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中的“知不可乎骤得”

2024-02-20 06:34:2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赤壁赋》中的“知不可乎骤得”》,欢迎阅读!
赤壁,不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赤壁赋》中的知不可乎骤得

作者:谢质彬

来源:《语文建设》2006年第02

语文教材多选有苏轼的《赤壁赋》,赋中有如下几句: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知不可乎骤得是什么意思,其中的字怎么讲,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认为:这里不可乎骤得的,是时光、光景,而非其他。”“‘骤得者,频数得之也,把它理解为忽然得到是不正确的。”“教科书注释骤得数得,是对的,但……‘在动词前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频率高,而不是指获得的数量大,所以,数得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多有所得(《语文建设》2004年第12期《释骤得》)

要想弄清骤得在这里当什么讲,关键是要弄清楚知不可乎骤得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我们并不认为这种东西是时光或光景。如果是时光或光景,作者一定会在句中明确点出。然而原句并没有说知时不可乎骤得,在上下文中也并没有出现”“良辰”“景光之类的词语,因此又不能认为这是承上或蒙下省略。从这篇赋的全文来看,这一句不可能是说时光、光不可乎骤得

此赋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作者写这篇赋,不是单纯为了记游、写景,而是为了借景抒愤,借景发议,借景解忧。

赋的开头写苏子与客泛舟赤壁之下,面对清风明月,饮酒赋诗,如遗世登仙。接着写乐极生悲,客有吹洞箫者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由此引出主客问答,并通过主客问答,怀古论今,畅谈作者对人生的看法。上引哀吾生之须臾诸句,便是那吹箫的客人回答苏子的话。苏子问他:何为其然也?(箫声为什么如此悲悽)他回答说: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这段话是紧扣何为其然也而言的。主要意思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而不是赞赏良辰美景,主张及时行乐。因而知不可乎骤得,不可能指时光、光景,而只能是指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这样的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楚辞·湘夫人》有时不可兮骤得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汉王逸注:骤,数。言富贵惟命,天时难值,不可数得,聊且游戏以尽年寿也。这里不可骤得的主语是的受事,也就是不可骤得的东西;而《赤壁赋》知不可乎骤得与此不同,的受事(不可乎骤得的东西)是前面的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此句等于说(吾)知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不可乎骤得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不可乎骤得的主语,这个主语太长,因此将它置于本句的前面。这四句是个因果复句,应理解为:因为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所以托遗响于悲风。前两句是第三句的一部分,后面应该用逗号,不能用句号隔开。

如果将知不可乎骤得理解为知时光(光景)不可乎骤得,就割断了它与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联系,这两句便成了写实,而不再是一种愿望和梦想了。这显然是讲不通的。

知不可乎骤得,理解为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不可骤得,并不是一种新解。事实上不少人都是这样理解的。例如刘祯祥、李方晨《历代辞赋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对此句的注解是:知道上面这种想法(指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不能骤然得到。再如田兆民主编《历代名赋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对这几句的翻译是:多么向往能同飞行空中的仙人相携遨游,怀抱明月而永远长生。但深知这些都是不能轻易得到的,于是在秋风中吹出这样凄婉悲凉的箫声。我们的看法与二书不同之处在于:二书将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看成一个独立的句子,我们则将它与下句连读,看成下句的一部分。

既然不可乎骤得者是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而不是时光、光景,那么,也就不难解释了。

的本义是马快跑,引申为暴疾。《说文解字》:骤,马疾步也。段玉裁注:步下曰:行也。’……按今字骤为暴疾之词,古则为屡然之词。王筠《说文句读》:引申之为凡暴疾之称。暴疾者必频数(shuò),故又为频数之称。”“暴疾就是突然,指发生或出现的时间短。频数就是频频、屡屡,指发生或出现的次数多,频率高。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楚辞·湘夫人》时不可兮骤得,应作频数解,意思是说,时机不可一次又一次地得到;《赤壁赋》知不可乎骤得,则应作暴疾突然解。二者不可混淆。有的教参和老师将骤得理解为忽然得到,并没有错。刘祯祥、李方晨《历代辞赋选》理解为骤然得到,也符合原意。有的教材理解为数得,即多有所得,则是不正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f7fb3c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2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