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鸡眼和胼胝的临床治疗》,欢迎阅读!
鸡眼和胼胝的临床治疗
摘要】 目的 讨论鸡眼和胼胝的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必须纠正不合脚的鞋、解剖畸形、体重分布不均或类似的因素。
【关键词】 鸡眼 胼胝 治疗
鸡眼和胼胝是由于皮肤反复或长期创伤导致局部皮肤增厚而形成。无论是软鸡眼或者是硬鸡眼均发生在正常足。这些皮损的产生是因为压力、摩擦和抵抗相邻的趾、跖骨或鞋摩擦的剪切力。与不合脚的鞋类、皮损下方解剖畸形、活动量大有关。皮损的严重程度和类型与局部刺激的程度和时间长短有关。鸡眼中心的形成是继发于局部最大应力点处的血管改变和纤维化。除此以外,还有局部表皮角质层明显角化过度,其他方面与邻近皮肤的厚度相同。
鸡眼比胼胝的症状更明显,更容易区别。硬鸡眼最常见第五趾背外侧,也常见于跖骨末端的部位。足跖表面的任何部位都可出现小的“玉米粒”样皮损。不合适的鞋是造成鸡眼的最常见原因。软鸡眼是由于第五趾近端趾骨末对第四趾近端趾骨皮肤组织的压力所引起或是最常见的第四趾蹼的趾间浸渍所导致;一项1000多患者的系列研究中有65%软鸡眼发生在第四趾间。先天性因素包括第一、第五跖骨短,或第三和第四跖骨长度相等容易使足形成鸡眼,其他因素包括 趾外翻、锤趾畸形和较小足趾的卷曲。
胼胝是最常见于第一和(或)第五跖骨头下方角化较弥散的区域。也被视为职业标志,例如,劳动者的胼胝掌或小提琴手的胼胝指。比较瘦的老年人双足脂肪不多,较干瘪,皮下就是骨头;或穿鞋太小,足跖与鞋底摩擦;或者是喜穿硬底鞋;或此人的工作每天要走长路。这些人在足跖、大拇趾、前足跖部或后足跟处之跖侧,由于长期摩擦而出现淡黄色的角化斑片,小的如枣粒大,大的可达钱币大,呈淡黄色硬的角化斑片,边缘薄,中心处厚硬,可是它的皮纹与正常皮纹相连接。因为足底胼胝角化发硬,走路时一旦硌在石子上则疼痛钻心。少数患者则是由于跖骨的畸形、稍有突出而容易形成胼胝。 主观症状
鸡眼可造成持续的迟钝不适或压力下严重的刀割样疼痛。胼胝无论是无症状还是压力下疼痛,都有一种类似与穿鞋行走在卵石上的感觉。侧面的压力可引发疣的疼痛;直接的压力导致鸡眼的疼痛。 客观体征
A. 鸡眼 是境界清晰的小的角化过度皮损,中央有半透明的凹陷。形状为圆锥形,顶点指向该处组织。软鸡眼是趾蹼内较集中的淡白色肥厚皮损。如果触摸这些皮损,其下方总有一个骨骼隆突处。
B.胼胝是境界不清的大的弥漫性皮肤增厚。 评估
如果削掉一个可疑皮损(清除)时,可显现几个不同的特征。
A.鸡眼 中央核变得明显,继续清除,皮损面积变小,最终消失,此时在皮损处出现正常皮肤。
B.软鸡眼 皮损经常与单纯浸渍或趾问真菌感染相混淆。削除皮损将显示出一个中央核,有时可见在趾蹼基础上有一小窦道。这种窦道可间歇性关闭,并导致复发性细菌感染。
C. 胼胝仍有明显的正常皮肤表现,无核。
D.跖疣 中央处由红色和黑色小点组成,清除皮损可显示出点状出血和皮肤表现消失。在高度血管形成的疣中这种小点代表着血栓形成的毛细血管。胼胝通常会在疣的上方,并导致不适。 治疗
A.减轻症状的治疗
1.由于鸡眼和胼胝疼痛的原因均是皮肤局限性角化过度的增厚。这种斑块带来的痛苦可简单地用减小皮损的方法来完全去除;可通过一把根刮匙、一把15号刀片、一个86号Beaver或313号吉列刀片进行清创术。为了确保治疗鸡眼的满意结果,经常采用局麻(以去除整个中央核)。随后患者进行周期性的如下治疗: a. 取出一块略大于皮损的40%水杨酸药膏,涂抹于皮损,周围粘住固定。 b. 使用适合环绕皮损而制作的毡垫,以减轻压力。 c. 对于非常厚的皮损,药膏可放置1夜或5~7天。 d.去除敷料,将脚在水中浸泡。
e. 用粗毛巾、浮石或胼胝锉去除白色、柔软、浸渍的皮肤。 f.经常重复使用药膏以保持皮损变薄。
g. 当鸡眼变薄后,保护性毡垫是非常必要的。
2. 有时,在疼痛性鸡眼下方注射少量皮质类固醇可减轻症状。 3. 外用尿素或水杨酸制剂可以使过度角化变软。
4. 应谨慎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足部鸡眼和胼胝,因为可增加感染、溃疡和败血症的风险。去除糖尿病患者的胼胝将减轻跖部压力和减少发生神经性足部溃疡的机会。
B.根治疗法
1.去除病因 去除皮损仅是治疗发病的结果,而不是治疗发病的原因,发病的原因恰恰是治疗的难点。必须纠正不合脚的鞋、解剖畸形、体重分布不均或类似的因素,否则,角化过度将迅速复发。去除发病原因后,鸡眼和胼胝均可消失。对于治疗困难的病例,建议以矫正鞋支撑,使用矫正器,对解剖缺陷行X线研究,并转诊给足病医师或整形外科医师。
2. 矫正手术 许多患者进行可消除角化过度,减轻疼痛,但皮损仍可复发。
参 考 文 献
[1]吴志华.现代皮肤性病学.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102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0fedb7c2e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