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不知道平仄怎么分?那就看这里》,欢迎阅读!
不知道平仄怎么分?那就看这里
许多热爱古典诗词的朋友经常被平仄问题搞得晕头转向,不知道该如何区分文字的平仄,今天悦读君就来说说这个平仄的问题。
一、什么是平仄
简单点来讲,平仄就是指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就是平直,“仄”就是曲折。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个字的声调,读起来是平直的,没有高低、升降的变化,那么它就是平声字,反之,则为仄声字。
二、平仄的起源
为什么会出现平仄?这个还得从汉字的声韵说起。
其实在唐朝以前,人们作诗是不讲平仄的,那时候也没有所谓的平仄。最早的诗都是从民歌中演化来的,也就是说那时候的诗都是用来唱的,在吟唱过程中,每个字的发音自然与平时的读音是不太一样的,所以作诗时也不太注重文字的声韵变化。虽然后来诗逐渐与歌区分开来,但也还没有对文字的声韵作过多的要求。
一直到一代文学奇才曹植的出现,他非常注重文辞的修饰,同时曹植又精通音律、深研佛理。那时候的佛经和佛教音乐都是从古印度传过来的,不太适合中国人吟唱,所以曹植就对这些佛经和佛教音乐进行本土化改造,创作了“梵呗”,相当于开创了中国汉化版的念经体系,从此“梵音显世”,广为流传,这也是汉字音韵学的开端。
由于曹植在文学界地位崇高,所以他对文辞修饰的推崇和对音韵学的研究,也引起了后世众人的追随。从此,诗人们开始追求文字和发音的共同美感。到了南北朝,大文学家沈约与周颙等人,提出“四声八病”之说,就是把文字统一归为平、上、去、入四声,在诗文中以四声来相互调节,以避免诗歌创作中容易出现的八种弊病,从此出现了诗歌创作中的“永明体”,这也是风格自由的古体诗向格律精严的近体诗的过渡。
到了初唐,诗词格律逐渐规范,绝句和律诗逐渐成型。但是,四声韵对于格律诗来说还是太过于复杂,大大束缚了人们的创作,于是
武则天钦定当时的宰相许敬宗,主持编订了一本声韵书,将四声韵简化为平仄两声。从此,汉字便出现了平仄之分。
三、平仄的划分
古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是怎么划分为“平、仄”两声的呢?很简单,四声中的“平”即为“平”声,而“上、去、入”三声则通通归为“仄”声。既然如此简单,为什么我们现在还是有很多字很难分清平仄?那是因为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发音发生了变化。
现代汉语虽然也分为四声,但是却与古汉语不同。古汉语的“平”声有阴平与阳平之分,到了现代汉语就变成了第一声和第二声,古汉语的“上”声变成了现代汉语的第三声,而“去”声则变成了现代汉语的第四声。按照这样的分法,现代汉语的第一声、第二声都为平声字,第三声、第四声则为仄声字。
很多人看到这就要问了,古汉语的“入”声呢?是的,古代的“入”声在语言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消失不见了。那些“入”声字,化成了各种声调,既有阴平,也有阳平,既有上声,也有去声。也就是说,在我们今天的发音中,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中都有入声字。正是这一部分“入”声字,让今天的我们在判断文字的平仄时,产生了很大的困扰。所以,辨别“入”声字,也就成为了区分平仄的的关键。
四、如何辨别“入”声字
从区分平仄的角度来讲,我们要辨别“入”声字,其实主要是辨别化入阴平和阳平中的“入”声字。因为化入“上”声和“去”声中的“入”声字,还是属于仄声字,在平仄上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也就没有辨别的必要。
在我们常用的汉字中,现在归入平声的“入”声字大概有四百多个。要辨别这四百多个字,最科学准确的方法当然是查工具书,但是我们不可能随身都带着工具书,所以这个方法对普通人来说不是很方便,那么我们就只能用其它的方法了。
1.利用方言
“入”声虽然在今天的普通话中消失了,但是在很多地方的方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da6378651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