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总结

2022-08-16 07:02:1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总结》,欢迎阅读!
数学教学,经验,总结,小学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总结



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理解的过程、思维的过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到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协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轨。我认为在教学中注重以下几点:

一、 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学生学习和创造的动力之源,是成功的催化剂。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坚持从诱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有目的、计划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使之能长久下去。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1、创设问题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既是学习认知的过程,又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经过努力成功地解决问题,必须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中,使学生在情绪上引起共鸣,发现数学奥秘。使他们理解到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蕴涵数学知识。

2、优化教学环境,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理解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各种手段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中学生逻辑思维水平、理解水平想象水平等逐步形成,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一些独立思考的机会,发展学生对问题实行分析、判断、概括的水平,使他们的技能得以表现,兴趣得到升华。

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

当学生取得成功时,能够使学生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我们要抓住机会多表扬、鼓励,特别是后进生我们要把他的积极的情绪转化学习上,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二、实施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精神

教学应该是创造性的活动,要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态度、水平、知识等方面的发展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使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方法,为培养其终身学习和主动获取知识的水平奠定基础。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究式的教学策略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合作式的小组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课堂逐渐地被还给学生。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性质》时,我将这个问题交给学生去研究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学生互相补充,最后总结概括出结论。这样,学生有了明确的任务,又有了完成任务的机会,自然会精诚团结,互相协助,共度难关。课堂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我定,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你想的课堂定位使原本被动、沉闷的课堂大为改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维的深刻性、探究的精神均得到了培养,这节课采用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遵循了创设问题、提出问题合作交流,探索规律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思路来组织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改变过去那种接受式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知识实行主动探究的学习


方式。

三、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讲练结合这种方法有利于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参与中思考、学习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不但能够减轻学生负担,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要想在有限的45分钟内达到练习的目的,教师必须把握好上课的前20分钟,于这个时段是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机首先,上课时教师要精讲,在课堂上以训练为主。让学生多动脑,勤动笔。有句话说得好数学,只有自己做对了,才叫做真正学会了。要想使练习效果明显,课前必须精心筛选与本课新授内容紧密相关的练习。练习题要有一定的坡度,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同时练习要适量,确保学生能完成。对于新授课的课堂练习必须规范学生的表达,在第一次必须形成准确的表达,不能只对答案不注重表达习惯,练习中即时发现学生存有的问题即时纠正。作业,教师一定要批改,即时发现问题,即时反馈。

四、复习要有计划,有目的,要因材施教 无论是平时复习,还是中考前的复习,教师必须制定一个比较详细的复习计划。计划具体到每周、每一天复习的内容,每一课时解决的知识点,每一课时要解决的问题。有了计划,就要严格按计划行事。复习时要因材施教,能够将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编在同一组,留给他们一些基础的知识练习,比如计算题,上的练习题,他们能够反复练习,达到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而其他同学,能够跟教师练习一些有难度的题,这样能够有助于优生思维的拓展。

总的来说,我认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不是靠增加课时,要靠提高每堂课的效益,减少无效劳动造成的时间浪费。要想提高课堂效益,必须认真钻研新课程准、教学要求、教材内容,对必学内容、选学内容、基本要求、较高要求等,每年的课程变化都要心中有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bb81e6db0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