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雷蒙德·卡佛小说的象征主义浅析——解读卡佛的《软座包厢》》,欢迎阅读!
雷蒙德·卡佛小说的象征主义浅析——解读卡佛的《软座包厢》
作者:李小鹏 武北峰
来源:《科技视界》 2012年第18期
李小鹏 武北峰
(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安徽 宿州 234000)
【摘 要】雷蒙德·卡佛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短篇小说复兴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卡佛的作品以其简约的结构,不可靠叙事方式以及大量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营造了一个独特的世界。文章从分析他的短篇小说《软座包厢》入手,通过探讨小说中出现的具有象征主义的事物,解读和分析小说深刻的主题含义。
【关键词】雷蒙德·卡佛;《软座包厢》;象征主义
0 前言
“象征主义”(symbolism)的名称来源于希腊文“象征”(symbol)一词,原意是指“一块木板(或一种陶器)分成两半,主客双方各执其一,再次见面时拼成一块,以示友爱”的信物。几经演变,现在则具有了“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概念的习惯代表”的含义,凡能代表某种情绪、某种观念的符号或物品就叫做“象征”。[1]正如法国学者查尔斯?查德维克所说的那样:“它是一种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它既不直接描述这些思想感情,也不通过与具体形象的公开比较来说明它们,而是通过暗示它们是什么,通过未加解释的象征,在读者头脑中把它们再度创造出来。”[2]“象征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最初出现在诗歌领域。1886年9月18日,定居法国的希腊诗人莫里阿斯发表了题为《象征主义宣言》的文章,标志着象征主义作为一个流派的产生。
20世纪80年代是美国短篇小说的复兴时期。美国文坛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短篇小说家,而雷蒙德·卡佛则是其中的佼佼者。卡佛作品以其简约而口语化的文体和“瘦骨嶙峋”结构被贴上了“极简主义”的标签,《软座包厢》是其中的一篇,它反映了父子两代人之间存在的交流的艰难和巨大的沟通障碍。本文将从象征主义的角度出发分析此篇小说,阐述象征主义手法对其主题的推动作用,从而找出其作品的深刻含义。
1 《软座包厢》
象卡佛其他的作品一样,《软座包厢》基本结构十分简单:自从和儿子以及妻子分开后,八年来迈尔斯一直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几个月前,他收到了儿子的来信,于是便借去欧洲旅行之际,顺道去看望他。然而,就在火车快要进站时,他突然觉得自己其实并不想见男孩,并清楚地回想起当年和妻子争吵时,男孩冲过来打他的情景;在他看来,就是这个孩子毁掉了自己的生活,而他和妻子的关系之所以如此也拜这个孩子所赐。八年的时间仍无法使他忘记过去的痛苦经历,无法原谅男孩。在痛苦的回忆中,父亲拒绝了下车去见来车站接他的儿子。这个故事集中体现了父子之间关系的僵化和冷漠。实际上,父亲与儿子之间渴望交流,然而由于不善与人交往以及交流方式的匮乏和艰难,他们宁愿选择一种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生活方式。
2 卡佛的象征主义手法
在《软座包厢》这篇故事中,卡佛运用一系列象征主义手法,充分展现和凸显了所要表达的主题。
2.1 隔绝的空间
在这篇小说中,卡佛利用了各种意象营造了一种相对与世隔绝的空间,象征着主人公迈尔斯生活空间的狭小与隔绝。
故事的所有情节都发生一个相对封闭的狭小空间里——车厢。当迈尔斯在米兰上车后,头等车厢里只有他一个人,“他因车厢里就他一个人而感到很幸运。”①而在整篇小说中,只出现了屈指可数的几句对白,说明了迈尔斯的生活空间就像是一个火车车厢,他宁可呆在车厢里过一种不需要和别人进行太多交流的生活。当火车靠站后,他宁愿呆在狭小拥挤的二等车厢里,也不愿意下车与儿子见面。在那里,人们相互拥挤着,快速说着他听不懂的话。火车开动了,迈尔斯找到了一个位子,“他向后依在靠背上,闭上了眼。”只有在这里,他才感到轻松自如。实际上,八年来,迈尔斯一直过着这种“一个人过”的生活,他的生活圈子很小,几乎没有朋友;除了一些同事,他几乎不接触任何人。
小说中另一个重要的意象就是帽子。在本篇小说中,“帽子”这一物品共出现了十次之多。如,“……没注意到坐在门边上的男人还在睡着,帽子拉下来盖住了眼睛。”在这些表述中,帽子起到了与车厢同样的作用。车厢把迈尔斯和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而帽子把车厢内的两个人隔绝开来,帽子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人们宁愿在这种帽子下面的压抑环境下生活,也不愿意摘下帽子,敞开心怀地与陌生人交谈。实际上,人们还是有交流的欲望的,当火车停站戴帽子的男子准备下车时,他用英语冲迈尔斯说了句,“斯特拉斯堡”,意在告诉迈尔斯火车到达了什么地方,而“迈尔斯转过脸,没去理他。”
2.2 失眠
主人公在登上火车后,一直难以入睡直到故事的结尾,而失眠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由于交流恐惧而产生的焦虑,这种焦虑对推动故事的主题起到很大作用。
从晚上七点在米兰上车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六点,迈尔斯一直无法入睡,他正陷入一种由于害怕和儿子交流而产生的巨大焦虑之中。长期的分离生活使他们形同陌路,迈尔斯当然也象儿子一样渴望交流,并在给儿子的回信的结尾写上了“爱你的爸爸”,然而,随着见面时刻的一点点逼近,迈尔斯在如何和儿子进行交流的方式上手足无措,心情也从“渴望见面”变成了“惧怕见面”。当火车停站后,迈尔斯不时看着站台上的大钟,并打量着站台,盼望着孩子因为睡过了头或改变主意而不会来见他。在小说的最后,迈尔斯心中的“交流恐惧”因为火车的再次开动而得以释放,他“感到了解脱”。渐渐地,在陌生的环境中,迈尔斯进入了梦乡。
2.3 电视
卡佛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的意象就是没完没了,永远开着的电视。“在卡佛笔下,电视永远开着”,[3]而开着的电视象征着人们生活的空虚和无聊。
在《软座包厢》中,电视这一意象多次出现。在欧洲旅行期间,迈尔斯住在一家四星级旅店,“整晚都就着索尼彩色电视看足球比赛,直到比赛结束”,而我们知道迈尔斯对于足球节目是不感兴趣的,他的兴趣所在是听音乐和读书。电视开着,人们一直看着,却并不关心电视里的内容,或者说电视节目只是生活中的背景和衬托,这反映出人们精神的空虚,害怕孤单寂寞,极其需要一种人际交流的替代品来填充这一空虚,而电视就成了人们的首选。实际上,每个看电视的人都是精神空虚的自慰者,电视只是一种人们逃避孤独,填补寂寞的替代品。
2.4 手表
在迈尔斯生活的世界里,他交往的人很少。在这次欧洲旅行之前,迈尔斯做了精心的准备和安排,然而“他很吃惊地发现,除了自己的秘书和几个商业伙伴以外,他真的再不需要通知任何人”。这是一个被生活所抛弃的人,时间的快慢对他来说毫无意义。当迈尔斯为儿子在罗马一家商店买的一块昂贵的手表在车厢里神秘丢失了后,迈尔斯着急了好一阵子,然而当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并不想见自己的儿子时,这块表的存在就成了一个负担,而它的丢失则把迈尔斯重新拉回到了熟悉的世界,这仿佛正合了他的心意。火车到站后,迈尔斯在车厢里忐忑不安,那块表也成了他最不关心的东西了。在这里,卡佛通过表的遗失来象征主人公毫无秩序,一团乱麻的生活状态。
3 结语
《软座包厢》是卡佛众多作品中象征主义手法体现较为明显的一篇,通过上述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卡佛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灰暗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语言和身体的交流成了所有灰暗中最苍白的角落。父子之间,人与人之间渴望交流,渴望摆脱生活的孤独寂寞,但又陷入一旦打破现有生活所带来的种种恐惧和焦虑之中;同时,人们不爱说话,不善于交往,不知道如何与别人打交道。这种交流的匮乏和艰难把人们进一步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能自拔。
【参考文献】
[1]陈雅谦.超现实的梦幻:象征主义文学[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3.
[2]查尔斯·查德维克.象征主义[M].肖聿,译.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
[3]Clarke,Graham.(ed.)The New American Writing:Essays on American Literature Since 1970[C].Vision Press Ltd.,1990.
注释:
①本文引文除特别说明外,均引自肖铁的译文,《大教堂》,译林出版社,2009年1月.
[责任编辑:王迎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0ad3f85cf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