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词类活用》,欢迎阅读!
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名词在动词形容词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是名词活用的一种现象。名词用作状语,这是从名词语法功能角度说的,如果从词类的角度说,这个现象则称作名词用如副词。
在现代汉语中,除了某些表示时间或处所的名词外,用普通名词是不能做状语的,只见于一些偏正关系的词或短语,如蚕食、瓢泼、瓜分、席卷、瓦解、风餐露宿。
㈠普通名词作状语
1、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特征、状态
文言中常用名词作比喻来形象地描述行为动作的方式、状态,实际上是名词作状语,一般译为“像……一样(似的)”。
鼎,既已狼噬梁、歧,又虎视淮阴矣。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其一犬坐于前 操刀挟盾,猱进鸷击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但是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特征、状态,也有不用比喻方式的。.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肉”作状语修饰动词“袒”,但不是比喻方式。 “肉袒”译为“上身袒露着”。若按比喻方式去理解,“肉袒”译为“像肉那样袒露着”,既使人费解,也讲不通。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道芷阳间行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2、表示对人(对物)的态度、方式
表示对人的态度的名词状语的含义,就是对动词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的态度,通过名词作状语表示出来,这类状语一般可译为“像对待……那样地……”或“把……当作……”的意思。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 吾得兄事之 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彼秦者……,虏使其民 那个秦国把秦国的人民当作俘虏(奴隶)来使用(驱使)。 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 把丞相当作父亲侍奉。 3、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
表示动作行为所用工具的名词状语,可用“用(拿)……”的形式翻译。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 秦王车裂商君以徇 徇:示众 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
4、表示处所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的名词状语,可用“在(当)……”的形式去翻译。
①而相如廷叱之 ②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 送一批民夫去郦山服役,在途中很多人跑了 道:在道上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在外面 ④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 ⑤童子隅坐而执烛 在一角坐着 ⑥ 舜勤于民事而野死 ⑦刘备周瑜水陆并进 由水上和陆地上 ⑧水击三千里:在水面上
㈡时间名词作状语
①在州不知政事,日出田猎 每天 知:主持 ②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每年 每月 ③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 一天天地 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一天天地 ⑤卿当日胜贵 ⑥则刘病日笃 ⑦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按照,应时 ⑧夜缒而出 ⑨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注意:在动词前(谓语前)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作主语的,就应认为是作状语,要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分析。
㈢方位名词作状语
①进兵北略地 ②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向东 ③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④外连衡而斗诸侯 ⑤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二、名词活用作动词
用作动词的名词在句中充当谓语。名词用作动词后,就具有动词的语法特点,不再表示人或事物,而是表示与这个名词相关的动作、行为。(原有的名词意义并未消失,仅仅增加了和上下文相适合的动词意义而已。名作动,既保留了名词义又增加了动词义。)
1、普通名词用作动词
⑴范增数目项王。⑵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⑶夫鼠,昼伏夜动,不穴于寝庙,畏人故也。⑷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⑸夫子式而听之。⑹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⑺皆白衣冠而送之。⑻馆于虞:借馆(投宿)在虞地⑼明烛天南:(雪光)明亮地照着南面的天空⑽相如前进缶:上前⑾籍吏民:登记⑿设以炮至,吾村不齑粉乎?⒀舍相如广成传舍。⒁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遇⒂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所以跪履之:为他穿鞋⒃晋灵公不君 做君主应做的事⒄一觞一咏 ⒅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⒆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⒇目吴会于云间 (21)梓泽丘墟:成为荒丘废墟
2、方位名词作动词
秦师遂东:向东进发 区别:仓皇东出:向东(名作状) 不过数仞而下:落下,降落。 注意:如果名词后带有名词、代词,这个名词就用作动词。因为它在动词谓语的位置上,而且它后面紧跟一个名词或代词作它的宾语。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使动指的是动词的动作不是由主语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的,即“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是名词、动词、形容词都具有的活用方式。
名词的使动用法,这个名词表示着主语使宾语“怎么样”(使之如何)的意思,如果从结构上说就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宾语施行这个动作。
⑴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使我为王,让我做王。 “我”为宾语。称王的动作是主语江东父老使宾语发出的。 ⑵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使白骨长(生)肉 生,动词使动。 ⑶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他当王 ⑷桓公解管仲之缚而相之。
四、名词意动用法
名词意动用法,是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为(或“认为是”、“当作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这是人们主观意念上的活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以……为……”“把……当作……”“把……看作……”。
⑴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⑵友风而子雨。 ⑶孟尝君客我。 把我当作客人 ⑷越国以鄙远 ⑸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今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藉,践踏。 百岁后,死后。把我兄弟当作鱼肉宰割 ⑹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以义为实,以声为华(花) ⑺稍稍宾客其父 ⑻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⑼襟三江而带五湖
五、动词用作名词
⑴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到的人 ⑵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⑶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伏兵 ⑷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 ⑸死生,昼夜事也。 死和生这样的事 ⑹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⑺追亡逐北 ⑻台隍枕夷夏之交:接壤的地方
六、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动作不是由主语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的。句子的主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并不施行句中动词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或者说,使动用法表示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动词含有使宾语“怎么样”或“成为什么”的意思。
1、项伯杀人,臣活之。 臣使之活。主语“臣”使“之”活。宾语“之”施行谓语动词“活”的动作。 2、屈心而抑志兮。 3、傍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4、王翦降越君,置会稽郡。 5、焉用亡郑以陪邻。 6、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7、毕礼而归之 8、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9、外连衡而斗诸侯 10、宁许以负秦曲
七、动词作状语
1、杀其二人,生得一人。 生得:活捉 2、富绅皆争匿财 争先恐后地 不是“争夺”意思。 3、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 快速地,“而”起舒缓语气作用,不是并列连
词。
八、动词为动用法 wèi动,为宾语动
为动用法的动词,不是直接支配宾语,而是表示为(替)宾语或对宾语施行某一动作。主语为宾语发出谓语的动作行为,即“主语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可译为“为(对)……”
1、死国可乎? 2、既泣之三日 3、文嬴请三帅:替三帅请求 4、贪夫殉财 为财而死 5、君子死知己
九、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1、披坚执锐。 2、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3、小固不能够敌大,寡固不能够敌众,弱固不能够敌强。 小:小国 寡:人口少的国家 弱:弱国 4、义不杀少而杀众 不可谓知类。少:很少的人;众:很多的人 知类:知道事物的类别。你守义不杀少数人却杀多数人,不能认为是懂得事理。 5、四美具,二难并。 美:美好的事物 难:难得的贤主嘉宾。 6、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旧交 7、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方方正正的多,圆的少。 8、越国以鄙远 9、死生亦大矣
十、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不包括使动意动)
1、素善留侯张良:跟……交好。 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平于顷襄王:诋毁 3、如此,上必多君有让,不废君: 多,赞美 让:谦让 4、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照明 5、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离
十一、形容词使动用法
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或“成为什么”的意思。也就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1、君子正其衣冠:使……正 2、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3、大王必欲急臣 4、空乏其身:使他自己缺少钱财 5、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使心志苦恼,使筋骨劳累 6、拔剑撞而破之 7、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本:农桑 8、能富贵将军者,上也 9、足以荣汝身 10、气壮山河(使山河更壮丽) 11、谢石欲不战以老秦师(使秦师消磨锐气) 12、高余冠之岌岌兮
十二、形容词意动用法
形容词意动用法是形容词充当的谓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成什么”,“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也就是主观上当事者(主语)认为宾语具有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以为鲁国小了 鲁,宾语 2、单于壮其节 3、且庸人尚羞之:以之为羞,把这事当作羞耻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5、则耻师焉:以从师学习为耻 6、渔人甚异之:以之为异,认为它奇怪 7、大将军邓鸷奇其才:以……为奇 8、项梁然其言(以其言为然) 9、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认为他太老了) 10、太子迟之 11、群臣怪之
形容词使动、意动辨析:
1、代词前面的形词一定用作动词,而且在通常情况下不是使动就是意动。如“怪之”“奇之”。
2、要联系语境上下文分析
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使……稳固 使动 ⑵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意动 词类活用小结:
1、名词有四种活用:作状、作动、使动、意动。 2、动词有四种活用:使动、意动、作名词、为动。 3、形词有四种活用:使动、意动、作名、作动。 4、数词有一种活用:作动
⑴此三子者……与臣而将四矣 ⑵六王毕,四海一 ⑶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使其德二三,即不专一,多次变化) ⑷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有二心 ⑸用心一也
(2013全国课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即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登景泰二年进士 登:升职。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录:记载。 C.振巩昌、临洮饥民 振:救济。 D.勒石纪之而还 勒:铭刻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3分) ①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 ②即非值守,亦言无不尽 ③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④文升请命所司振恤
⑤减膳撤乐,修德省愆 ⑥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越。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
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考察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
C.马文升尽心军事,注重民生。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
D.马文升文武全才,名声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⑵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即时事,辄颦蹙不答。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be51ca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