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海上日出》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2023-04-07 11:01:1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海上日出》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开课,下册,教学设计,海上,日出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海上日出》是部编人教版小学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精读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它通过描写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奇伟壮观的大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体现了对光明的追求和向往。这篇文章笔触清新,编排在四年级下册教材中,既注意了与中年级的衔接,又结合了高年级学习特点,加强了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对语言文字训练的典范,是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的范本。 【学情分析】

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简单的语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是要持之以恒进行的,对语言美的感悟还是需要不断提高。课文语言平实晓畅,读懂并不难,但要让学生沉浸于课文的意境里,还要在教学设计中下些功夫。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默读课文,找出作者运用哪些词语、句子把日出的过程和景色生动地描述出来。

3.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

教学难点:学生能从感悟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见过日出的情景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道去观看太阳升起的样子。(播放图片 板书课题:海上日出,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画面,引入课题,引领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的学习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激起学生想要看到海上日出的欲望。) 二、启发谈话

1.简介作家。巴金:著名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出生,四川成都人。19271月,巴金从上海乘船赴巴黎留学。他把旅程见闻整理成《海行杂记》,该书共39篇,《海上日出》是第23篇。

2.这篇《海上日出》是作者在船上多次看到海上日出时所得的总的印象的记叙,海上日出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大家读读课文就会明白。 三、初读课文

1.要求轻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2.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尝试根据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具体描绘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几个自然段?

4.画出描写最美的海上日出的句子。作者观察到几种情况下海上日出的景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四、交流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读得流利、正确) 3.讨论:

1)作者观察到几种情况下海上日出的景象?(天气晴朗时、有云时) 2)课文共分为几个部分?(四个)哪几个自然段写日出景象?首尾两段起什么作用?

3)写日出景象的段落中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4.文章描写了、两种日出奇观。

五、读、讲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向我们交代了什么? 2.“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说明了什么? 3.这一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总领全文) 六、小结及作业

积累文中词语,学会组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

课文哪些自然段写的是日出时的景象?其余部分写的是什么?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作者情感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中哪句话概括写出了作者在海上看日出的感受?(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2.什么是奇观?本文的奇观指的是什么? 三、深入品读课文,感受“奇观”

(一)学习提示:

1.按顺序研读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天空景象的变化,想象文字描述的画面,感受“奇观”

2.独立阅读并思考:为什么称“海上日出”为“伟大的奇观”? (二)晴天时:(第23自然段)

1.找出第2自然段日出前后天空光与色的变化。(一片浅蓝——一道红霞——慢慢扩大)

1)抽生读第2自然段。师生接读:(师)看到天空色彩的变化,“我”知道——(生)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2)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从“不转眼”体会到作者急切、盼望的心情) 2.接下来,作者又是怎样写日出过程的?(第3自然段)默读第3自然段,找出太阳升起时天空又有哪些变化。(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完全跳出海面——深红的圆东西——夺目的亮光)

1)再读课文,说说第3自然段中哪句写得最精彩。 2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是如何把太阳向上升的过程具体写出来的? 3)根据日出前后的变化,比较着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读、看看、想想、说说、画画、填填,意在引导学生用心去看,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边看,口诵心惟,形成与文本的对话,学生有独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b54101eed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