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知识解读

2023-01-20 05:07:2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知识解读》,欢迎阅读!
辩证唯物主义,解读,实践,知识,关于
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知识解读---实践的含义、特征、形式 一、什么是实践 1 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有两层基本含义: ⑴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⑵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提示] ⑴人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质的不同。人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大脑接受外界信息并进行加工、贮存的过程,它并不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所以,认识活动是主观领域的活动。而实践则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将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⑵人的实践活动同动物的本能活动也有质的不同。动物的活动也是一种客观物质活动,也会在某些方面改变客观世界的面貌。但是,动物不会思维,靠先天本能活动,并不知道自己行为的意义。而人的实践活动则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话动。人类改造客观世界,是为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服务的,具有目的性、计划性。正如马克思所说: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建房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就是说,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先形成实践观念,然后进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总之,动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些生存本能,不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人的实践活动则是客观物质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⑶不能把客观世界说成是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也不能说成世界或主观世界。 ⑷实践是人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只有人的活动,才谈得上实践,但并非人的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这要具体分析。首先,对人要具体分析、必须是达到一定年龄阶段的人,必须是具有正常思维的人,如婴幼儿精神病人的某些活动不一定是实践活动。其次,人的活动可分为认识世界的活动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是非认识性活动,只有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才是实践。 2 实践的特征:

⑴客观物质性。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过程和结果都具有客观性。 ⑵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的一种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社会历史性。

[提示] ⑴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是实践最重要的特征 实践的第一个特征是客观物质性。这个特征是与人的意识、认识相对而言的,但它是自然界、社会、规律、运动等普遍具有的特征,不是实践单独具有的。当然,实践的这一特征有它的具体内容,即构成实践的要素包括主体、对象、手段都是客观的、物质的,因而才说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第三个特征是实践的社会性、历史性。抽象意义上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的东西也很多;不是实践所独有的,如人具有社会性,认识具有历史性等。可见,第一、三个特征都不能充分体现实践的根本特征。 实践的第二个特征是最能表现实践本质的特征。因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受意识能动性的指导,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最终要引起客观世界的改变,创造出客观世界原来没有的物质形态、物质关系。意识的目的性、结果的创造性,这就是实践最重要的特征,只有实践才独有的本质特征。 ⑵实践的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前者是实践的第一个特征,后者是实践的第二个特征,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实践的第一个特征主要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第二个特征主要体现了辩证法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二者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因为意识的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都以


客观性为基础,而实践的主体是人,人的客观性又渗透着能动性,实践的手段是的,实践的对象也是的,只有实践的主体人去能动地使用它、改造它,它才能真正成为实践的要素。

实践的第一个特征与第二个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如果夸大第一个特征,否认第二个特征,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如果夸大第二个特征,否认第一个特征会导致唯心主义。 ⑶关于实践特征的几个误区

①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实践具有社会性,孤立的活动是不存在的。但孤立的活动并不等于单个人的活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既可以采取集体行动的方式,可以表现为单个人的活动,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是社会性的活动。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同时,单个人的活动,也不排斥实践的社会性。 ②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地实践是不存在的。

任何实践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没有意识参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我们讲育目的实践是指这种实践没有以正确的认识为指导,导致失败。

3、实践的基本形式

⑴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⑵处理人际关系的社会实践。 ⑶探索自然社会奥秘的科学实验。 [提示] 正确理解实践的形式

1)实践的形式是非常复杂的。其具体形式是无限多样的,每一种实践活动都有其具体表现形式,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这种情况更加复杂。

2)教材只研究了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即生产实践、处理社会系的实践、科学实践,这三种基本形式只是基本而不是全体的实践活动。

3)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最基本的是生产实践,其余的两种基本实践都是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各自起的作用也不一样。 4、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生产实践是人类最早的实践活动,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的生命存在、人的发展和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3科学实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集中体现为提高物质生产和改造社会活动的水平上,使人类能够更合理地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使社会获得全面进步。 [提示] 实践实际

实践和实际也是哲学常识中唯物论和认识论部分中的两个极相似极易混淆的基本概念。两者的区别:①含义不同。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际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②相对应的概念不同。实际叫客观实际,属于已存在的东西,它相对于主观愿望而言。实践属于物质性活动,相对于认识而言。③外延和地位不同。实际是进入人的活动领域当中的客观事物和现象,是实践的对象,是人们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实践是人们在某些理性认识指导下对客观事物进行加工改造的全部活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人类社会认识的基础。联系:①实践离不开实际,没有脱离实际的空洞实践,实际也只有在实践中才有其现实意义。②二者都具有客观性。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只有把它们与理论相比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c53027ea26925c52cc5bff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