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 教学反思

2022-11-30 02:12: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短歌行 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短歌行,反思,教学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短歌行》的教学反思

感谢西安思源中学为我们大家提供这样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感谢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们辛苦的工作让我有机会在这个平台上实践自己,锻炼自己!受益颇多。

具体到我的这一节课,也进行了认真的反思,现在把自己的想法梳理一下,和大家共享。尤其不足之处,请老师们批评指教。

这一单元是高中学习古典诗歌的第一个阶段,虽然之前已经学过《诗经》《离骚》、《孔雀东南飞》,但是高一学生在鉴赏诗歌方面仍然缺乏整体鉴赏思维,尤其当学生拿到一首诗时,不知道一首诗应从哪里入手去鉴赏,也就是诗歌鉴赏的方法和能力需要训练和提高。因此我想把曹操的《短歌行》作为一个突破点,让学生从课文学习中掌握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为学生以后鉴赏诗歌打下良好的基础。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升到鉴赏能力的培养上,使学生形成初步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这是一个整体的考虑。

那么诗歌鉴赏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从题目入手,挖掘重要信息可以从作者入手,知人论世;也还可以从意象入手,抓住意象特点,揣摩诗歌情感…..到底哪种方法结合本课更好呢?我认真的钻研文本,参阅大量资料梳理思路,在反复诵读中我发现其实本诗抓住这个关键字,就可以理出一个思路: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忧之根源──归心解忧。于是我想到抓住关键词句进行点拨,以点带面,通过点拨法,设置问题,当然问题的设置要由浅入深,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完成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也体现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掌握这种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吧。于是这节课在学生基本鉴赏能力的培养上,希望能达到这个目标。这是一个思路。

另一方面,阅读鉴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主题,尤其对于古诗更是这样。新课标对这部分的要求是学生能在反复诵读中不断充实精神世界,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因此应加强吟诵,在反复吟咏中体会诗中感情,让学生吸取诗歌的积极的精神营养,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但是课堂上在这一块的处理上,我显得有些仓促,因为要顾及到后面诗歌鉴赏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所以花的时间不够充分。这也显示出在课堂教学的节奏上把握的不是很好。以后需要注意。

开头导入部分使用多媒体播放《曹操》片段,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冲击,能让学生尽快地走入我为本篇课文创设的情境,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为诗歌鉴赏作好情感铺垫。



结尾部分的学以致用是对学生本节课掌握鉴赏方法能力的检测,因为《诗三首》本为自渎课文,通过本课所学到的方法,迁移到其他两首,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通过当堂训练,效果还算不错。



由于这次的课准备的很仓促,从构思到完成只用了一星期时间(因为之前忙于一些事情),再加上自己作公开课还是第一次,所以经验寥寥,在课堂上老师临场的从容与镇定不够,课堂驾驭应变能力也要提高,正如刑老师所说的,对基础知识的处理比较草率,学生诵读没有充分落实,这些方面都是以后要注意的。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通过这次作课、听课,尤其听评课,受益匪浅。作公开课可以让人得到很大的锻炼和提高,让我更加知道了应该努力的方向,只有更深刻的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快的成长起来,所以我喜欢作公开课。

曹操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但不可否认,他是一个风云时代的英雄人物。他的《短歌行》是一首充满对人生的追寻和探索的诗歌,是一首充满英雄主义、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经典诗歌。



对于这首诗歌的教学,常用教辅材料和课文中的补充注释,都是把它当作一首求贤诗,认为诗歌表达的是曹操因为有统一天下的远大志向,因而产生的对人才的渴求。诗中的是人才的难得,乌鹊比喻的是人才,诗末更是表明曹操愿意象周公对待人才一样来对待当时的贤才。



这样的理解沿用已久,本也没错。但问题是,教学中一些教师也就一味的依照教参教辅。这样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教师所做的就是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们得出乌鹊比喻这类标准答案。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得的只是简单的表面化的课文下方的解释,还有语言和章法上的某些知识。一首充满超越时空的情感和思考的诗歌,就这样被肢解得七零八落,诗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被买椟还珠式地放弃了;有感情有意蕴的汉语言诗文,变成了精确定量的分值,变成了ABCD的冷漠选项。于是文学的感情世界渐行渐远,严谨的文化思辨和深刻的生命探询也如风云飘散。

这样的一首诗歌,要怎样教,要怎样引导学生学,才能对学生产生真正的影响,不至于停留在仅认为它是一首求贤诗、用了两个比喻手法?怎样才能给予学生精神的滋养,以更完整更丰富的方式感应和塑造学生的心灵呢?



我的探索是,对于像《短歌行》这类经典的古诗词,应不拘泥于教本,在教学中要把它们置于超越时空的文化背景中,广征博引,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学生提供与其相关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引领学生在广博的文化视野中学习、思考和表达。

基于这种认识,在通过对《短歌行》一诗的反复研读后(那段时间,我把这首诗放在我的案头,这样随时可以看到它,研究它),在通过阅读与曹操有关的资料后,在阅读大量书籍后(期间我再次温习了刘小枫的《拯救与逍遥》、徐复观的《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周国平的《各自的朝圣路》赵鑫珊的《不安》科学艺术哲学断想》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刘逸生的《唐诗小札》和《宋词小札》以及《古诗十九首》、《毛泽东诗词全集》等书),然后,针对高一A(3)班的同学已完成了对这首诗基础性的学习的情况下,我完成了《短歌行》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附后)



课是在学生们预先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上的,学生们更没想到会来那么多的教师听课,把整个教室的所有过道都坐满了。但课堂中,学生们和我一起对大量的涉及到古今中外的有关生命追问的经典诗句文段进行鉴赏与感悟,涵泳与品味、理解与体验,熏陶与表述,他们神情专注,思维活跃,表达主动,妙语连连。就这样,教学资源在教师的有机整合中,自然而又有激情的娓娓讲授中,化为了濡养学生精神之根的养分。

结合课后的学生调查问卷(附后)所反映的,可以很欣慰地看到,这堂课预设的教学标是较明显地达到了,无论是信息的获得、知识的掌握还是能力的提高,还有更重要的促进学生价值取向的形成,语文素养的逐步养成与发展。



学习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ce0c808fe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f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