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2023-01-20 05:03: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荷塘月色》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欢迎阅读!
修辞,荷塘,月色,手法,运用


《荷塘月色》中修辞手段辨析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所写的文情并茂,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文字中大量使用各种语法修辞,创作出一幅清新美丽的荷塘美景,本文将对该散文所运用的修辞手段进行剖析,具体从语言中运用到的叠词、比喻、通感、博喻、对比等手法来揭示这篇散文独具魅力的奥秘。 叠词的使用

《荷塘月色》中大量使用叠词来勾勒自然景物的线条与层次,通过这些叠字,仿佛就看到了景物的形貌,随着作者的描述我们仿佛欣赏到一幅形神兼备,姿态万千的美好图画。

叠词的形态格式叠词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词汇现象,叠音词又名重言,是把同一个字连接使用的修辞格。使用非常普遍.汉语的名词、数词、量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以及象声词都有重叠变化。以《荷塘月色》为例,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形态:

1.AA 缕缕清香 田田的叶子 脉脉的流水 淡淡的 重重围住 2.ABB 一粒粒明珠 峭愣愣 阴森森

3.AABB 蓊蓊郁郁的 曲曲折折 影影约约 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文中的荷塘,荷叶,树,青雾,月光,花都运用叠词来进行修饰,为读者创造了一个美轮美奂的荷塘意象,“悄悄地”披大衫出去,又“轻轻地”推门回来,体现作者内心的不平静与烦闷,渴望挣脱压抑的束缚,获得自由的心胸,在走出门外看到荷塘美景时,又生怕这只是自已臆想的一场梦,舍不得打破这场景,于是轻手轻脚走回家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体现了荷塘的宽阔,“田田的”叶子又体现了叶子的密度,“层层”的叶子说明了叶子之深。

形容词AA式的重叠一般用来表达强调、以及程度的加深,在句中可做状语和谓语。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树说明了树的错落有致和茂密繁盛,同样在句中充当状语、定语、谓语等,也表程度的加深。“粒粒"是量词的重叠,代表“每一”,


叠词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恰当运用过后能和谐文章的音律,表达更为丰富的思想内容,使描绘的景色或人物更加形象,富于艺术魅力;既可摹声,又可摹色,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情感一层比一层强烈;使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语言便充满音乐的和谐美和节奏美。 精妙绝伦的比喻

《荷塘月色》中,朱自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他比喻的喻体,既有栩栩如生的人,也有形象逼真的物。但是本文的比喻,不同于寻常的一物一比,而是连比,所谓连比,也叫博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在这里,作者连用几个喻体明珠、星星、美人,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荷花,明珠温润透亮,星星晶莹闪烁,美人窈窕娇媚。这不仅写出荷花之美,更写出了荷花在月夜中的特点.加之文章还用了亭亭、袅娜、羞涩、刚出浴等词予以形容,就使荷叶自然舒展的形态、开放了的和含苞待放的荷花的姿容各具情态,使景物平添了无限风情。

它不同于我们平时所见到的明喻、暗喻、借喻等等,博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这是其他类型的比喻所无法达到的。在这篇散文中利用博喻绘景,增强了文字铺排的气势,使作者笔下的荷塘景色多姿多彩。 通感的修辞品格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本文中通感的例子如下: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第一句中原本是为了形容花的缕缕清香,后来通感为高楼上飘渺的歌声,从嗅觉过渡到听觉,让人能够更加亲切地体会到花香的轻盈旷达;第二句光与影原本是视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e518d1068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