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礼仪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

2023-04-15 00:20: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现代礼仪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欢迎阅读!
现代礼仪,构建,作用,和谐,社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现代礼仪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

作者:贺瑞霞

来源:《经济师》2010年第09

要:我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是人与人的和谐,只有人与人的关系和谐了,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而要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就要遵守和运用现代礼仪。

关键词:和谐社会 礼仪 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B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027-02

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又把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来。2006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详细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及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等。至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明确地成了党和全体人民共同的行动方向和奋斗目标。

党和国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具有现实社会根据的,是切合我国社会运行的实际状况的。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类型有三种:良性运行协调发展、中性运行模糊发展、恶性运行畸形发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至夸。我们经历过建国初期短暂的、初步的良性运行,也有过文革时期全面的恶性运行,但是大部分时间处在中性运行中。也就是说,在社会行过程中,总体上是和谐的,但还存在着一些矛盾、障碍和不协调因素。尤其是进入社会转型加速期以来,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增多,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就业问题突出;收八分配差距拉大:某些领域腐败现象严重;一部分社会成员缺乏诚信、道德水平下滑等等。这些问题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不社会阶层及不同社会成员之问的利益矛盾错综复杂,有的社会群体或个人甚至用非理性的形式表迭利益诉求,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有序、稳定地发展。当然,任何社会在运行过程中总会存在矛盾,我们要正视矛盾,积极主动地解决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构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和谐社会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和谐二字的造型上有人做通俗的理解,就是人人有饭吃,人人能说话。当然,这只是最表层的理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精深博大、源远流长。被看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宗旨,是所追求的一种融洽、协调的状态,它应该是产生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和谐社会的描述,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儒家思想中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小康最早出现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诗··民劳》篇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后来孔子又加以描述。小康社会最早是指财产私有、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社会。而比小康社会更高级的则是财产公有、政治民主、社会文明、保障健全、秩序稳定、其乐融融的大同社会。《札记·礼运》篇中言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不出于身,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种理想的社会模式,类似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一个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自由人联合体。现在,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和谐社会也就是处于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中的社会,大的方面表现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大系统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之间、不同层次之间相互促进,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相互适应。这是任何社会发展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具体来说,和谐社会包括几重和谐的关系: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社会与自然和谐。其中,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和根本。因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人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开拓者。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人也是社会发展过程的推动者。人是社会的主体,人与人的关系决定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人与人的关系和谐了,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抵御困难、解决问题,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实现。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程度,决定着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状态与方向。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礼仪的遵守和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价值体系就是礼教文化和礼仪文化,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精髓也在于此。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责不学礼,无以立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管子日:礼仪廉耻。国之四雏,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荀子言:札之于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等等,处处显示了礼之于个人为人处事、国家的治理、社会的和谐无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种传统的礼教文化和礼仪文化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建立在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具有历史局限性。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I越来越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加强。越有必要维持一种和谐的关系。到现代社会,一切制度与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与传统社会大相径庭,所以,构建社会主义条件下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遵守和运用现代礼仪。现代礼仪是由传统礼仪演化而来的。

在现代社会社会控制中,有很多行为领域是法律和其他规章制度所无法发挥调节作用的。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这样,就需要伦理道德等文化的因素和手段发挥作用加以补充。礼仪作为道德的外在表现,是协调人与人关系的有效手段,它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规范性,可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礼仪就是人们在交往中,在言行举止、仪容、仪表、仪态、仪式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规范和秩序。人从出生后,就由长辈教给他一些简单的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仪知识和规范,如在待人接物上要礼貌恭敬,在仪表仪态上要整洁端庄、文雅,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在此基础上逐渐提高道德修养,使人从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化。礼仪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它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如果人们能遵守礼仪,必然会气氛融洽关系和谐;不遵守礼仪,则会出现关系恶化,秩序混乱,导致矛盾冲突。其实,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不完全来自利益的对立和冲突,很多时候。在利益共存或无利害关系的情况下,假如言行举止不当,都会导致矛盾。但是,礼仪并不是一件华美粉饰的内衣,惺惺作态、虚伪矫情、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恰恰违反了礼仪的根本原则。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遵守礼仪?这里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自尊敬人、诚实守信。它强调内外兼修。表里一致。孔子《论语雍也》篇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说人只注重品格质朴而不注重礼节仪表,就显得粗野;只注重礼节仪表,如缺乏质朴的品格,同样显得虚伪,只有二者兼备,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这样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正如英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洛克所说礼仪是在人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的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与他接近的人的好感,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的一切成就都会被人看成是骄傲、自负、无用和愚蠢。所以,礼仪应该是人的一种习惯、修养、道德境界,是内在美的外在体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dc8b2e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f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