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组织社会学》,欢迎阅读!
名词解释
1.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2.互惠组织:特定成员是组织目标的主要受惠者,成员基本根据自己的兴趣而参与组织的活动,结构松散,来去自由。成员的参与度对组织权利的获得有极大的关系和影响。
3.模式维持组织:指那些能够培养和准备将来顺利而有效的进入其他组织的人员的组织。属于一种服务性的组织,培养和准备终生从事某种行业的人员。 4.社会堕化: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
5.组织文化:指组织成员在长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包括组织成员共有的人生观、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假想、信念、期望、态度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6.组织发展:运用行为科学知识进行有计划的、全局的和自上发动的努力,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组织内的各种过程的有计划的干预以增进组织的有效性和健康发展。
7.正式沟通:指组织的信息按照明确的规章制度所规定的方式进行传递,所要传递的信息是正式的和成文的,各个传递环节也都有明文规定。
8.非正式沟通:指通过非正式渠道传递的非正式信息,是组织成员在长期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一种互动方式,常常会对组织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9.组织冲突:指相互作用的各方由于价值体系的差异,或在稀有资源的分配过程中的矛盾引起的对立或斗争,其目的在于给对方造成破坏和伤害。
10.无边界组织:是指其横向的,纵向的或外部的边界不由某种预先设定的结构所限定或定义的这样一种组织设计。
辨析
1.马斯洛与阿德福的辨析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后来被广泛运用到组织管理的过程中,对组织成员需求状况的研究成为很多决策的基本依据。但是,他所强调的需要满足层次的递进性显得比较绝对化而且也不太符合实际。
阿德福把人类的需要简化为三个范畴:生存、交往和发展(ERG)。生存需要指某些物质实体或物质条件的需要;交往需要指一些通过与其他组织成员公开沟通、交换思想及情感得到满足的需要;发展需要指一些通过个人较强地介入工作环境所满足的需要,指一个人的技能和能力的充分发挥,以及新的技能和能力的创造性的发展。
2.弗利特认为把权威转向知识就可以避免个人之间的冲突。因为每个人都知道那是某种形式化的东西在发出指示,因而能较少摩擦地实现结合的统一性,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实质就是创造出一种同某人一起工作而不是在某人手下工作的感觉,在实践上这就是“共享权利”而不是“统治权力”。
3.组织理论认为,人们不应当过多强调组织目标与个人需要之间的一致性。因为高度的工业专业化可以提高效率,但却对个人发展和需要造成不利影响。个人需要的满足与高效率的生产密切相关。因此,组织与个人目标之间完全的和谐与完全的对立都是不可能的,只能兼而有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目标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但人类总归要通过组织的手段来达到
自己的目的,因为组织与个人一直是合作系统。
4.权利模型:一切组织都对环境具有某种程度的影响力,具有一定的内部权利关系和权力结构,这种模型认为组织内部的权利的等级差别决定着组织中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它从组织内部和外部产生的权力关系出发解释组织的资源、决策和组织的总行为。在这里,权力被看做是组织对它的成员和它的环境能够施加影响和作用的能力。权力模型把组织的运行看作是权力斗争和秩序。
简答题
1.组织为什么会存在? 一、从技术方面看,正式组织延伸了人类自身能力的不足,组织是一种实现目标的工具或手段;二、从社会学方面看,人们加入组织是为了实现自身的目标,只要组织的报酬大于成员的贡献,组织成员就会留下,组织便可存在;三、从理性观点看,组织成员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只有共同目标实现了,每人的需求才能满足;四、从效率观点看,组织与个人相比有较高的社会活动效率。
2.韦伯科层制观点主要内容
一、基本职能专业化和劳动分工;二、有明确规定的职权等级;三、稳定不变的规章制度;四、职员非人格化;五、量才用人;六、行政效率。
3.网络学派、交易成本学派和制度学派的比较 网络学派:把网络结构看成一种客观存在,社会群体是由一些具有某种具体社会关系的个人构成,所以要通过具体的社会关系去认识人的社会行为。
交易成本学派:需要组织是因为要尽可能降低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决定经济活动的方式,交易成本的大小受教育制度的制约,交易风险和制度决定合同的形式和内容。
制度学派:组织是一个有机体,并阐明它的发展演变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组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4.成功组织的结构特点
一、效率与效能:效率与效能是评价所有组织活动的尺度;二、创新与发展:只有不断创新的组织结构才具备生存发展的能力;三、灵活性与适应性:组织结构的设计首先考虑能否适应环境;四、组织成员与结构:鼓励员工高水平的发挥,适应员工学习新技能的兴趣,未来组织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人力资本;五、协调与整合:协调与整合是组织能否发挥效率的关键要素。
5.未来组织的特点
一、等级制度逐渐消失;二、组织形态的扁平化;三、组织权利的分权化;四、组织功能的多元化与全能化;五、组织形式的虚拟化;六、组织结构的弹性划;七、组织规模小型化;八、组织生命的周期性。
论述
交易成本学派的基本观点、评价:解释性和局限性。
基本观点:
康芒斯是交易学派的奠基人,首先将交易概念普遍化,认为人类所有的经济活动是由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构成的。他指出了重复博弈对规则的生成有重要作用,为交易成本学派的发展提供了初步的思想基础。
科斯是最早提出交易成本思想的学者,他提出,之所以需要组织,是因为要尽可能降低交易成本。
威廉姆森是交易成本学派的集大成者,他主张把节省交易费用作为组织研究的中心问题。 威廉姆森为建构交易成本理论而提出了几个重要概念:有限理性、不确定性、投机行为和小数现象。有限理性:人们收集、加工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达到理性选择的程度是有限的。不确定性:指经济活动是错综复杂、难以预料的。投机行为:每个人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在交易过程中有可能通过有策略地使用信息甚至恶意欺骗来谋取私利。小数现象:实际经济活动中,参加交易的人数往往是少量的。
威廉姆森对交易成本的种类进行区分,协调成本和激励成本。他认为资产专用性越低,交易成本越高。
协调成本:为使交易双方相互配合、步调一致而付出的代价。激励成本:由于信息的不完备和不对称,交易双方都会投机取巧,采取一些措施使双方信守诺言而发生的费用。 威廉姆森的基本思想:交易成本决定经济活动的方式(市场动作还是组织动作),交易成本的大小受制度(防范措施)的制约,交易风险和制度决定合同的形式和内容。 评价:
解释性,他研究涉及市场与组织的相互转化、组织之间和组织内部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不仅拓宽了经济学组织研究的淋雨,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解释。
局限性,讨论的问题没有新意也谈不上贡献,而且理论不严谨。佩鲁指出,把市场和组织绝对对立起来是错误的,因为有的大型组织大到可以像市场一样操作,而又的市场只有一种价格,可以像科层制一样运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fd7dcc008a1284ac8504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