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学习最有效

2023-04-06 03:27: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什么样的学习最有效》,欢迎阅读!
什么样,有效,学习
什么样的学习最有效

既然掌握知识需要学习那么怎样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呢?在现代社会学习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成为一个比读书、上课大得多的概念;学习的方式也日趋多元,包括接受式学习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接受式学习能让人们在较短时间内学到人类漫长历史过程中积累的规律性知识以及人类的优秀文化它一直是同学们在学校中主要的学习式。可是,面对今天同学所要掌握的知识,接受式学习显然有十分明显的局限性。对不同类别的知识来说,接受式学习不仅不一定最有效甚至可能是低效和无效。



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的测算结果表明: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初是每10年增加一倍,20世纪70年代是每5年增加一倍,而80年代则为每3年增加一倍。90年代,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得知道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据测算,互联网上的数字化信息12个月就会翻一番。从存储的角度来看,一张高密度的光盘就可以储存一套24卷本的百科全书的所有内容。知识增长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企图通过接受式学习掌握全部知识显然是天方夜谭。况且,"经验类知识"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这些在当代来说最为重要的知识,都不能通过接受式学习获得。因此,转变学习方式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国的教育制度可以为群众提供较好的教育但却失去了中国的丘吉尔和爱因斯坦。因为中国的教育制度过分强调了每个人样样都好,样搞统一,从小把他们训练得十分驯服,从小灌输要听大人话的思想。不允许有独立见解,不允许有爱因斯坦自称的那样'离经叛道',这样只能出守业型人才。"守业型人才不能承担创业的大任,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不能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前两年有一本书很畅销,它就是一位中国写的关于美国人教育现状的书:《素质教育美国》。书中提出了很尖锐的问题:中国的中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大奖,而中国至今尚未培养出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才;创造性究竟能不能教?书的作者以自己的孩子在国内与国外的受教育经历,从一个特定角度阐述了美国的教育现状。作者指出:如果美国的教育不行,为什么美国是公认的科技强国?这也是我们所要思考的问题。在中国人的一般印象中,西方国家的孩子的学习那不叫学习纯粹是放开胆子去玩。因此当在国内考不上大学的"落榜生"偶然来到这种环境时,在国内那颗伤痕累累的自尊心竟然得到了极大满足。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件事情呢?为什么我们的学习成绩比他们好,却竞争不过人家呢?2001年伊始,加拿大政府总理率领着一个庞大的代表团访问中国,一口气与中方签定了200合同然而这并不令人感到奇怪,让人们感到惊异的是,代表团中最小的成员竟是一位年仅14岁的孩子也可能把计算机摆弄得很好,把网页做得很精美,但却为什么出不了这样的应用型和创造型的"神童"呢?我们有必要看看国外我们的同龄人在学些什么,怎样学习

早在1984年,美国就开始推行STS课程,即科学-技术-社会课程。该课程从一个现实社会问题出发,把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知识,同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的知识,以工艺学、医学的知识合在一起。在讨论每个社会问题时,把与之有关的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每一个社会问题的多重起因和不同的解决办法,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产实际和技术增长率引进到课程当中去,实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知识的综合。这就是该课程的基本精神。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里更重视学生的"学力",而不仅仅是


"学历"的培养。虽是一字之差,但内涵却有本质的区别。同样,在日本、德国,甚至在泰国,都设置了这种综合性的课程,使学生从"以书本为中心""以人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中心""问题中心"转变。学生善于思考,勤于质疑乐于表达与别人不致的意见,从而完成创造力的养成。一旦这种创造的火花与实践相结合,就会产生像佩里斯那样的神童。

从别人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学习方式转变的世界性趋热是什么。我们必须冷静地分析,哪些是我们的长处,哪些是我们的不足,哪些需要我们保留,哪些需要我们向别学习、引进。我们的优势在于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娴熟,我们的缺陷在于实践锻炼机会少,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不强。而未来时代发展要求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的掌握,更多的是如何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最终实现学习的终极目标:完善自我,创造未来。 为了有效的学习,我们必须学会学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d57d934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2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