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莺传》中的矛盾研究

2022-04-22 10:31: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莺莺传》中的矛盾研究》,欢迎阅读!
莺莺,矛盾,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莺莺传》中的矛盾研究

作者:于林华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年第05

摘要:《莺莺传》是元稹唯一一部传奇作品,后世对他的研究也很多,千百年来,传奇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与作品的复杂思想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尤其是张生形象,更是学术界的热门问题。作品是围绕矛盾二字展开的,故事内容上是张生的欲和莺莺的情的矛盾,而元稹在创作上留白也使作品充满矛盾。

关键词:莺莺传;传奇;矛盾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9-0001-01

在唐传奇中,元稹的《莺莺传》享有盛名,《莺莺传》作为元稹唯一的一部传奇作品,它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他的诗作。在阅读这个传奇作品中,我发现作品是围绕矛盾两字展开的。前人的研究多是认为作品是情与礼的矛盾,是莺莺和张生的情与礼教的矛盾,而在深入文本之后会发现整个故事源起发展结局是莺莺的情与张生的欲两者之间的矛盾,而作品在叙述的时候也饱含矛,这些矛盾既有与常理背离的矛盾,也有因为元稹的省略空白而形成的文章前后的矛盾。 从宋人赵德麟《侯鲭录·辩传奇莺莺事》开始,很多学者都在论证张生就是元稹,作为一部传奇小说,作品中肯定有作者的影子,但是牵强附会证明是没有意义的。没有必要证明张生就是哪个固定的原型。元稹创作的《莺莺传》就是在叙说唐代书生的一个乌托邦,一个关于艳遇的美梦。文言小说发展到唐朝始有意为小说”,吴志达的《唐人传奇》中称所谓有意为小说或作意好奇,就是说作者比较自觉的借助小说的形式,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或某种理,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作家想象虚构的才能,使故事更生动艺术形象更具有典型意义。稹的《莺莺传》既是这样一部作品,他在诉说这个乌托邦的梦的时候,充分调动了一切因素。 整部作品围绕张生的欲与莺莺的情之间的矛盾展开。张生的形象就是唐代书生的代言。性温貌,美风容内秉坚孤”,在唐代开放的社会张生恪守礼的规范,但是他又很直率的表明自己不是不好色,只是没有遇到适己者。张生说自己是非忘情者只是相对于自己的情欲而言的,前提是遇到物之尤者。当他第一次看到颜色艳异,光辉动人的莺莺时,“,为之礼。而且后边的叙述也验证了张生源于欲,即使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也不会见过之后就思及共寝,而张生却连纳彩问名的时间都等不及,索我于枯鱼之肆矣。而张生的薄情在故事发展到后来也得到充分的验证。此时即不能忍情,要抛弃莺莺,当初为何还要说自己是非忘情者”,去挑动莺莺的情思。这一切都只是因为故事的源起就不是情,而只是欲,而这种欲也是唐代书生们一个共同的乌托邦的艳遇的梦,程国赋得《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阐释》中说追求风流,不仅是文士显示个人才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魅力风度的一种手段,而且它已经融入文士的个性之中,成为其性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为文士群体性格特征中的一个共同因素,好色而轻浮,便是这种性格特征的具体体现。

故事的悲剧在于张生的欲遇到了莺莺的情,从张生的角度去看这部作品,就会发现作品只是描写一个书生的艳遇过程,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当我们从莺莺的角度去看这个故事的时候就会为这个悲剧而悲痛。莺莺的形象凄婉动人,被称为古代小说中的四大美女之一,她也博得了自古及今的众多同情。洪迈的《容斋随笔》即说唐人小说,小小情事,凄婉欲绝。《莺莺传》即因为莺莺的形象而凄婉动人。莺莺是貌美出众的,“颜色艳异,光辉动人八个字已经很明白的说明了这种美,她就是张生梦想中的物之尤者。莺莺又善属文”“善鼓琴这正是唐代书生的理想艳遇对象。在才貌双全的同时,莺莺也恪守礼的约束,初见张生,“张生稍以词导之,不对,终席而罢。莺莺自荐寝席之后,对张生的衷情可见,当张生将之长安的时候,莺莺宛无难词,然而愁怨之容动人矣。第二次张生要离开的时候,莺莺预感到始乱终弃的结果,“鼓《霓裳羽衣序》,不数声,哀音怨乱,不复知其是曲也。莺莺对张生的情只用那泣下流连便表现的很明白了。第三次张生于京科举,只是赠书于崔,便给了莺莺很大的希望,莺莺回复了一封饱含深情的信千万珍重!风多厉,强饭为嘉。只是这封信成了张生炫耀的道具。莺莺是出于情的,而又是守礼的,所以到后来,两人劳燕分飞的时候,张生欲与莺莺以表兄礼相见,莺莺拒绝了,回信到自从消瘦减荣光,转千回懒下床。其用情之深可见一般。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莺莺此时明白了张生本是薄情之人,劝诫他改变。莺莺的深情与张生的欲望之间的矛盾注定了悲剧的结局。而故事即围绕这个矛盾展开叙述的。日本的内山知也在《莺莺传的结构和它的主题》文章中说,莺莺没有做张生的正夫人是因为莺莺演出自献的结果。《礼记·内则》中云聘则为妻,奔则为妾。莺莺自己走错了做正室的途径,尚选了做妾的路子之故也。其实这不是莺莺选择的问题,这个风花雪月的故事注定只是张生的一场艳遇故事,张生渴望自己情欲的满足,而莺莺没有坚定自己一开始端庄严正的态度。

故事的框架是张生的欲与莺莺的情之间的矛盾,元稹在创作这个文本的时候也形成了诸多的矛盾,这些矛盾有些是作者为了叙述故事故意设置的,有些事因为省略空白,作者隐晦了一些东西而形成的文本前后矛盾。第一个矛盾便是崔氏之家,财产甚厚,多奴仆却寓居寺中。而且出场的人物只有莺莺红娘和崔母郑氏,不得不让人诧异。故意把故事发生地放在禁欲的寺庙之中,与这个艳遇故事形成鲜明的对比。本是个禁欲的地方却发生了如此艳遇故事,更是莫大的讽刺。第二个矛盾是莺莺身边的这些人,无论是红娘还是崔母,他们扮演的角色都是在助纣为虐,们无一例外的在帮助张生实现自己的艳遇美梦,而没有一个人是站在莺莺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得不让人诧异 。先说崔母这个人物,她出场一次,被提及一次。故事起源是经典的英雄救美,满足了书生们的大男子主义的虚荣心,寓居于普救寺的崔氏母女因张生与蒲将之党有善,不及于难,母自要答谢,宴请张生时,崔母命莺莺出拜尔兄莺莺谨守礼教,“久之,辞疾郑氏怒,莺莺久之,。第二次即是莺莺自献之后,“张生常诘郑氏之情这里由于元稹省略了一些内容,所以张生怨郑氏的原因,我们可以想象大约是她阻挠两者的婚事。崔母没有关注到女儿的情感动态,在他们同安于西厢几一月的时间里作为母亲没有丝毫的察觉已经有违常理,而莺莺的贴身丫鬟红娘也把莺莺推向了违礼的境地。张生私为红娘礼,惊沮,淟然而奔但翌日,复至,给张生出主意试为喻情诗以乱之。而这招果然奏效了。红娘在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虽然她出场的次数不多,但每次都是在关键时刻,给张生以莫大的帮助。崔母和红娘作为莺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身边最亲密的人,她们无一例外的倾向于张生,或者在为张生的艳遇故事提供便利条件,把莺莺推向违礼的境地。这与常理也是相矛盾的,这部传奇本就是元稹在诉说唐代书生的一个乌托邦的美梦,一切也是为这个主题而服务的,只是为了顺利实现书生的艳遇美梦。第三个矛盾是莺莺态度的转变,从始见面久之,辞疾”“不对”,而后以《明月三五夜》将张生骗来,义正言辞的批判张生,使之绝望,数夕二字省略了许多东西,从一开始的端庄,此时莺莺却自荐寝席,中间的故事,元稹是省略的,此时绝望的张生是不会有什么举动的,从故事情节推测应该是红娘在中间斡旋的结果。这也说出书生内心的渴望,小姐身边的丫头都如此,自己的艳遇梦想可以顺利实践。由于元稹的省略而形成的矛盾还有郑氏不同意二人婚事的原因,开始崔母对张生是礼遇有加的,其后却遭怨于张生,其中的原因只能联系唐代的时代背景来理解,在唐朝注重门第的时候,崔氏作为大户,她可能没有考虑到张生这个人选,而崔氏已经没落,对汲汲于科举路上的张生帮助也不是很大,以张生也没把莺莺作为自己的结婚对象,张生之后文战不胜,止于京。彻底抛弃了莺莺,莺莺别嫁,而张生也另娶了。

元稹的《莺莺传》是一部充满矛盾的作品,无论是它的故事本身,还是元稹的叙述方式都充满了矛盾。而这些矛盾又是合乎唐代社会现实的,符合故事情节发展需要的,正是这些矛盾形成了整部作品的跌宕起伏的情节,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一个悲惋的故事,诉说着莺莺的不幸,反映了那唐代的社会现实。

参考文献:

[1]程国赋.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阐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吴志达.唐人传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3]洪迈的.容斋随笔[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dbf864026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