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角社会》的读书报告

2022-12-10 00:23: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街角社会》的读书报告》,欢迎阅读!
街角,报告,社会,读书


我拍摄的是一部活动的电影,而不是一张静止的照片。

——威廉·富特·怀特

怀特以这句话比喻他在科纳维尔观察研究的四年时光,再恰当不过。他走进这个意大利人贫民区最底层的街角青年群体——传说中神秘、危险和令人忧虑的地方,既积极融入街角生活,参与各个帮派、团伙的变革与流动,又尽力避免自己对这个群体产生过大的影响以保研究的客观性。

相比于之前的研究怀特的“观察、描述和分析的对象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的群体”。另一点不同是,他“要研究的是特定的个人和特定的群体”例如多克和他所在的诺顿帮。怀特开创性地将“参与观察法”运用于城市社区和组织文化研究,并写成《街角社会》一书,成为后人进行研究的典范之一。

《街角社会》正文分为引言和三编:一、街角青年和男大学生;二、非法团伙成员和政治家;三、结论。由衷地说,文末的附录对像我这样初次接触社会学著作的门外汉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当怀特向读者袒露他调查研究的动机、计划和过程,我与他跨越世纪的遥远隔阂一瞬间便缩小为促膝对谈的几尺距离。所以,我选择从附录开始读,在初步了解他的研究图和主要经历之后,以一种喜悦、好奇的心情从头看起。

怀特的主要目的是给学生讲授在对社区或组织进行实地研究时所需要的方法。他指出当时已发表的研究报告对于从事研究的实际过程不大注意,研究者经常忽略本身的个性要求的角色扮演。这往往难以解释研究是如何进行的。因此他需要对研究者在研究期间的生活作出关于个人的说明。

出身中上阶级家庭的怀特不满于狭小的社会圈子,在对经济学和社会改革的兴趣的促使下,真正进入贫民区去学着了解他们和他们的生活状况。非常有趣的是,怀特本身是个经济学家,却抱着小说家的目的,以社会人类学家的姿态开始研究,最终写出了社会学的一部经典著作”

怀特首先对贫民区的住房经济学之类的研究以失败告终,在酒馆的尝试更是一个错误的开端。最后在街坊文教馆的牵线下得以得到多克有力的帮助。而他也终于意识到, “我只有住在科纳维尔,才有可能了解它并被它接受”。这与他 “照片”的比喻联系起来,不禁让人想起著名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的名言“如果你的照片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于是怀特搬进科纳维尔,努力在日常参与中与这里的人打成一片。

故事便从“多克和他的小伙子们”开始。

第一编以多克为枢纽, 介绍了“诺顿帮”和 “诺顿帮”解体之后多克参加的一个意大利人社区俱乐部。怀特着重介绍了这些团伙内部的人际关系和权利之争。而其中领袖与副手、追随者的关系,普通街角青年和大学生之间的冲突,街角团伙与社区俱乐部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被条分缕析。

第二编着眼于科纳维尔的非法团伙的活动情况,介绍了科纳维尔的贿选和政治腐败,及政界、非法团伙、街角青年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第三编,作者将他的调查情况就以下方面进行总结街角青年帮与帮中的个人之间的关

i

, 科纳维尔的社会结构, 以及科纳维尔的问题。

初看正文时我的大脑一片混乱。一大串繁琐且相似的名字(如前后都出现过的迈克,尼,还有马里奥和奥马利帮混杂出现)纷涌而来,仿佛一瞬把一整个混乱复杂的街区塞进我的脑袋,各种各样的人物和人物关系像一团揉乱了的毛线。在阅读到彩票赌博组织这一部分时,我默默地跳至“与警方的关系”这一章。

也许这就是贫民区外那些“体面”的人们对科纳维尔唯一的印象。他们觉得这里是一团




糟,一种社会混乱状态。怀特自己也说,在他深入调查之前,他对社会的全部看法都是基于愚蠢的自作多情。实际上这里存在一个高度有组织的、完整的社会制度只有进入这个社区,摸清它的社会结构及它的行动模式以后,才能解决它的问题。

正如我只有真正读下去,才能发现在这本书庞杂的内容背后,作者用一些关键人物串接而成的清晰脉络,以及大量事实所归结出的结论。因此,我认为面对科纳维尔这样的研究象,参与观察法的确是最适应怀特本身的研究水平和当时社区的情况的。

参与观察法的实践也有诸多问题。首先是如何尽快融入街角。在与多克的交往中,他很快意识到“无论研究哪一个群体或组织,至关重要的是取得领袖的支持”。同时保持研究客观性也是困难的。例如怀特在一次会议上的发言就对俱乐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令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些也成为后人攻击这一研究方法的论据之一。 “一个人不参加争论就难以参与到社交中去”“需要学会什么时候提问,问什么问题”比如一次和赌徒的不恰当谈话就让他上了一课。怀特尽可能让自己入乡随俗,但并非每做一件事都要无异于他人。

而这里也是最让我感动的:怀特在撰文时毫不避讳自己所犯的错误并时时反思自己的研究。他先讲了一次说脏话的情境,后来更详细地描写了在选举日重复投票险些被捕的经历。通过这些事实,他得出结论:在一个有着不同群体、不同行为标准的地区内,如果只去迎合某一群体的标准,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作为一名实地工作者,不能只想着如何去迎合这个地区的其他人,还必须保持自尊心。我想这不仅仅是对社会研究者的启示,也包含着某种人生哲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尽管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的支配,我们仍要坚持自己的价值体系,而非处处妥协,时时迎合。

另外一点印象最深的是保龄球场的启发。在第一编中的俱乐部里,保龄球曾是青年聚会的必备项目。怀特发现迈克和丹尼对名次的预测总是很准,他忽然产生疑问进而开始分析。就在这保龄球道上,他抓住了一个重要问题:个人表现与群体结构之间的关系。可惜的是他在这种情境下时常忽略了研究而错失了这个统计数字的金矿。

也许天才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在细微之处挖掘财富,而怀特的遗憾也启示我们要时刻关注生活、把握机会。



参考: [1]威廉·富特·怀特. 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M]. 商务印书馆,1994 [2]肖敏. 《街角社会》述评 [ J] . 北京市工会职工大学学报,2000, ( 1)

[3]马慧. 参与观察法的引入与深化——读怀特《街角社会[J]. 阴山学刊. 2008(05) [4]赵铁. 《街角社会》的社区研究方法[J]. 学术论坛. 1999(0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cd52f2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