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积蓄乡村振兴的文化力量》,欢迎阅读!
积蓄乡村振兴的文化力量
作者:刘金祥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2018年第13期
乡村文化作为一种源于乡村生活、迥异于城市文化的传统文化形态,是乡村居民在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种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文气息的文化,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让每个村民真切地体会到属于自己的“根脉”,切实地寻找到真正的乡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是先导和基础。只有全面繁荣兴盛乡村文化,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精神动力,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精神基础。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精神魂魄
乡村文化是广大农民的精神原乡。20 世纪40 年代,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界定了我国乡村社会的基本形态:“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乡”指的是一种基于地缘和血缘的范围,“土”则表示乡村社会形态赖以维持延续的生存方式,这种立足于土地、植根于地缘和血缘的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有着“和而不同”的人文风貌与伦理规则。乡村文化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起源,也是培植民族优良品质的沃土,更是广大农民的情感皈依和精神故园。无论社会如何演变、时代如何迁变、乡村如何嬗变,也不管人们何时离乡、去家多远、栖居何处,乡村永远是人们抹不掉的记忆和殷殷牵挂,乡村文化始终是人们挥之不去的浓浓乡愁。
乡村文化是国人的心灵寓所。乡村文化是我国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建构起来的,由价值取向、道德尺度、情感归宿、风俗习惯、是非标准、行为方式等组合而成的精神规范,表现为民俗民风、契约章法和信条准则等,其以耳濡目染、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等方式熏陶、感染、教化着乡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体国民的理想追求、处事原则、生活憧憬以及对社会、对人生的理性考量和认知模式等,是国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在城市化迅疾推进的当下,乡村短时间内的大量消失并不代表乡村文化的立即消亡,相反,乡村变得更加稀缺、更加珍贵,在人们的记忆里和梦幻中,乡村依然是安泰祥和、恬淡自足的象征,仍旧是流连忘返、魂牵梦系的地方,回归故里、荣归桑梓不失为国人的现实期许和人生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讲,乡村文化是当下国人心向往之的心灵寓所。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乡村文化是具有独特内涵和殊异禀性的传统文化形态,其蕴含的风俗、礼仪、饮食、建筑、服饰等,织构成农村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景。呈现本土性、内生性与多元性的乡村文化,在我国基脉甚广,源远流长,它产生并服务于农耕社会,与当下以城市为中心的大众文化迥然有别。对乡村文化的尊重与延续,既是对传统文化历史源头的守护和对文化基因的传承,也是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对文化“软实力”的锻铸塑造。优秀乡村文化既有以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为统摄的古老民居文化,又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现代村落文化,无论是原始古朴的民居文化,还是氤氲时代气息的现代村落文化,都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都是农村繁盛昌达的动力源泉。
乡村文化式微的现实因由文化是乡村的根,根深才能叶茂。改革开放40 年来,尽管我国农村经济面貌发生沧海桑田般的变化,但乡村文化由于受多种外在因素强烈冲击,其根基越来越羸弱、种类越来越稀少、底蕴越来越浅薄,其作为人们精神家园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新型城镇化的冲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文中写道:“近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的历史”。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已经或正在经历乡村城市化过程,我
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概莫能外。伴随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农村村庄数量逐年减少,承负乡愁的载体正在流失。从某种意义上讲,乡愁是城市文明的伴生物和衍生品,是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都市文明转变中诞生的心灵景观,更是一种文化情感和心理认同。乡愁作为乡村记忆的片断,可以是一碗水、一杯酒,或者是一棵树、一片云,它是人们对故乡终生难以割舍的情愫,记住乡愁,就是不忘初心、记住本来、延续根脉,就是传承深藏于乡村文化中的家风祖训、传统美德和家国情怀。
外来文化的侵蚀。当今时代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共荣的时代,不同文化之间既有交流和交汇,也有排斥和抵牾。作为长期滋养中国农民的乡村文化,在与城市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相互碰撞冲突中逐渐被边缘化。应清醒地看到,某些农村地区的政府决策者们出于对西方工业化理念和城市文化形态的艳羡和盲从,往往将这些理念和形态不加思考地引进乡村,加之目前很多乡村并未意识到自身文化价值空间与潜力,被动地复制已经异化了的设计改造,而经过改造的乡村从表面上看尽管房子更加漂亮、村容更加整洁,但却打破了乡村社会固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破坏了乡村代代因袭的社会秩序,终结了乡村特有的物质与精神良性循环的社会生态,导致乡村传统文化逐渐褪色和不断消亡。
文化传承的内在断裂。传承性是包括乡村文化在内的所有文化的基本属性,也是文化保持生命力的根本途径,但传承需要建立在社会化基础之上,正如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所说:“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其文化的传承、流布、创新和发展,都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完成的,社会化使得文化在生物学意义上进行繁殖,从而确保文化世世代代延续下去。”近年来,伴随我国社会结构的转型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大量村落毁弃于城镇化进程中,众多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谋生,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日趋增多,很多村落出现了“空心化”现象,一些留存的村落也面临着工业化冲击和城镇化挑战,乡村文化传承的社会基础开始动摇。
振兴乡村文化的主要路径
无论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还是解决“三农”问题,都必须加快重建乡村文化。
坚定乡村文化自信。文化兴则乡村兴,文化强则乡村强。乡村文化兴盛既是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参赞天地之化育”“郁郁乎文哉”,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涵育与传承文化的民族,历朝历代都强调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久之形成了以深湛人文基脉和厚重人文底蕴为依托的高度发达的中华文明,而这种文明又是把乡村文化作为核心和主体的农业文明。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相互叠加、互相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在这一历史阶段复兴乡村文化、发挥乡村文化对乡村振兴的人文功效,既是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尺。就文化发展历史跨度来说,我国拥有五千多年发展乡村文化的深厚传统,假如今天全盘否定或故步自封已传承了五千多年的乡村文化,不仅难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精神支撑,而且抽掉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固历史根基,所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坚定乡村文化自信,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乡村文化价值,大力释放乡村文化的时代功能,努力提振全社会对乡村文化的信心和信念。
明确乡村文化发展的方向与思路。乡村文化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发展必须把握和处理好主旋律与多元化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正确的政治方向。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就是要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持以主旋律引领乡村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努力实现乡村文化建设主旋律与多元化的高度统一与有机结合。乡村文化建设绝非一蹴而就的事业,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因此,建设乡村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始终围绕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进行,始终围绕满足广大农民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素养来开展,始终围绕统筹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来安排。乡村文化建设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态势,可以说没有乡村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乡村振兴战略就难以实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格局就难以形成。因此,要用乡村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带动乡村文化发展,让乡村文化建设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发展规律运行,在理论与实践互动中展现当代中国乡村文化的魅力与活力。
在传承基础上进行创新。乡村文化是一个开放系统和开敞空间,只有坚持地域特色、民族风格与外来文化同构并置,才能将乡村文化的物质形态与精神气质有机融合起来。那些似景如画的自然风貌、穿村而过的潺潺溪流、夕阳西下的袅袅炊烟、肃穆幽静的祠堂庙宇、风骨犹存的廊桥书院,大都刻满了乡村文化的印记,承载着远方游子的牵挂,对这些新时代的乡村文化,无论是以物质形态呈现的亭台楼阁、路桥围屋、民宅民居,还是以非物质形态呈现的歌舞说唱、乡规民约、家风家训、民风民俗、传统工艺、戏曲庙会等,农村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都应充分汲取民族文化的精华,充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表达新型农民的精神追求,使其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根据新时代农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对乡村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对乡村文化各种形态样式进行大力传承和积极创新,使乡村文化在涵养乡风文明、培育新时代村民实践中发挥应有作用。
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是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石,是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要依托,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维度。满足广大村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必然离不开相应的文化场地和文化设备,如文化馆、图书馆、农家书屋等,这就要求农村各级文化管理部门要坚持因地制宜与政府主导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按照功能完备、设施全面、渠道畅通、形式灵活的基本要求,加速推进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构建乡村文化设施网络体系,不断改变乡村文化设施匮乏、现代化文化网络硬件不足的状况。要始终坚持社会事业社会办的工作理念,政府部门通过制定出台文化政策,鼓励和支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中来,积极构建活动共办、资源共享、社会力量和农民群众共同参与的乡村文化活动新模式。要切实发挥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的带动和引导作用,充分挖掘乡村特有文化资源,努力提升文化设施利用效率,进一步丰富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
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由于受教育水平、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影响,一些地区的农民封建迷信思想根深蒂固,特别是近年来部分农村地区宗教发展过热、信教群众发展过快且呈低龄化趋势,一些农民依法信教意识不强,容易成为非法势力蛊惑和利用的不和谐因素。因此,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村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宗教观,使村民逐渐接受新思想新观念。要通过开展乡村素质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技能,提高村民科学素养,促进他们确立现代生活理念和科学生活方式。要制订乡俗民规,破除封建陋习,弘扬传统美德,选树乡绅乡贤,深入挖掘乡村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风尚。
(作者系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本栏编辑:蒋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eb9fe1757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