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高考考点解读(完整版)1

2022-07-11 17:25:5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政治高考考点解读(完整版)1》,欢迎阅读!
整版,考点,解读,政治,高考


2010高考考点基本内容

(按照《09考试说明》考点排列顺序呈现并作适当整合)

第一部分 经济生活》

(一)货币

1.货币的本质与基本职能

货币的本质P5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职能(★)P57①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②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A.价值尺度(P4

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货币之所以能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是由于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表示即可;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流通手段(P6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现实的货币; 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与以前的交换相比较,买卖出现分离。 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纸币(P8)——含义(P8纸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发行规律(P8(★)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与发行数量,但不能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也不能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而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P5

结算方式(P9在核算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时,人们通常使用两种结算方式:一是现金结,二是转账结算。前者是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后者是双方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信用工具(P9信用卡

1)含义:广义的信用卡是指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付卡。狭义的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信用卡。它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2)功能: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信用贷款为一体。

3)优点:使用信用卡可以减少现金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 外汇和汇率(P11

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如果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跌落。

人民币升值的利:①人民币升值使中国消费者能够买到价格便宜的进口商品。②人民币升值使企业进口商品可节省一笔费用。③人民币升值使中国老百姓手中的财富更加值钱。

人民币升值的弊:①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商品价格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减弱,出口贸易更加困难,加大国内就业压力。②人民币升值使外商在中国市场的实际购买力受到损失,影响外来投资。③人民币升值使我国外汇储备贬值。



1




(二)价格

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影响价格的因素P1316(★):①供求影响价格——当供不应求时(卖方市场,商品价格上升;当供过求时(买方市场,商品价格下跌;②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反之,价格越低) 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注:这里的“等价交换”并不能每次交换都要等价,也不是指等价交换的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而是指一个总的趋势;即平均价格等于价值。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P1719

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不仅受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互补品的需求量减少。(价格变动,导致一种商品与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此消彼长,与它的互补品需求量同步增长)

补充:互补品和替代品(P18(★):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品。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P18(★):集中表现在

1)调节生产的规模。当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有利可图时,生产经营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当某种商品价格下跌,无利可图时,生产经营者会压缩生产规模。(价格变动从整体上说,也会导致产业结构调整。) 2)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企业只有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才能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哪个生产者能提供质量好的或者其他企业无法生产的产品,他就能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 (三)消费 1.消费及其类型

影响消费的因素(★)P2021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量就越大,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成正比;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未来收入水平的影响,未来预期乐观,消费就会增加;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下降;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P2021②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会普遍降低;物价下跌,则购买力会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一般说来,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③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等也影响人们的消费。

消费类型(P2122(★) ①按照产品类型不同,可以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②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以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货款消费、租赁消费。 ③按照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成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消费结构P23(★):①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结构随



2




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②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影响消费行为的主要心理P23(★):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

理智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P2526(★):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四)生产经济制度 1. 生产与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P33(★)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P34(★)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真正完成。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和途径(见教材P3435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需要,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①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②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③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经济文化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④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我国所有制构成



地位 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根本经济特征社会主义经济度的基础国民经济居于主体地位。

集体经济(包括混合所有经济中的集体成份) 个体经济

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

私营经济(包括混合所有经济中的私有成份)

3

形式 国有经济(包括混合所有经济中的国有成份)

含义

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

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作用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有利于发挥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集体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有利于广泛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发展个体经济有利于利用分散资源,发展商品生产和流通,社会服务,增加就业。 发展私营经济有利于发展生产满足人民生需要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国家税收。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

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部分)。 外资经济(包括混合所有经济中的外资成份)

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的管理经验,扩大就业,扩大,增加财政收入。

公有制为主体(P3637

公有制含义、 地位

公有制实现形式(P38(★):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股份制是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表现(P38(★):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必须毫不动摇第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P3840):

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必要性: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原因:①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整体水平比较低,发展很不平衡,呈现多层次性;②非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非公有制经济在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就业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弊端,需要国家进行规范和引导,促进其健康发展。

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方针: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意义P40(★)

原因:这一基本经济制度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符合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

意义:实践证明,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五)企业与劳动者 1.企业:

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见教材P41: 企业的组织形式有公司制、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公司的法定形式(见教材P4243(★):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法定的两种公司形式。 公司的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的资本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转让出

公司的资本

资必须征得其他股东的同意,出资转让较困难。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作价出资。



4

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资本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形式加以表现,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自由流通、转让。股东只可以用货币出资。




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只有一个自然人

公司股东人数 股东或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称为一

人有限责任公司。

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公司股东对公司的责任 公司股东表决

公司财务 公司规模大小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应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不必向全社会公开。

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3万元人民币。一人有

一股一票原则。

上市公司必须向全社会公开。 注册资本额比较高,最低限额为人民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应当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为发起人。

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万元。 500万元。

公司的组织机构(见教材P43: 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总经理及其助手组成公司的执行机构,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监督董

事会与经理的工作。这些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有效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科学性。 公司的经营与发展(见教材P4446

决定公司(企业)经营成败的主要因素(★)P45)第一,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把握市场动向、引市场先机、开发有市场前景、适销对路的产品.

第二,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三,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创立名牌,开展正当竞争,以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市.

第四,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行必要的兼并与破产,强强联合,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实现规模效益;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素质等也是影响公司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

第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视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升级,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统筹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企业兼并、强强联合、破产的意义(★)(见教材P4647



原因

意义

①企业兼并能够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②企业兼并能够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

企业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兼并 企业兼并相对劣势的企业。 企业

长期亏损、资不抵债和扭亏无望①企业破产能够增强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其提高企业竞争力。

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②企业破产能够及时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破产

算。 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③企业破产能够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2.劳动者

劳动与就业见教材P47——48 1)劳动和就业的意义(见教材P47

5




劳动的意义: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劳动是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劳动是个人取得收入,获得生存的谋生手段。

从国家角度看:就业是民生之本,有效的就业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重视就业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社会角度看: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社会所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社会生产顺利地运转。

从个人角度看: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解决就业问题措施P48(★):国家——①最根本的是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②完善市场就业机制,积极发展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就业的作用。③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完善法律法规,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改善就业结构,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促进就业。④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企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

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素质和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培养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P4950(★):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怎样维护劳动者的权益?P5051(★)

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③国家要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执法,加强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宣传,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环境; ④企业经营者要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增强职业道德,依法用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⑤劳动者要增强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勇于并善于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当自已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用合法途径、合法程序维权,如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六)银行与投资 1商业银行

储蓄存款P52

利息、利率与本金P53(★):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利息所得×利息税率。(注:贷款利息=本金×利息率×贷款期限 复利=利息+利息*利率)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P54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结算业务。 2投资

股票P5557 债券P5758 商业保险P5960

补充——选择投资方式应注意事项(★):①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②要注意投资的多样化,不应只局限在银行储蓄上,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给我们带来了跟多的投资机会;投资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④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做到利国利民,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

6




补充——比较储蓄存款、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几种投资方式的异同(★)

股息红利和股票差价带来的收益,受公司经营状况的以及其他因素影响,有不确定性

(七)个人收入的分配 1.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见教材P6667

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客观必然性:

生产决定分配,我国目前的生产力状况是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发挥各生产要素的积极性,这是是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客观要求。 2)按劳分配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主体地位。

3)基本内容在公有制经济,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4)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要有利于广大劳动人民)②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5)作用: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实行按劳分配,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P6768(★)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2)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7




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2.效率与公平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见教材P69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收入分配要实现公平的必要性:(1)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2)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3有利于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大发展。4)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

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2)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在目前,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4)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物质基础;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缩小收入差距。

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见教材P70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的利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劳动效率的积极性,实现经济展,社会和谐。 ②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为什么要处理好两者关系:

1)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2)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只有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畴内,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才能使分配的结果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3)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它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发挥各方积极性,又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从而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正确处理两者关系(★)①确定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这是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根本保证。②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



8




裕。③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④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低、调高、扩中、取非;发挥财政税收作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以兼顾各阶层各方面群众的利益,特别是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八)国家收入的分配 1.财政收入与支出

财政收入的渠道P73(★):税、利、债、费。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P73(★)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是根本制约因素(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加快经济发展);财政收入还受分配政策的制约。P74一段,如果。。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P7576(★)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的首位);②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④社会保障支出;⑤债务支出。包括偿还内债和外债。

财政收支平衡P77财政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但财政收支是在动态中实现的,这种状态几乎不存在。

财政收支平衡有三种情况:收入等于支出;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思考——为什么财政收入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教材P74(★) 2.财政的作用(P7879(★)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P78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能源、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和经济落后地区的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促进经济平稳运行P78国家可以通过对财政收支水平的调控,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促使经济平稳运行,避免经济大起大落。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P78国家可以通过对财政收支方向、结构的调控,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支持科技研究开发,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P79①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障。②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共服务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保证。③财政通过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是建立健全社会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体系,促进社会公平 、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九)征税与纳税 1.税收及其种类

税收及其基本特征P81(★):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税收的基本特征是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区别的主要标志。

三个特征的关系(★):这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其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有固定性,随意征税会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最终将危及国家利益。

税收的种类(见教材P82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

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作用P8284

税收总的作用:增加财政收入,实现经济调节、经济监督



9




1)增值税作用: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2)个税作用: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2.依法纳税

违反税法的现象P868(★)7 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为什么公民要依法纳税?)P8586(★)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国家。税收取之与民、用之于民。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②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配置资源

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P93(★)计划市场 市场调节的优点和局限性P9395(★)

优点: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面对市场竞争,商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局限性: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社会生活中有很多领域和产品不能用市场来调节,如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③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P93(★)

关系: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良好的市场秩序要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措施:①完善市场规则,要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以规范市场秩序。如市场准入、交易规则等。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为此必须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是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③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又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P9697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③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P9899(★)

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手段:经济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其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政策。②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一方面立法,另一方面执法。③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联系:三种手段各有所长,应该综合运用,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10




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十一)小康社会经济建设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小康社会经济目标(见教材P102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完善。 ③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④城镇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城乡和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社会就业更加充分。②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③合理有序的收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2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P103(★)

1)第一要义是发展

①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②着力把握好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2)核心是以人为本

①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②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①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②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相协调。 ③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4)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①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②统筹中央和地方、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③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地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原因: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求: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体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要实现三个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地位:农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解决“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是全党工作重中之中。措施:①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③推进农



11




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④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⑤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和各项惠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发展。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要性: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有利于缓解资源供求矛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有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利于控制和降低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措施: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和家庭。②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 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③依靠科技和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⑤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倡导绿色消费。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如何协调)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注:其他措施(6)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7)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8)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17报告 (十二)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P106108(★)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经济全球化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P108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跨国公司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P109110(★)

影响——①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②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③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影响其他国家,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④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前,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

对策——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勇敢地迎接挑战。 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世界贸易组织P110(★):世贸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入世对我国的影响P111①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②入世,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



12




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入世,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③入世多我国也是严峻的考验。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深入地与国内市场的竞争结合在一起,面临的经济风险也会显著增加。能否把有利条件用足,把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关键在于我们自己。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P111113(★) 1)地位: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2)意义: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一格局的基本形成,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如何:①(方针、原则)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同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的原则,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②(战略)加强宏观调控,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

③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④继续扩大外资利用规模,提高外资利用水平。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⑤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补充——关于“走出去(★)1)含 义——“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2)为什么要走出去? ——①随着我国经济展水平提高,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和加入世贸组织,实施“走出去”条件已经俱备了。②参与经济全球化、拓展经济发展空间,行使世贸成员权利、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标志着对外开放的一个新层次,③有利于更好的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有利于形成我们自己的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如何走出去?(★)——①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②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坚持以质量取胜,增强国际竞争力。③根据自身的实际发挥比较优势,正确选择产业、产品和市场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树立我国在国际市场的良好形象;④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主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二部分 政治生活》

(一)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

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

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最大特点是对绝大多数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

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A.广泛性:表现在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的广泛性和民主主体的



13




广泛性。作为中国公民,都平等地享受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B.真实性:表现在人民享有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自由与法律是统一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法律范围内的自由。 ③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等。 (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必要性: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与国家形成了新型的关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国家赋予公民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规定了公民履行应尽的政治性义务。 (3)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A.基本内涵:指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即在守法和司法上平等,而在立法上是不平等的。B.内容:第一、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在现实中的种种差异,有可能影响权利和义务的行使和履行程度,但不影响权利和义务的多少。第二、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A.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两者是统一的:第一、两者不可分离。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第二、两者相辅相成。一方面国家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和行使权利;另一方面公民自觉履行义务,必然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公民享有和行使权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B.要求: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C.权利和义务不是对等的。权利可以放弃,而义务必须要自觉履行。义务是权利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但并不代表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

③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A.依据:在我国,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B.要求: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必须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3.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

①各种选举方式的特点:(见P16)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②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我国根据我国的国家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采用了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实行差额选举

③珍惜选举权利:A.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即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B.是否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也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和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内容 方式

14

依据 作用或目的




制度 专家咨

公民向决策机关 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电话、信函、传真、 是决策机关进行 电子邮件、 新闻媒体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科学决策的 重要前提 专家、学者的

使决策反映 社情民意

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 论证会、座谈会 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 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

提高决策的 可行性

制度 专业知识、相关信息等, 专业知识、相关信息 科学性、

社会决策机关将涉及公众利益制度 的各项决策进行公示,让公

民了解后发表意见、建议

社会对同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 制度 重大事项,公民充分发表意

见,提出建议

公示 享有对涉及公有利于提高 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决策的透明度 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和公众的参与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听证会 机关拟定的方听证的目的是 案可能存在不足

为了决策利民

3)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从决策者的角度看: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 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从公民的角度看: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政治责任感。

4民主管理——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

①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A.地位: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基层民主中公民参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B.性质: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注: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不是基层政权组织

②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5民主监督——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不仅体现在可以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

管理,同时还体现在可以通过行使监督权,积极实行民主监督,为守望公共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②我国公民民主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

A.渠道: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 B.方式:当面指出、写信、打电话、发短信、新闻媒体、网络等多种形式。 C.实行民主监督必须有合法渠道(公民要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

③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



15




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精神。

公民要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第一、要勇于行使监督权;第二、要善于行使监督权,做到依法行使监督权;要实事求是;不能干扰监察机关的正常工作,不能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 (二)我国的政府

1.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

(1)性质:是国家权利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主要职能(★)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政治职能)保卫国家独立与主权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公私财产;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等来维护社会治安和秩序。

经济职能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文化职能。一方面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另一方面组织和发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

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制;促进公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优生优育;保护环境等。

注意:政府承担重要职能不代表政府包办一切。政府只有依法履行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管好,才能调动一切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造福于民。

(3)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①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

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具体要求:

A.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思想;

B.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人民服务不仅停留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到行动中。政府的工作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C.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

注: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好政府。一方面公民接受政府的管理,另一方面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公民求助有门、投诉有道,政府通过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发展电子政府,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来方面群众的监督、求助、投诉,维护人民的利益。 2.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

(1)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意义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2)政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基本要求(★): 途径:①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②建立责权明确的执法体制;③坚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④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⑤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根本途径:建设法治政府。

(4)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①能够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②能够防止滥用权力,防止各种腐败行为;③能够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意、聚民心,作出正确决策;④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建立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充:为什么要推行政务公开(实施阳光工程这是由我国政府的性质决定的;这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①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②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



16




法权益;③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5)我国行政监督体系: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监督体系:①内部监督:上级部门、监察部门、审计部门和法制部门。②外部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群众通过法定渠道(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监督、司法监督,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公众监督。

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也有利于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树立政府的权威。

3.政府的权威

(1)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P49):含义——政府在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影响力;体现(★)——①是依法行政的政府;②是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③是富有威望和影响力的政府;④对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有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2)我国政府权威的树立: 树立(★)——①坚持权为民所用;②坚持情为民所系;③坚持利为民所

(三)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

级国家权力机关;常务委员会是人大的常设机关。

2 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最高

立法权(制定法律或地方性法规)、决定权(决定国家或地方重大事项)、任免权(任免一府两院领导及其组成人员)、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实施以及一府两院的工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3)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权

民主选举产生。县(不含县)以上由间接选举产生,县(含县)由直接选举产生。

(4) 人大代表的职责(★):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①权利:人大代表享有审

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②义务:人大代表应该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5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和活动原则(★):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的特点,就

是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

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A.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受它监督,对它负责。B.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但它所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去直接办,而是由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具体去贯彻执行。

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际机构的职权,充

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提示: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并不能因此就认为人民就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即通过选举人民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



17




力。人民代表才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必要性: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②这一制度的内容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③实践证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绝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体制模式。 优越性。 ①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②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③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我国的政党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也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

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①含义:(见课本);②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③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③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④三者关系: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之间有何关系?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要做到科学执政,就必须充分发扬民主;要实现民主执政,就必须有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制度;而依法执政则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保证,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4)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粮道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基本内容(★)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者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执政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前提。各民主党派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一个参加,三个参与”;②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而不是组织领导;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人民政协既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又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优越性(★)①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有利于发扬人民民主;民主党派认识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直接参加国家政权和国家事物的管理,推进政治生活的民主化;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各民主党派拥有多学科知识的“人才库”。③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民主党派多与港澳台同胞有密切的联系。

补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三者有机统一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也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家性质,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维护人民当



18




家作主的地位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和目的,也是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

2)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和依法治国的领导者。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坚持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律保障,坚持依法执政是党的基本执政方式。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政策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有56个民族,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基本原则(★):①民族平等原则。这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注:平等不等于没有差别)②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衡量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经济发展和 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必须反对大汉族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③各民族共同繁荣。这是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三项原则之间的关系(★):它们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

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②前提:国家的统一领导。 ③范围: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④核心内容:自治权,即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享有自治权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既是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又是地方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⑤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的历史传统;B.大杂居、小聚居

的民族分布特点;C.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实的社会政治基础。

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性(★)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4)我国的宗教政策:(是什么? 为什么? 见教材)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

(四)当代国际社会 1.国际社会的成员 主权国家:

(1)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国家最重要的要素——主权。



19




①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②主权对内表现: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这两个特征紧密相连,只有对内最高和对外独立二者紧密结合,国家才真正拥有主权。 注意:人权与主权的关系: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

2)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①主权国家的权利:

A、独立权。主权国家有按照自已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干涉的权利。

B、平等权。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在国际

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C、自卫权。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D、管辖权。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都具有管辖的权利。

②主权国家的义务:A、不侵犯别国;B、不干涉他国内政;C、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 国际组织(★): 1)含义: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特定的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了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这就是国际组织。 2)类型:

国际组织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有政府间的和非政府间的,有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注意:要

能对当今世界主要的国际组织进行归类 3)作用

①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②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③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联合国(★):

1)性质: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宗旨:①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②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③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④作为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

总的说: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3)原则:①各会员国主权平等 ②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 ③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④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 ⑤集体协作 ⑥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⑦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4)作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有局限性。

2.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 国际关系:

1)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即国际关系。 2)国际关系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3)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国际关系的形式也是多样的,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其基本形式。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20




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可能使国家间发生分歧或引起摩擦乃至冲突。②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一国开展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但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内政,这是非正义的,应当受到谴责和反对,最终也会损害本国的利益。

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对外政策不同,直接影响国家间的关系。

2)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1)我国的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 2)为什么?

①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

3)怎么办?

①我国要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②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4)中学生为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

①要树立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②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养 ③努力维护国家安定和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 ④必须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作斗争

3.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当今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1)什么是和平问题: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3)什么是发展问题: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4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发展的形势

①追求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1)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了和平与发展,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

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政治上互相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已的意志强加于人; 经济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 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文化

◇安全上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21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1)表现:

①目前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②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同盟军。 (2)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意义

是时代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国际关系的

民主化。 3)当代国际竞争

①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②我国应对国际竞争的措施:

A以发展经济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B发展才是硬道理。大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国家实力,这是我

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C、当前,我们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要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

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1)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

和主张。

(4)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

互利、和平共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

(5)走和平发展道路:

①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我们要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我们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不断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我们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②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精髓:不同于以往西方列强通过侵略、征服、控制的途径,掠夺、攫取别国的财富来实现自身的发展,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自主创新,采取和平的方式,增加财富,实现自身的发展。

第三部分 文化生活》

(一)文化与生活 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内涵——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特点——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2.文化社会



22




1文化社会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2文化经济政治的关系(★)

第一:相互影响:①经济是基础,文化经济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②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 ③不同的文化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阻碍经济政治的发展。

第二:相互交融:①文化经济相互交融:A、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B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政治相互交融。A、从国内来说,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B、从国际来说,霸权主义国家,以文化渗透的方式,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他国,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已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注: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因为,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的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3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和表现:来源于特定的文化氛围和特定的文化活动。

①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①潜移默化 。②深远持久

3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文化传承与创新 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①民族节日是文化动态呈现。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则是文化的静态沉淀。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为什么说“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没有不同民族,不同 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五彩缤纷的景象。



23




3)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首先,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

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其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总 之,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②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态度: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

其它民族的文化

原则: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即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

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4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人的贸易活动、人口迁徙、教育 5)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等发展阶段。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②作为现代文化传播主要手段的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6)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要求P37

①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世界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 ②有利于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③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④要求: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传统文化的特点(★):

①鲜明的民族性。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历史性、继承性。传统文化总是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紧密联系的。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文化的继承表现为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方面的继承。 ③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

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3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传承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4)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从根本意义上说,一种文化形态取代另一种文化形态,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随着社会制度的更替,文化也会经历一个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 化形态的过程。



24




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

因素。科学技术中的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也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同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催生着社会变革,促进文化的发展。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通过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3.文化创新(★)

1源泉: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实践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动力和基础: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

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③新的文化形态的诞生、旧的文化形态的消亡、先进文化的发展,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

3文化创新的意义(作用):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文化创新可以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文化创新的途径(怎样进行文化创新?)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一方面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在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享世界文化创新的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5)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既要反对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

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倾向;又要反对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要坚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传播手段的创新。



(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5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兼容并蓄——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有成份(P65

(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中华文化和中国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①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民族的特性。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②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③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

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民族精神。 核心:爱国主义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

②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3)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地位: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重要性:A、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③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因

素之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和分化的政治战略,我们要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需要振奋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四)发展先进文化 1.走进文化生活

(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文化生活的影响:

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它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要;它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它能推动生产的发展;等等。

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因此,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2)正确对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①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含义(★)——落后文化是指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落后文化文化的糟粕,需要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腐朽文化是指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文化等。腐朽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文化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②正确对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奏响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26






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发展先进文化

①发展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②为什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③怎么样: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①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②为什么要建设1)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同时,人们思想的差异性,多变性也表现出来,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③如何建设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很科学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的。

(4)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原因\要求)P101-102

3.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

(1)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文化建设的灵魂.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①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③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3)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①含义: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就是知识文化

养。 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



27




过程,就是思想道德修养。

②两者关系——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修养是密切相关、相互促进的。

A.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知识文化修养有助于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之,缺乏知识文化修养,就容易是非不分,善恶难辨,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B.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知识文化修养水平。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难以避免人格上的缺失,甚至危害社会

C.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也应该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



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总论部分) 1.哲学是什么(请同学们着重从四对关系入手)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是关于

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指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2哲学与具体学科的关系: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区别: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学问。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 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具体科学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关系: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

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博,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以往哲学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哲学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2.哲学基本问题

1)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

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凡肯定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观点,就是可知论;凡否定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观点,就是不可知论。



28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

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要解决这一问题。⑵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及其根本观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

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唯物主义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本质上是正确的,但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这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把原子的属性等同于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主要特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3)唯心主义的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

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看作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历史观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三个统一)

(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辩证唯物论和认识论部分) ◆辩证唯物论

1.世界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

1)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

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与现象的共同本质。

2)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

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①(从产生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

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②(从存在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③(从发展看)人类社会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



29




2.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运动的概念(★)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⑵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

(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承担者(主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运动的绝对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此,运动是绝对的、

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⑵静止的相对性: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运动。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因此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⑶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承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

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3.物质运动的规律

1)规律的概念(★):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4.意识的本质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

要的还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

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产生的。

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5.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比如预先制订蓝图、目标和计划,这点和动物的活动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动物的活动纯粹是无目的的本能活动。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A、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B、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可以通过客观事 物的表面现象,抽象出其本质性的东西,把握其规律。C、人的意识不仅能复制当前的对象,还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或幻想的世界。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也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根本原因。



30




通过“思维的眼睛”我们能够提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与规律,可以逐步揭开自然和社会之谜。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指导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

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事物本质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为什么?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

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3)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①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事物本质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②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

归纳: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

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指导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做到主观符合客观;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要重视精神的力量) ◆认识论 1.实践的观点

1)实践的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实践的特点()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首先是由实践的构成要素客观性决定的。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和实践的对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四个方面)



31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物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2)实践是认识的动力: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善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①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如果不超出认识的范畴,人们就无法判定自己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只有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③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归纳: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或实践决定认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

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④实践又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推动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方法论】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认识;②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

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真理

1)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①真理是客观的:人们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线不容混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②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人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③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真理的具体性表明,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人们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

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

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注:反复性——⑴含义: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⑵原因: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



32




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无限性——⑴含义: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⑵原因: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真理永远不会

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部分)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世界上一

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具有客

观性,但人们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注: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关系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世界上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

为转移。不仅要看到直接、表面和眼前的联系,更要重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以及联系的中间环节。

多样性的表现: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把握多样性的意义: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 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原理内容】整体与部分关系是普遍联系的形式之一,两者密不可分,相互作用。

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

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 ②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①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必须重视局部的作用:搞好局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3




3、系统优化的方法(★)

【原理内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

用的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分。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①(从实践方面来说)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

的有序性;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②(从认识方面来说)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发展的实质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⑴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

折性的统一。

【方法论】:我们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注:1)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原因——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

途的事物。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⑵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原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需要有一个过程;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因而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3、事物变化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

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返,不断前进。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方法论:①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

件,不要拔苗助长、急于求成。②当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不能优柔寡断、缺乏信心。

注:①质变始于量变,当要防止事物向坏的方向转化时,就要防微杜渐。(实际上是重视量的积累的另

一方面)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当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就要坚持适度原则,避免过犹不及。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观(从方法论角度看就是矛盾分析法)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

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个基本属性。⑵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接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



34




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⑶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⑷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要求我们要创造条件促进双方向有利的方向转化,防止不利转化。矛盾

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不可分割,要求我们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①矛盾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

【原理内容】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

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②矛盾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三方面表现: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这些

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这种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B、为什么:(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C、怎样坚持: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第二,具体分析不同事物的不同矛盾;分析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矛盾;分析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以及同一矛盾 中两个不同方面。第三,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反对不顾时间、地点、条件的“一刀切” 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①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②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及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个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个场合则是普遍性。

【方法论】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必须把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地统一起来,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或者说: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也就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⑤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

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但解决得不好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影响事物发展进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着重把握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



35




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⑥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每一个矛盾中双方的力量是不平衡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次要方面

处于被支配地位;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1、辨证的否定观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

1辨证否定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辨证否定特点: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辩证

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辨证否定实质(★):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

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方法论】:辨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 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2、辩证否定的革命批判精神(★)

【原理内容】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

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落和灭亡。 【方法论】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成规陈说,

破除落后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创新的社会作用(★★)

①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生产力的发展

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

论创新推动制度科技文化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推动科技创新的同时,也使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文化发展也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四)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史观部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

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有时又会先于社会



36




存在而变化发展。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

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积极倡导正确的社会意识。 2.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1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

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

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关系原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的状

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原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决

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符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反之,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的前进。 注: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的基本原理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 斗争实现的,社会主义社会是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即改革加以解决。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

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的解决方式不是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即改革加以解决。 ④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根本目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

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

3.社会历史的主体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

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

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1关于“人民群众的地位——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7




2)关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基本观点(★)

①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②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4. 人生价值(★) 1)价值与人的价值:

①价值: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②人生价值表现:A.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B.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一个人付出了心血和劳动,创造了物质、精神财富,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对自我的满足。

③人生价值评价: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

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在今天,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2)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①价值观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价值观导向作用:

【原理内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错误的、非科学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起阻碍作用,甚至会把人们引向歧途。

方法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我们的行动(认

识改造世界、选择正确的人生之路)

5.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客观依据——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①什么是价值判断?——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 什么是价值选择?——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 (2)影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因素(★)(价值判断选择的特征)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即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社

历史性特征)(注意理解其意义)

②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这就是价值冲突与评价标准问题)(阶级性特征)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会因人而异。从个人的角度看——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从不同立场的角度看——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主体差异性特征)

3)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根本衡量尺度(★):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



38




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补充: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

(1)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因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2)当个人的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的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当个人的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没有冲突时,要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6.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A、人生的价值在于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创造价值。在劳动中对社会和人民的贡献越多,价值就越大。B、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A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的价值,

只能在社会中实现。B、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C、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4)必须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人民群众

的利益。



第五部分《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一)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1.国家的本质

1)国家的构成要素(课本P2:人口、领土、主权

2)国家的性质(课本P3(★):即国家的阶级本质。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谁手里,什么阶级是统治

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3)国体与政体(课本P45(★)

含义: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即国家管理形式,是国家政权的组织

形式。

关系:二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①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一定的政体来体现;政体体现国体,并服务于特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②政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国体相同的国家不一定采用相同的政体.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程度,人口素质,发展程度等都是影响国管理形式的因素。

2.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

1)代议制(课本P6: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2)影响国家管理形式的因素(课本P5(★)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程度,人口素质,发展程度等都

是影响国家管理形式的因素 3)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39




划分依据: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 民主共和制:

①含义:遵循民主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的政权组织形式。

②表现: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经过选举产生并有一定的任期。

③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以民主的形式掩盖其国家的阶级性质,民主共和制成为他们有效地管理国家的形式和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好的政治外壳。(有效性、虚伪性、阶级局限性、不适应性)

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符合中国的国情,能够保障中国人民真正享有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君主立宪制:

①含义: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②原因: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或对君主制改良的产物。 ③分类: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4)议会制和总统制(课本P8(★)

划分依据: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

议会制(又称内阁制,议会内阁制,责任内阁制): ①政府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向议会负责;

②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政府首脑一般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和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政府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

(如德,,,,印度,,日等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也被视做议会制.) 总统制:

①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总统不仅是国家的象征和代表,而且直接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 ②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总统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亚洲的韩国,巴基斯坦,广大的拉美和非洲国家等都是总统制.)

3.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

1)单一制和联邦制(详见表格(★)

①单一制国家的组成单位,是按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获自治区域.单一制国家的特征是: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权,一部宪法,一种法律体系;

②联邦制国家的特征是:联邦制国家的组成单位,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国家整体与其组成部分的权限范围由联邦宪法规定,各自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相互不得任意干涉。(注:联邦和其组成单位分别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制度以及各自的国家权力机关体系,对外关系方面联邦是对外交往的国际法主体.)

2)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课本P14(★)

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很多,民族就是其中之一.一个国家采用何种国家结构形式归根到底是由阶级,民族,历史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国际组织



40




1)国际组织的主要特征和类型:

主要特征:

①跨国性:国际组织是国家、地区之间的组织,两个以上国家、地区的政府、团体或公民才能建

立国际组织。

②目的性:国际组织有特定的宗旨和目的,有固定明确的章程。

③组织性:国际组织设有多层次的机构来开展活动,实现其宗旨和目标。 ④自主性:国际组织代表各成员的共同利益而不是某个特定成员的单方利益。 2)类型(★)——

①按照成员的性质,国际组织可以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②按照地理范围,国际组织可以分为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 ③按照职能范围,国家组织可以分为一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 3)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及局限性

①作用:国际组织以自己的名义开展活动,是国际社会的重要行为主体。国际组织可以促进主权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局限性: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受诸多因素制约,有其局限性。当成员之间的矛盾激化时,国际组织的能力就受到影响。一些大国依仗实力,控制国际组织,使之成为其推行强权和霸权的工具。



(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法国的民主共和制(详见《密码》表格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1)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结构(★)——英王,议会和内阁

2)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特点(★)——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从议会

产生,有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国王按内阁的意志行使形式上的权力,承担国家元首等礼仪性职能.国王,议会和内阁之间,既有分权也有制约,体现了英国政体运行的特点;国王,会和内阁三者之间虽有基本分工,但分权界限不是很清晰,权力交叉情况突出.英国宪法赋予议会至尊无上的地位.20世纪中期以来,权力重心逐步向内阁和首相倾斜,首相成为英国最有权势的人.相由议会大选中获得多数的党领袖担任,并由国王任命.首相职权在法律上找不到依据,但根据管理,它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

3实质(★)——①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看,王室,议会和内阁都是由资产阶级和贵族代表组成的,其人员构成和实施的政策说明,都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效力.这一政体 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政权的一种组织形式;②从执政党的政策层面看君主立宪制的实质:从政策层面上看,保守党代表大资产阶级社会上层的利益.而工党在二战以后,其成分和政治观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来没有要求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寻求社会改良.

4)英国国王、议会和内阁的职能或职权:(见教材) 2.法国的民主共和制

1)法国的国家机构:由总统、政府和议会组成 2)法国政体的运行:

①法国总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总统利用宪法赋予的权力,在法国政治舞台上发挥主要作用:总统通过任免总理和组织政府、主持内阁会议,直接领导国家行政权力的实施,尤其是在国防和外交领域发挥决定性作用。在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总统可以通过解散国民议会、举行公民投票、宣布



41




紧急状态等,控制国家局势,决定国家命运。

②总理领导政府具体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由于总统和总理都有行政权,人们把法国行政领导体制称为“行政双头制”。一般来说,总统和总理有基本分工:总统掌握大政方针,总理负责具体行政总统占主导地位,总理听命于总统;总统的施政重点是国防外交,总理的施政重点在内政经济 ③议会拥有立法权和监督权,在国家政治体制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议会对政府的监督和制约表现在多方面:政府施政纲领及各项改革方案、立法修正案和提案,必须经过两院议会通过才能生效;年度财政预算须经议会通过;议会可以通过“政府对议会负责”的规定制约政府活动,可以通过质询、投不信任票甚至弹劾等方式,追究政府的政治责任。 3)法国政体的特点(★)

①半总统制半议会制 在法国政体中,总统处于很高的地位,权力很大,但不能说法国是“总统制国家”,因为总统权力受到一些结构性制约。尽管总统任命总理并主持内阁会议,但宪法规定政府应对议会负责,议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限制政府的行为或追究政府的政治责任,从而使总统权力大打折扣。议会对总统有直接和间接的监督权。总统的重要文件、命令要有总理副署。这些限制使总统的实际权力受到很大制约,因此人们把法国称为“半总统半议会制”国家。

②左右共治 法国“左右共治”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总统和总理权力来源不同,来自于不同的党派。总统由选民直接选出,议会无法制约选民。总理虽由总统直接任命,但总理要对议会负责。因此总统任命总理时,必须接受议会多数党推举的总理候选人,否 则总理领导的政府就无法正常运行。议会多数党不一定与总统是同一党派,因而会出现总统和总理不是一个党派的“左右共治“局面。 ③多党制 多党制也是法国政体的一个特点。这种多党制的主要表现是:始终未能形成两个左右政治局势的大党;党外有党,党内有派,党派林立;随着中间阶层壮大,左右翼政党都出现向中间靠拢的趋势。

3.英法政治制体的异同

1)英法两国政体的差异(★)

①、从权力机关看——英国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法国议会只是立法机关,其地位和

作用都不能与英国相提并论。

②从国家元首看——英国国王一般只承担“礼仪性职责”,是“虚位君主”;法国总统则是国家行政

力的中心。

③从政党制度看——英国是两党制,由议会多数党组阁;法国是多党制,议会中有许多党派,往往是

几个党派联合才能形成议会多数党派并组成多党联合政府。

④从政府首脑看——英国首相由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权力很大;法国总理由总统任命,权力较

之英国首相要小得多。

4)英法两国政体共同的实质和作用:

①从政体与国体的关系来看,英法两国的政体都属于资本主义的统治形式。两国的政权都是资产阶级政权,执政的根本目标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②从执政党的性质和作用来看,英法两国执政党的阶级性质相同。英法两国的右翼政党始终是资产阶级的代表,号称代表下层人民利益的左翼政党也已经公开充当资本主义制度的捍卫者,与右翼政党没有本质区别。

③从国家权力的运行方式来看,英法两国都出现议会权力萎缩、行政权力加强的趋势。

④两种政体都渐趋成熟,但是也都面临着诸多困扰和弊端,这些都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所导致的,无法通过调节政体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42






(三)美国的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 1.美国的联邦制:

1)特点:联邦制下的美国,联邦政府与州的关系有三个基本特征:首先,联邦与州分享政治权力.邦拥有宪法列举的权力,州拥有保留的权力;其次,联邦和州在各自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它们不是严格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它们有各自的权力范围,相互不干涉;再次,联邦地位高于州,联邦宪法优于各州法律

2)利弊:联邦制有它的积极作用,它保证了美国的强大和统一,也确保了各州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邦制也有它的弊端,主要在于效率不高,政府和各州相互推诿,各州政府各自为政. 2.美国的两党制

1)美国主要政党的特征:美国的两党都为四层金字塔结构,上下级没有垂直领导关系,只有工作

.两党均没有固定的党纲和严格的纪律,党员来去自由,没有义务服从党的纪律.

2)美国两党制的实质(★):两党的意识形态和阶级基础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党相互牵制,避免背离美国的基本价值观;两党相互牵制,避免各自权力的滥用.同时,两党制的运行离不开金钱,两党竞选实际上是有钱人的游戏.



3.美国的三权分立制:

1)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分立与制衡(★):立法权属于国会,又受到总统和法院的制约;行政

属于总统,又受到国会和法院的制约;司法权属于法院,又受到国会和总统的制约.三种权力相互制约,保持权力平衡.

2)三权分立制的历史进步性、弊端和本质(★):三权分立有它的积极作用,即反对封建专制,维护

民主制并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利益.三权分立的弊端体现在三权的分立和制衡是在资产阶级内部的权力分配,三大国家权力机关相互扯皮,三权分立在实践中难以真正贯彻,三权分立的本质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4.美国的利益集团

1)国利益集团的活动方式:

①美国利益集团影响政府决策的工具——金钱、人数和知识:财力雄厚的利益集团主要依靠金钱干政治。那些没有经济实力的利益集团,如果能够通过其成员拉到大量选票,政治家们也不敢轻视它们。能够向政府官员及时提供所需的知识也很重要,许多法案的起草和修订工作是由利益集团完成的。

②美国利益集团影响政府决策的手段——直接游说、间接游说、游行示威、影响选举和承担法庭诉讼:合法手段主要有直接游说、间接游说、游行示威、影响选举和承担法庭诉讼等。其中,直接游说是指利益集团直接对国会议员、政府官员表达其观点,以图影响政策;间接游说是指通过影响选民来影响决策者。

③美国利益集团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积极作用:利益集团在美国政治中起着充当公民与政府间桥梁的作用。资产阶级各派及其代理人通

过利益集团竞争和分享国家权力,相互制衡,有助于维护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消极作用:①只有少数利益集团对国家决策产生决定性作用,代表劳动人民的众多利益集团影响

力却很小。②利益集团作为公众参与政治的“中间人”,垄断了公众接近政府权力的途径。



43




③各种利益集团内部很少有什么民主机制,大都为少数人所控制。④利益集团为政府腐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国际组织

1.世界贸易组织(★) 1)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宗旨:

①性质和地位:世界贸易组织是多边贸易体制的法律和组织基础,是众多贸易协定的管理者,是各国贸易立法的监督者,是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和解决争端的场所。它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其成员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绝大多数,被称为“经济联合国” ②宗旨——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稳步地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货物、服务的生产和贸易;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环境;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预期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通过实质性削减关税等措施,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活力的、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

2)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非

歧视原则中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3)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权利和义务:

权利:①享受多边、无条件、稳定的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②参与世贸组织各机构的所有会议;③

参与贸易政策审议,对贸易伙伴的贸易政策进行质询和监督;④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纠纷;⑤参与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制定多边贸易规则;享受发展中国家特有的权益。 义务:①进一步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②取消被禁止的出口补贴;③开放国内市场,特别是服

市场;④扩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⑤放宽和改善外资政策;⑥增加贸易政策的透明度等。



2.亚太经合组织

1)宗旨:为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而保持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

开放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

2)作用:推动了本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 3.欧盟

1)宗旨:以共同体的方式,实现各成员国共同目标:促进世界和平,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实现社

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基本价值标准,加强国际合作。 2)主要机构(见教材)

欧盟首脑会议和部长理事会是欧盟的政府间机构,主要代表成员国的利益;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是欧盟的超国家机构,主要代表欧盟的整体利益。

3)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当今世界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

合体;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国际事务中有重要影响,发挥着重大作用 4)中国与欧盟关系:

①欧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在国际事务、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②中国重视欧盟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

③中欧之间有许多共同点:都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倡导多边主义,主张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反对国 际恐怖主义,主张消除贫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中欧各具经济优势,互补性强。



44




④实践证明,中欧合作有利于双方的共同发展。



4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cddfbf17c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