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劳动、劳动技术与劳动理念》,欢迎阅读!
第八节 劳动行为、劳动技术与劳动理念
一、劳动行为
劳动行为分为三种类型:生理力劳动行为、体力劳动行为和脑力劳动行为。 二、劳动技术
为了提高劳动行为的有效性,掌握劳动行为的规律与特点,逐渐总结和觉悟一些劳动行为的规则体系,这就是劳动技术。
劳动技术是关于劳动行为的规则体系。技术可分为劳动技术和生产技术,其中,劳动技术是关于劳动行为的规则体系,生产技术是关于劳动工具的规则体系。劳动技术可分为生理力劳动技术、体力劳动技术和脑力劳动技术。劳动技术与生产技术往往是密不可分为的,相互渗透的。劳动技术的形成往往需要经过反复的刻苦学习和积极锻炼的过程。
例如,搬运劳动技术是搬运工通过长期的劳动锻炼,逐渐形成了手、脚、身体及内部器官的有效配合,使其在搬运过程中劳动潜能的消耗降低到最小水平。
三、劳动理念
劳动理念是关于劳动技术的规则体系。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具有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劳动成果的优良品德。
为了提高劳动技术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掌握劳动技术的规律与特点,逐渐总结和觉悟一些劳动技术的规则体系,这就是劳动理念。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高中新课程技术领域中的一个科目,与以前的劳动技术课既有一定的联系,又在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教学等方面存在着本质区别。 第一,课程目标上的差异。劳动技术课注重劳动观点、劳动技能、劳动品质、劳动习惯。通用技术课程则以技术素养为总体目标,重在对技术的理解、技术的使用、技术的选择与管理能力的培养,重在掌握技术及其设计的一般思想和方法,形成一定的技术探究、运用技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
第二,教学内容上的差异。劳动技术课的内容是以技术项目如“家庭电工”、“农作物栽培”等为依托,以操作技能训练为主线,突出技术点的教学,注重模仿。比如,学做一个小锤头,学生按照金工的操作要领、要求和顺序,模仿教师的范例进行操作,最后大家做出一个统一要求、统一尺寸和统一材料的小锤头。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则更为丰富,由2个必修模块、7个选修模块组成。其中《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两个必修模块,以技术及其性质、设计的一般过程、设计的交流、设计的评价、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和控制与设计为内容展开,重在理解技术与设计,鼓励有创新意识的设计,学习运用技术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简单问题。例如同样是“小锤头”的设计制作,首先要根据要求进行方案的设计,提出若干设计方案,从中选择出最佳的设计方案,然后进行制作,制作完成后还需设计一些技术试验对作品进行技术测试,比如要测试锤头与锤柄之间连接的强度是否符合要求等。最后得到的是学生设计制作的各种各样的、个性化的小锤头。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
第三,教学方式上的差异。劳动技术课教学是以技能训练为主,突出技能操作的多次反复、由简到繁的训练;通用技术课教学方式更为丰富,是技术习得、技术探究和技术设计并重的教学
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现代生产劳动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学生正确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生产技术教育两方面。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现代生产劳动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学生正确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1]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1981年 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说明指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手脑并用,全面发展。”劳动技术教育是把劳动教育与工农业生产、社会服务性劳动的技术教育结合起来,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也为他们将来的就业准备一定的条件。 任务
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具有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劳动成果的优良品德。 ②使学生学到一定的基本生产技术知识和某种职业技术的基础知识。 ③使学生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实践,学会使用一些生产劳动工具的技能。 ④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原则
①思想教育与技术教育相结合。 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劳动技术教育以劳动实践为主,同时也要传授有关的生产劳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尽可能与其他一些学科的教学联系起来。
③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性别差异,高初中应有区别,要照顾个人爱好和个别女生特点。
④生产项目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由于城乡差别和学校的劳动条件不同,宜工则工,宜农则农。
⑤实施勤工俭学,同时安排一定的社会公益劳动。 形式
安排学生参加校内工厂、农场或校外挂钩单位的生产劳动,在农村的学校,可组织安排学生参加当地的农、工、林、牧、渔等的生产劳动;适当安排学生参加校内外服务性劳动和公益劳动;结合生产的实际,进行生产劳动技术知识的教学;组织学生参观工农业现场的生产劳动;指导学生课外科技学习小组活动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fb226e2fab069dc502201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