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为主线教学古诗文

2022-12-27 14:15:1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为主线教学古诗文》,欢迎阅读!
古诗文,主线,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为主线教学古诗文

作者:胡助金

来源:《江西教育·教学版》2009年第12

在古诗文教学,要充分体现读为主线、以读为本的理念。读不仅要有目的、有层次、有实效,还要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古诗文的学习中习得祖国的语言文字,获得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攒经典美文。

一、读通读顺,感受古诗文的语言文字

读为主线,把全诗读通、读顺是古诗文教学第一个层次的读。这个阶段要把古诗文中要求会认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初晓字义,做到字字会认,句句读准。指导学生把诗文读通、读顺的方式应多种多样:可以自由读,一直读到顺口为止;可以开火车读,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声练读的机会;可以默读,“凝神屏气,静心读书”,通过圈、画、批,在默读中查阅注释和工具书,得生字字音及一些字词的古今义;可以听教师范读或个别学生范读,在听读的过程中欣赏、反思,对照自己,产生想再次阅读的愿望。

这一层次的读,要求扎扎实实认生字,认认真真读诗文,在读中感受古诗文语言的含蓄、凝练,初步体会诗文中语言文字的美。

二、读出节奏和韵律,感受古诗文的艺术

读为主线,读出节奏和韵律是古诗文教学第二个层次的读。节奏和韵律是两个层面不尽相同的概念。节奏是指语言、歌曲、器乐、演奏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诗词的节奏也是如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类型,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读出诗文的节奏美。如,画小节打节拍读。可告诉学生读诗的妙招:有标点的地方要停顿,划小节的地方要停而不顿,边读边在桌子上轻轻敲打节拍或是看着教师的手势读。又如,师生合作复沓回环读。每句诗的前四个字学生读,后三个字教师读;反过来,师生对换读。还可以在学生之间回环读。再如,教师有节奏地伴有动作读。这样的读既能起到示范作用,又能让学生悟出有节奏读的方法和要领。韵律是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读到平声时声调延长而高扬,读到仄声时声调急切而短促,就是我们平时所说,平声扬仄声抑。古诗的平仄是交替的,且有一定的规律性,因而读起来抑扬顿挫、高低起伏,就像唱诗一样。押韵也分押平声韵和仄声韵。押平声韵时声高扬并持续延长,押仄声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时语音短促,戛然而止。特级教师窦桂梅在上《游园不值》一课时,一句一枝红杏出墙来——”字读得高扬悠远,叫人至今难忘。

总之,这个层次的读,节拍要鲜明,声调有起伏,根据诗中的平仄韵律,高高低低,反反复复,浅吟低唱,一咏三叹,就能够读出抑扬顿挫、荡气回肠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三、读出诗情和画意,感受古诗文的意境美

读为主线,读中悟情。一首诗就是诗人当时心境的真情写照。走进诗文的字里行间,感受诗人眼中的诗情画意,体悟诗人心中的悲欢离合,用深情的读表现出来,是古诗文教学第三个层次的读。

1.抓诗眼悟诗情。诗眼即诗文中的关键字眼,是诗文的主题所在。抓住诗眼就能统领全诗的情感基调,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奠定基础。如白居易的《忆江南》。诗人在诗中用了三个字概括全诗的内容,那就是江南好。诗人又是怎样描绘江南好的呢?读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抓诗词品诗意。抓住诗中可以表达诗的核心的字、词或词组进行品诗意、悟诗情的学习,进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好诗文。如,吕岩的《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让牧童从诗的后面走到了诗的前台。一个活泼可爱、俏皮自在的牧童形象映入眼帘,让人又怜又爱。读——读出牧童的悠闲自在。再如,李白《望天门山》,可抓住诗中开、回、出、来等核心字,让学生感受山之气势、水之澎湃。山的热情、水的欢快皆是因为诗人那喜悦的心情,——读出山水的气势,读出诗人的喜悦之情。

3.抓画面入诗境。一首古诗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且画是有形的诗,诗却是无形的画。通过意想诗中的画面,就能嗅到诗人的气息,感悟诗人的情怀。如,杜牧的《山行》,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深秋山间色彩斑斓的风景图。图中有红的枫叶、白的云朵,有人家,还有停车看枫叶的诗人。眼中的画面,心中的景色,把作者和读者融为一体,——读出诗中的诗情画意。

四、变读为唱,感受古诗文的音乐

读为主线,变读为唱。把一首首古诗文变成一首首美妙动听的歌曲,让学生放声歌唱,是读诗、悟诗、记诗的最高境界。诗歌诗歌,说明中国的诗和歌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诗是可以拿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唱的。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文,大多是五言诗和七言诗。每首诗都节奏鲜明、音调委婉,字如珠玑,句句是经典,读起来朗朗上口,唱起来更是一首首美妙动听的歌曲。其一,可以引用新编歌曲。如作曲家谷建芬专门为孩子们学古诗谱写的歌曲就有不少,学生随着美妙的旋律,唱着学过的诗词,心情愉悦,乐在其中,记在心里。其二,可以新曲套古诗。让学生根据诗词的情感基调和意境,自由地选择曲调来唱。其三,可以师生合编歌曲。师生根据诗词的基调,联想生活,想象画面,有感而唱。也可以接力编,教师编前半部,学生接编后半部,看谁编得好。其四,可以请音乐教师谱曲、编曲、填词或教唱。歌曲在课内既可供倾听欣赏,也可供表演歌唱;既可以用在课的开课,可以用在课的中间,还可以用在课的结尾。它是灵动的、赏析的、表达的、积累的,一切随着课的流程和课感而呈现。特级教师王崧舟在上《枫桥夜泊》一课时,一开课就让学生歌唱陈小春作曲的《涛声依旧》。如果让学生背诗词是很难背完整的,但一经歌唱,却是一字不漏地唱全了。在歌声中,学生的思绪慢慢地飘向了千年前那无眠的钟声里。变读为唱,它既是一种尝试,是学生心中的一份喜爱。优美动听的旋律,处处弥漫着浓浓的诗词音韵,让学生与诗人同喜同乐、同悲同恨,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教育局教研室)■ 本栏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xuchunjun@126.com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d728aa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4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