点来看,不见得很好看。开始我们也对它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也不是改掉它,比如我想把原来的白墙换成一种白色磨砂玻璃,可以隐隐透出里面的空间,还是想让它更现代。但实际上列为历史保护建筑以后它的主立面是不准许动的,那我想按照它的肌理进行一点材质上的改变,都是不可以的。所以这些方面还是有过一些修改和妥协。但是原来也不是乱做的,原来的设计也是基于对这个建筑的尊重。所谓历史建筑的保护,也是你尊重一个建筑而对它进行的一个设计。但是尊重到什么程度?保护到什么程度?这是非常复杂的一个界定。所以这个过程对我自己提高也蛮大的。
其实你说什么叫美学?什么叫艺术?传统的美学、传统的艺术,好看的就是美的,就是艺术。现在不是这样的,当代美学和当代艺术都改变了,并不是以美丑来定的,而是一种观念。当代的艺术是一种观念艺术,你可能看不懂,它可能就是揭示一种当代的观念。所以,对于大礼堂立面的改与不改,改呢,可能美学上更漂亮;但是不改,可能表现我们对传统的一种认识,伦理层面站在更高的高度,也是一种美。就和看人一样,这个人长得很漂亮,但是当你了解这个人的所作所为,会觉得很差。那个人可能很丑,但是如果你了解他很多,会觉得他很美。这个建筑也是这样的,最后不是以它的样式是否时尚来评价它,而是说它在整个历史长河里扮演的一个角色,以及我们介入以后对它的角色的转换,这个当中是不是有伦理层面或其他层面更深刻的认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103caae08a1284ac9504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