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有效教学方法》,欢迎阅读!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有效教学方法-教师教育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有效教学方法
文/张计兵
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清醒地认识到作文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它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由于农村小学生缺乏课外阅读量,他们的视野狭窄,见识少,再加上教师对学生作文引导不得法,所以,农村小学生最害怕作文。他们一到作文课拿起笔来无从下手,在作文课上抓耳挠腮,左思右想,专咬笔头,脑子里一片空白,无话可写。笔者经过教学实践研究,发现农村小学生不会作文或作文写的不好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1.对作文没有兴趣;2.审题能力薄弱;3.中心不突出;4.选材不新颖;5.表达方法不具体、不生动;6.作文思路不清晰。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就如何使用教材,从文本出发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的几点做法以供同行参考:
一、从文本出发,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教学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好学生怕作文。所以作文课,笔者不厌其烦的去克服学生写作的消极态度,创设情境能调动他们习作的积极性。他们一旦有了信心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执着追求,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例如在教学《詹天佑》这篇课文,笔者先出示詹天佑的画像,问学生这是谁?他是一位怎样的人?这就提出明确的作文要求,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学生人人开动脑筋认真阅读课文,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主动学习的地位,为写作文做了有的放矢的良好开端,也为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打下基础。 二、从文本出发,培养学生学会的审题能力
审题是指通过题目词语的研究,对题目的含义全面分析,从而正确把握题意,弄清题目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看清题目的每一个字,弄清写人还是写事,弄清楚写什么人、记什么事。写人的哪一点或记事的哪个方面,还要抓住题目的关键词。例如在教学《詹天佑》一文,笔者指导学生,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要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这个人物有怎样的品质。通过文本的分析,培养了学生学会审题的能力。
三、从文本出发,培养学生学会文章的选材
教学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学生无话可说,脑子里空空的,没有材料可写,更不用说写好文章,这就是所谓人们所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道理。围绕文章中心选材,是为了表达中心,要选择哪些材料。哪些是主要的材料?哪些是次要的材料。这些材料是否突出表现中心,都要慎重考虑,认真做出取舍,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感人。例如,笔者在教学《詹天佑》一课,让学生思考:为了表现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中心。文中是怎样表达的?学生不难找出“不怕帝国嘲笑,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路线。”用这些具体的材料来表达中心,从而达到写作的目的,培养学生学会文章的选材。 四、从文件本出发,培养学生学会作者文章的表达方法
材料是文章的骨架,表达方法是文章的血肉。理清语段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表达的顺序,领会文章的主题,感悟写作方法。表达能力的优劣虽然取决于作者认识能力的高低,但也受表达能力强弱的影响。因此,要培养学生作文能力,必须重视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文章结构以及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关键在于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与训练。让学生在文本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获得一份审美的喜悦。
五、从文本出发,培养学生学会理清文章的条理
理清文章思路,使文章具有条理性,就是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事物的内在联系。如果说文章的中心思想是灵魂,表达是衣裳,那么文章的结构是骨架。先要有文章的了中心,然后进行搭架子,搭架子过程就是理清条理。反映在文章上,就是先后有序,意思连贯照应严密。让学生从文本出发学会安排文章的思路,如何开头、结尾,如何过渡等,对于提高作文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例如,笔者引导学生学习《詹天佑》一课,文章一开头就开门见山说出“詹天佑是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接着用典型的事例来说明他的爱国和杰出的工程师,最后照应开头,人们看到詹天佑的铜像都赞叹不已。这样真正从整体上和部分上,把握文本,使文章思路更加清晰,仿佛如韩愈所述:“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就是这个道理,学会理清文章的脉络和条理。
综上所述,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虽然有多种渠道,然而笔者认为利用文本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是科学的。因为文本是教育专家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经过科学的研究、精心地筛选编入教材的,所以它具有科学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因此从文本出发,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会的审题能力,培养学生学会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培养学生学会文章的选材,培养学生学会作者文章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学会理清文章的脉络和条理是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最科学的、最有效的、最符合实际的、最现实的做法。
(作者单位: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北什轴中心校)(责任编校:白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d87f115f7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