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性善论

2023-03-29 21:05:2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孟子的性善论》,欢迎阅读!
孟子,性善论




02-07 孟子的性善论

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讲国学经典导论第二章孟子与《孟子》的第七节

子的性善论。人性是什么?人性是一个复杂的范畴,指人的本质特性和人

的性格特点,包括人的自然性和人的理性。人是动物,所以人和其他动物样,具有一切动物所共有的生存、生殖的自然本能,这就是人的自然性;同时,人又是不同于一般动物的高级动物,所以人又有理性,包括智慧、理智、道德等。人的自然性,无所谓善恶;人的理性,却有善恶之分。孟子说:“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嗅也,四肢之于安逸也,性也。”这种喜好美味、美色、美声、芳香、安逸,即指人的自然属性;孟子又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这种以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为内容的“四心”,即是人之所以为人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不是人的本质属性,因为它不足以概括和说明人与禽兽相区别的本质特征。人的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这是人类共同的本性。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人向善的本性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不是后天形成的,只是人们不曾领悟罢了。为了证明这个观点,孟子举例说:“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意思是说,当人们突然发现一个小孩将要掉到井里,都会产生一种惊骇怜惜的心理而想去救他。这种心理的产生,并不是他要同这个小孩的父母结交,不是为了在邻居和朋友中博取名誉,也不是厌恶这个小孩的哭声才这样做。而是因为人的本性中存在着一种共同的“善心”亦即“不忍人之心”。当人们看到小孩将要落水的瞬间,这种心理就会发生作




用,促使他赶快去救人。如果没有这种不忍之心,就不是人。只要是人,就一定有这种不忍人之心。这是人类共同的本性,是人与禽兽相区别的标志。 当然,这并不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就具有非常完善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而只是说具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善心的素质,属于原始的、初级的,处于萌芽的状态,孟子把它们叫做“四端”,而并不是说人人都达到了“至善”。人最初具有的这“四端”,如果不精心养护,就很可能夭折。所以,必须精心培育,不断加以扩大、充实、完善,才能达到“至善”。那么,如何将人本性的善端扩充发展成为完美的善,把道德原则变成人们自觉的道德行为呢?孟子认为,一是要保持住本性中固有的善心而不失掉。他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所谓“放心”,义与“存心”相对,指失掉本性中固有的善心。孟子认为,道德修养,不但要“存心”,保持善心不失掉;更要“求其放心”,将失掉的善心找回来。二是要“寡欲”。要保持善心不丧失,就必须克制欲望、减少欲望。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当然,“寡欲”不等于“灭欲”,孟子并不是一味反对人们追求物质利益,而是反对将“仁义”抛诸脑后而只把眼睛紧盯在“利”上,反对“见利忘义”和“先利而后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da5595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