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前教育学总结-复习-笔记》,欢迎阅读!
第一章 导论
基本概念: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学 调查法 观察法 实验法 个案研究法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及界定
学前教育是对胎儿至进入(小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它的教育对象包括胎儿、婴儿(0 ~ 3岁)、幼儿(3 ~ 6、7岁)。
教育是影响人的活动。 二、学前教育的机构及形式
学前教育的实施是通过学前教育的机构来进行的。学前教育机构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胎儿学校(二)托儿所0—3
(三)幼儿园3-6(四)托幼园所一体化0-6 (五)幼儿班—学前班(六)儿童福利院 (七)SOS国际儿童村(八)家庭教育
三、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儿童观的演变与发展 (2)教育观的形成与变革 (3)学前教育的目标与任务(4)学前教育课程的种类与评价(5)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价值与实施(6)幼儿游戏的价值与指导(7)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与原则(8)幼儿教师的素养与培训
★第二节 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学前教育思想的产生 二、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 PPT(老师讲的): 产生期
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 《理想国》,最先论述了儿童优生优育的问题,儿童的公共教育问题、全人教育问题。
亚里斯多德:古希腊哲学家
三个发展阶段,胎教、婴幼儿的体育、游戏,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
《大教学论》 《世界图解》(世界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他论证学前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自然、感官教育是学前儿童学习的基础等教育思想。
卢梭: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教育家 《爱弥儿》,强调教育回归自然,主张按照儿童的自然发展历程来进行教育。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强调教育要适合于儿童,而不是使儿童去适应教育机构。
裴斯泰洛齐:瑞士教育家 《林哈德和葛多德》、《母亲读物》,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的思想,一切教育都应以感官教育为基础,儿童学习的最好方式是操作,母亲是儿童的最好老师等原则和方法。
建立期
福禄贝尔:德国教育家幼儿(园)之父
德国学前教育家,1840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并撰写了《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学》等著作,系统地提出了幼儿园教育理论,他对于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做出了巨大贡献。
1、学前教育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2、学前教育要全面。
3、教育应当遵循儿童发展之自然。
活动是人最重要的本能,主张幼儿园开展各种活动,让儿童的身心都获得发展.
4、强调游戏的教育价值
福禄培尔是教育史上第一位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1)他认为幼儿是通过游戏将内在的精神活动表现出来的(2)他强调游戏对幼儿人格发展、智慧发展有重要意义(3)他还认为游戏中玩具是必需的. 他根据儿童的特点,将玩具、教具、教材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种操作物——“恩物”。
5、要加强对学前儿童的指导
发展期
杜威美国教育家《我的教育信条》①提出教育应该以儿童为中心;
②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从做中学
蒙台梭利:意大利著名学前教育家20世纪上半叶意大利著名的儿童教育家.1907年创办了“儿童之家”,1909年发表了代表作《蒙台梭利教育法》,1933年出版了《童年的秘密》较全面地论述了她关于学前教育的独特观点,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教育方法—-蒙台梭利教育法传遍了全世界。
1、学前教育必须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观点:心理有吸收力、敏感期
2、儿童有发展的需要,需要通过自由活动(怎么玩自己决定,玩什么自己决定)、自我控制(纪律性)、自我教育(自我纠正)的方式与途径来实现。
3、重视教育环境.在蒙台梭利教育中,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环境具有以下特点:
(1)自由发展的环境,有助于儿童创造自我和自我实现。
(2)有秩序的环境,儿童能在那里安静而有规律的生活. (3)生气勃勃的环境,幼儿在那里充满生气、欢乐和可爱,毫不疲倦的生活,精神饱满的自由活动。
(4)一个愉快的环境,几乎所有的东西都为儿童准备,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有吸引力.
4、重视儿童的自我教育,注重感官训练。
蒙氏认为3—6岁幼儿的各种感觉先后处于敏感期,因此必须对幼儿进行系统的和多方面的感官训练。因此,她专门设计了教具。教具的特点是:简单、幼儿能自我纠正错误、教师容易掌握指导时机。
5、教师的作用:
在蒙氏教育中,教师不是传统的灌输知识的机器,而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 她认为幼儿自由学习的质量是由教师的质量决定的。
陶行知:
他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强调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他提出幼稚园实施和谐的生活教育,反对束缚儿童个性的传统的教学法. 提出当时的学前教育犯三大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
学校就是社会,教育就是生活. 陈鹤琴: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前教育专家,在他为中国幼儿教育事业走向现代化而不懈努力的一生中,从理论创立和实践躬行两方面,对儿童成长与发展进行了长期的观
察实验和探索研究。
(1)他指出学前教育对于儿童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2)他强调学前教育要考虑儿童的特点。 (3)他指出要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 主张幼稚园“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二要重视培养儿童的良好道德品质;三要培养儿童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认识、发展艺术才能;四要重视儿童的感觉训练和智力发展,特别是观察力提高等。
(4)他提出幼儿教育要注意多样性.儿童是在 “大自然、大社会"中学习。
(5)教师要对幼儿加以指导。
第三节 学前教育学的学习与研究方法
二、研究学前教育学的方法
(一)调查法 是教师围绕某一教育现象,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指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教育建议的一种方法。
(二)观察法 是在自然条件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所要研究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三)实验法 是教师根据研究目的对某些条件加以控制,有计划的改变某种教育因素,从而考察该因素与随之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四)个案研究法 是教师利用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对班级个别儿童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揭示儿童发展的普遍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第二章 学前儿童观
基本概念:儿童观 儿童的权利
★第一节 儿童观的界说
一、儿童观的概念
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它涉及儿童的特点与能力、地位与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和成因、教育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诸多问题。
二、儿童观的种类
1、儿童是“小大人” 2、儿童是“白板” 3、儿童是“有罪的” 4、儿童是“花草树木”
5、儿童是“私有财产” 6、儿童是“未来的资源” 7、儿童是“有能力的主体"
★第三节 正确儿童观的树立
为了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以下几点。
一、儿童有各种合法权利
1989年11月20日在第44届联合国大会上一致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1990年9月2日正式生效。
每个儿童拥有的出生权、姓名权、国籍权、生存权、发展权、学习权、游戏权、娱乐权、休息权、教育权等,应得到我们的承认、尊重和保护。(PPT: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中指出,儿童具有生存权、发展权、受教育权、受保护权、参与权。)
二、儿童的成长受制于多种因素
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两大类.
(一)生物因素是儿童成长的生理基础
(二)社会因素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条件(看例子) ①生活在不同家庭环境里的儿童,发展的水平不同。(例:聋哑父母孩子的语言发展差,可给孩子买图书、玩具、VCD等,创造孩子语言发展的环境。)
②生活在不同托幼机构里的儿童,发展的程度也不同.(例:重视体育的园,孩子动作发展和体质好;重视艺术的园,孩子艺术方面好,审美也得到发展。)
三、儿童发展的潜力要及时挖掘
四、儿童是连续不断发展的(看一看例子) (例:大、中、小班幼儿放在一个活动室。)
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发展水平日益提高。(例:动作发展、脑重量、记忆特点等。)
儿童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个阶段的继续,彼此相连,不能分割。(例:婴儿期儿童通过动作思维,幼儿期则通过形象思维。)
五、儿童的发展具有差异性
(一)儿童发展有性别差异(例:男孩表现在身体攻击,女孩表现在言语攻击)
(二)儿童的发展有个别差异(例:孩子言语差异大,数学差异不大)
(三)儿童的发展有文化差异(例:各国语言不同) 六、儿童通过活动得到发展(看一看例子)
儿童活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操作活动,另一类是交往活动。
七、儿童作为一个整体来发展
儿童生理、心理、精神、道德、社会性的发展是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的侧面,它们构成一个整体,相互联系,彼此制约。
第三章 学前教育观
基本概念:托儿所 学前教育观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价值
1胎儿健康出生2婴儿及时成长3幼儿迅速发展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学前教育的目标
一、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 (一)托儿所的保教目标
托儿所是对0—3岁儿童进行集体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1981年,卫生部妇幼所颁发了《三岁前小儿教养大纲(草案)》,提出托儿所的保教总目标是:“要培养小儿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发展,为造就体魄健壮、智力发达、品德良好的社会主义新一代打下基础.”
★(二)幼儿园的保教目标(一定考)
幼儿园是对3—6周岁(或7周岁)儿童进行集体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概念、性质)
1996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保教目标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三)学前教育目标的特点(论述) (1)托儿所和幼儿园在保育、教育目标上,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均受制于其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也都反映了儿童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
(2)比较而言,托儿所在对儿童施以教养的同时,更注重于儿童的保育工作,而幼儿园在对儿童进行保育工作
的同时,却更侧重于儿童的教育;
(3)托儿所把保障儿童的健康当作自己的首要任务,强调通过日常生活活动来培养儿童的语言、动作和认知能力;
(4)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建立在托儿所培养目标基础上的,对儿童体、智、德、美各方面的要求更多、更高,强调通过游戏活动来培养儿童的广泛兴趣,发展儿童的各种能力,塑造儿童的良好性格.
二、中外学前教育目标的比较 美国学前教育的目标:
(1)让儿童独立地、主动地成长。 日本学前教育的目标:
(1)让幼儿在幼儿园里体验集体生活的态度和团结互助、自主自律精神的萌芽;
我国与其它国外教育目标的比较:(必须记)
相同:各国都很重视使儿童在体力、认知、情感、社会性、语言、审美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儿童。(重视全面和谐发展)
差异:1我国较关注丰富知识、培养能力。外国较关注培养兴趣和求知欲;2我国较注重形成儿童良好习惯。外国较注重儿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3我国较重视儿童的性格。外国较重视儿童读写算的初步技能。
★第四节 科学学前教育观的树立(八点可全考可抽
考)
一、热爱儿童
爱是儿童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精神食粮,热爱儿童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1)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儿童,(例:老师说:“漂亮的孩子人人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2)教师要关心儿童、爱护儿童。(例:冬天孩子午睡,老师晒孩子们的鞋子)
(3)教师对儿童的爱要讲理智,而不应溺爱。(例:针对偏食现象,老师教孩子说“老师,我喜欢吃…”)
二、尊重儿童
(1)要信任儿童。(例: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一定要相信儿童)
(2)要尊重儿童的隐私。(例:托幼机构设立儿童专柜,老师打开前要征求幼儿意见,“我能看看里面有什么宝物吗?”)
(3)要鼓励儿童(例:《布娃娃之歌》,改编40个样本)
(4)要保护儿童的自尊心(例:“埋藏缺点”活动) (5)要杜绝体罚儿童.(例:“娃娃家"男孩亲了女孩被罚,影响了智商)
三、全面教育儿童
学前儿童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是互相渗透、有机结合的,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应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不能偏废其中任何一方.
四、寓教于活动之中
第一,教师要为儿童提供操作活动的机会。 第二,教师要为儿童提供游戏活动的机会。 第三,教师要为儿童提供教学活动的机会。 第四,教师要为儿童提供劳动活动的机会。
第五,教师要为儿童提供观察、散步、娱乐等方面活动的机会,使儿童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
五、教育要儿童化
学前教育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做到儿童化,不能“小学化"、“成人化"。
(1)教师在选择教育内容时,应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入手,把一些浅显的知识技能传递给儿童.
(2)学前教育的儿童化还体现在方法的运用上。教师在运用教育方法时,要尽量注意直观、生动,以激发儿童的兴趣。
六、多种教育形式结合 七、因儿童施教 八、争取家庭配合
★★第四章 学前教育的课程
基本概念:学前教育课程 潜在的学前教育课程 公开的学前教育课程
第一节 学前教育课程的界定
★一、学前教育课程的涵义
幼儿园课程指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教育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二、学前教育课程的种类(背,记概念)
从隐蔽性和显露性两个维度出发,学前教育课程可分为隐蔽课程和公开课程两大类。
(一)公开的学前教育课程
公开的学前教育课程即显在的、正式的学前教育课程。它包括学前教育工作者为实现教育目标而精心设计的一切教育活动。
(二)隐蔽的学前教育课程(考它的机率大,举例) 隐蔽的学前教育课程即潜在的、非正式的学前教育课程。它一般体现在托幼机构和班级的环境中
★★第二节 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
一、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观点 (一)成熟社会化的理论
卢梭基石则是由埃里克森和格赛尔奠定的 儿童为中心 营造积极情感环境。 (二)教育训练的理论
行为主义的理论,洛克、斯金纳和班杜纳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认知发展的理论
皮亚杰和布鲁纳。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三、学前教育课程的拟定
(二)确立课程目标(结合《纲要》)
1、确立课程目标的依据:儿童 〉 教师 > 学科
(1)学科知识 (2)教师的态度、行为及个性特征 (3)儿童的行为(最为重要)
2、目标的特性水平:促进儿童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3、目标的层次顺序
从近期的初级目标到中期的中级目标到远期高级目标,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第三节 学前教育课程的方案
一、发展儿童认知的课程方案 (一)教育目标
1发展儿童的分类、序列、数量、时空概念等方面的逻
辑思维技能;2丰富儿童的自然常识社会知识; 3发展儿童描述事物的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4培养儿童设计、组织、评价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的能力; 5提高儿童与别人交往的技能、合作的能力;6培养儿童成功地完成任务的毅力7训练儿童心理活动的技能。
(二)教育内容1主动学习 2设计和评价 3语言表达4再现5分类 6序列 7数概念8时间关系 9空间关系
(三)教师的作用
1教师要仔细观察儿童,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制定科学的一日活动时间表。2教师要合理安排大组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引导儿童与成人、同伴的相互作用.3,教师要鼓励儿童自由探索材料,使儿童的认知活动从简单、低级的形式向复杂、高级的方向发展,以不断提高儿童的抽象思维水平。
三、陶冶儿童情感的课程方案 (三)教师的作用
1教师是儿童学习的反应者 2教师是儿童情感的支持者 3教师是儿童的伙伴
★第四节 学前教育课程的设计
一、设计学前教育课程的原则(基本要求) 1承认儿童的权利 2反映民族特色
3面向世界 4 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 5挖掘儿童的发展潜力 此外,要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思维.(经常提出开放式、启发式问题)
★二、设计学前教育课程的内容(分析、判断)
设计学前教育课程内容包括:全面性、启蒙性、社会性、发展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一)全面性
首先,这是实现托儿所、幼儿园教育任务的需要。 其次,这是儿童整体发展的需要。
再次,这也是世界学前教育课程内容发展的必然趋势。 最后,在安排各方面的内容时,也要注意均衡。 此外,在设置具体课程时,也必须注意学科内容的全面性。
(二)启蒙性
首先,这是由学前教育的性质决定的。 其次,这是由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决定的。 再次,这也是当前学前教育改革的需要. (三)社会性
首先,人事物可成为学前教育重要内容.
其次,社会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建筑也是学前教育课程的独特内容。
再次,社会生活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组成的,社会生活中不同职业的人都是学前教育课程生动的内容,教师合理的加以选择、组织,就能加深儿童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
(四)发展性 随时代发展 (五)灵活性
★三、设计学前教育课程的策略(背 论述 举例) 儿童学习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操作、游戏、模仿、交往。
最佳课程策略,为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为不同的儿童创设不同的学习环境
其次,要为儿童不断提供新的学习机会,鼓励儿童的自发活动、自由游戏,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发展自我。
再次,为儿童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和材料,发展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的自我意识,提高儿童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培养儿童体育运动技能、自我保护技能和社会交往技能。
最后,要鼓励儿童参加大组活动;同时也尊重每个儿童,让他们自己决定是参与游戏、活动,还是放松、休息;
此外,还要兼顾特殊儿童的需要,施与不同的课程策略。
第五节 学前教育课程的评价
★一、评价儿童的发展
首先,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来评价儿童。 其次,教师应对儿童多进行纵向评价。 再次,教师应对儿童少进行横向评价 二、评价课程的所有环节
首先,教师要评价课程目标的制定是否因教育对象的不同而变化,
其次,评价课程内容的确定是否适合孩子的发展
再次,评价课程形式的安排是否科学合理。有计划性、稳定性,又偶发性、灵活性.
第五章 幼儿园的社会教育
基本概念:幼儿社会化 幼儿园社会教育 幼儿园社会教育过程
★第一节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价值和内容 一、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涵义(概念)
幼儿园的社会教育主要是指对幼儿进行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具体来讲,它是指帮助幼儿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如社会活动、社会规范、社会文化),形成积极的自然情感和社会情感(如依恋心、自信心、自尊心、信任感、同情心、内疚感、公正感、爱憎感),掌握与同伴、成人相互交往(如轮流、分享、合作、谦让、助人)以及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以便使幼儿能有效地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教育。 二、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价值
1有助于幼儿正确价值观的形成2有助于幼儿良好情感的陶冶3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4有助于加快幼儿的社会化进程5有助于幼儿未来的成长发展
三、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任务(一般)
(一)传授粗浅的社会知识 一般包括:1关于社会风俗习惯、礼仪信仰等方面的知识;2关于社会规范、行为准则等方面的知识;3关于社会分工、职业角色、买与卖、生产与消费方面的知识;4关于学习、工作、生活、娱乐设施方面的知识;5关于家乡、祖国、世界方面的知识等。
(二)提高基本的社会能力 主要包括:1自理的能力2学习的能力3思考的能力4交往的能力5表达的能力6遵守规则的能力7完成任务的能力
(三)培养科学的社会态度 主要包括:1对自己的态度2对群体的态度3对知识的态度
★(四)、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1使幼儿自我意识2集体感3社会交往能力4遵守行为规则5道德判断水平6了解社会工作的意义:职业、与他人关系7文化意识:如爱家乡
五、幼儿园社会教育的过程(分析)教师根据幼儿社会教育任务和内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把当代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转化为幼儿道德品质的过程。
1创设隐蔽性环境:在环境上注重德育化、儿童化 2落实重复性任务:对社会教育过程需要螺旋式上升,
有反复有提高3运用实践性方法:除解释说服外,练习训练等也重要。如观察学习、品行模仿、行为练习等。4利用社会性资源:如家长园地、家长会、社会外出参观等等。
第二节 幼儿社会化的理论和实践
一、幼儿社会化的涵义
(一)幼儿社会化的界定
幼儿社会化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幼儿逐渐了解社会关系(如亲子关系、师幼关系、同伴关系、长幼关系)、获得社会经验、掌握社会规范而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是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二)幼儿社会化的意义(略)
幼儿社会化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环节,对未来的继续社会化有着重大的影响,同时,幼儿社会化也有助于社会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使每个人发展成为该社会所需要的人。 二、幼儿社会化的理论
(一)统一论1在幼儿社会化进程中,个体与社会是统一的2通过教育传授道德观念、集体意识,使年幼儿童社会化并个性化,以便维持社会的统一性和多样性3班级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场地,传递社会文化,并使之内化与幼儿。 (二)冲突论1在幼儿社会化的过程中,个体与社会并非和谐统一,而是充满矛盾与冲突的2班级内的师幼关系,是一种制度化了的支配与从属关系,幼儿并不能个性化。 (三)互动论1在幼儿社会化的历程中,交往活动尤其重要。交往的模式包括:a前喻文化b并喻文化c后喻文化
(四)主体论 在幼儿社会化的进程中,幼儿主体意识特别重要,教师要站在幼儿的立场上看问题,多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布置环境,投放材料,安排教育活动。
★三、幼儿社会化的成因
幼儿社会化是个长期又复杂的过程,受制于多种因素,教师和同伴是影响幼儿社会化进程和质量的两个最为活跃的教育因素。
★★(一)教师及其教育行为
在教师的教育行为中,积极的社会强化、模仿与辨认、期望和要求、特性分类等因素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显得极为重要。
1、积极的社会强化 2、模仿与辨认
榜样三特征1能力2教育3知觉的类似性 3、期望和要求特性分类有积极与消极之别。 (二)同伴及其相互交往
在幼儿的相互作用中,朋友、互助、冲突、社会地位等因素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显得格外重要。
1、朋友2、互助3、冲突(有利)4、社会地位 四、幼儿社会化的内容(了解)
1道德社会化2认知社会化(认识自我和他人的关系) 3性别角色社会化4政治社会化5职业社会化
★五、幼儿社会化的特点(记 不用细说)
(一)能动性幼儿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影响他人社会化
表现:1幼儿之间的交往2师幼之间的交往 (二)强制性,幼儿要学会自我服务、集体服务技能 (三)连续性 大班比小班各方面都成熟,可延长课时
六、幼儿社会化的策略(举例说明) (一)合理安排幼儿园活动(幼儿园)
①生活活动 ②交往活动③游戏活动④教学活动 (二)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家庭) (三)注意挖掘社区潜力(社会)
★第三节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判断、分析)
P128
一、考虑幼儿的现有水平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原则 二、兼顾幼儿现实生活和世界未来发展趋势的原则 三、有组织的社会教育活动与随机教育相互补充的原则 四、班内、园内教育与班外、园外教育相互结合的原则 五 幼儿社会认知 社会情感 社会行为发展相互统一原则 六、面向全体幼儿与注重幼儿个别差异的原则
★第五节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社会教育内容的实施可通过设计正规的社会教育活动和利用非正规的社会教育活动来进行. 一、正规的社会教育活动(记)P138 (一)主题教育活动 (二)节日娱乐活动
寓教于乐是幼儿园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
(三)参观浏览活动(四)情景表演(五)实践活动
★二、非正规的社会教育活动(记)
非正规的社会教育活动即隐蔽的、潜在的社会教育活动.它是正规的社会教育活动的补充和延伸,特点:潜在性、非预期性
(一)日常生活活动(二)各科教育活动 (三)角色游戏活动(四)交往活动 (五)随机教育(六)环境影响
第六章 幼儿园的游戏活动 ★第一节 幼儿游戏活动的种类
一、游戏的界定
★二、游戏的种类(背) (一)从教育的作用上分
1、角色游戏: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反映周围生活的一种游戏。(例:“健身房”游戏,角色有“经理”、“教练”、“客人”等)
2、结构游戏: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通过手的创造活动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参观机场后,用大型积木搭 “机场”)
3、表演游戏:儿童按照故事、童话的内容,分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动作、表情、言语、姿势等来进行的游戏。(例:《老鼠娶亲》,设定角色,表演情节)
4、体育游戏:以发展儿童基本动作,增强儿童体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为主的游戏。(例:学习“解放军”,匍匐前进,扔“手榴弹”,炸“碉堡”)
5、智力游戏: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使儿童在愉快情绪中,丰富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的游戏。(例:猜谜语,老师说谜面,幼儿猜谜底) 6、音乐游戏:儿童在音乐和歌曲伴唱下所进行的游戏。(例:边唱歌曲《划船》,边进行“划船”比赛) (二)从教师指导上分
1、自发游戏:是由幼儿自己思考出来(自由活动自由选伴 2、规则游戏: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游戏,旨在促进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 (三)从社会性发展分(美国教育家帕顿)
1非游戏行为0—2岁2旁观游戏3独立游戏:2岁半以后 4平行游戏5联合游戏6合作游戏 (四)从认知的发展上分 皮亚杰
1机能游戏2象征游戏3规则游戏
第二节 幼儿游戏活动的价值
一、促进幼儿体力的发展
首先,游戏有利于幼儿大肌肉的发展。(例:“切西瓜"、“钻桶”、“爬桶”)
其次,游戏有利于幼儿小肌肉的发展。(例:拧盖子、剪剪贴贴等)
再次,游戏有利于幼儿躯干肌肉的发展.(例:“乘电梯”,伸直腰,弯腰)
最后,游戏有助于幼儿感觉运动技能的提高。(例:在不同地面行走,锻炼脚部触觉) 二、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首先,游戏丰富了幼儿的知识。(例:玩积木,学会“相等”的概念)
其次,游戏提高了幼儿的感知能力.(例:玩水,了解水无色无味,透明,有重量等特性) 再次,游戏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例:“医院”游戏,“冰激凌"棍代替“注射器")
最后,游戏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例:给“宝宝”包小被子,横短竖窄,最后想到斜对角包)
此外,游戏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能力。(例:“找相反,说相反”游戏,孩子学会大小,长短等相反词) 三、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首先,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宽松的心里气氛。(例:创造力测试,有宽松气氛的游戏组高于对照组) 其次,游戏催发了幼儿的探究行为。(例:金属红箱子实验,探索使用玩具的创造力最高)
再次,游戏激发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例:积木游戏中,能用长方形积木当“娃娃家"的床) 最后,游戏提高了幼儿的创造性水平。(例:自由游戏组创造力,高于模仿组和解决问题组) 四、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首先,游戏使幼儿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情感。(例:表演游戏,戴“咧嘴大笑”面具,表现喜悦)
其次,游戏能使幼儿充分体验到快乐之情。(例:幼儿园调查问卷,最高兴的事是做游戏) 再次,游戏能帮助幼儿克服恐惧情绪。(例:“动物园”,驯养猛兽,减少对其恐惧之情增加爱心)
最后,游戏能使幼儿进行情感宣泄.(例:体育游戏中,拳打脚踢“沙袋”,释放气愤之情) 五、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首先,游戏有助于克服幼儿的自我中心.(例:插塑游戏,材料不够,互抢)
其次,游戏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例:“开火车”游戏,火车头、身、尾)
再次,游戏提高了幼儿的交往技能。(例:“荡秋千”,学会在分享、轮流、给予和索取间找平衡)
最后,游戏发展了幼儿遵守规则的能力.(例:角色游戏分配角色,用“剪刀锤”决定)
此外,游戏锻炼了幼儿顽强的意志。(例:布鲁纳等人的钳子棒子取粉笔的实验)
六、发展幼儿的美感
首先,游戏的设施有利于幼儿领略美。(例:漂亮玩具,装饰一新的游戏环境)
其次,游戏的内容有益于幼儿欣赏美.(例:角色游戏,去“美术馆”看“画展”)
再次,游戏的成果有助于幼儿再现美.(例:把制作的“项链”、“手镯”戴在身上,装扮自己)
最后,游戏的过程有利于幼儿大胆创造美。(例:美术区,绘画,大海)
★第三节 幼儿游戏活动的准备(简答或论述) 一、设定游戏时间(游戏的重要保证) 首先,巧妙利用各种时间进行游戏。(晨间接待、教育活动后、午睡后)
其次,力争每次有较长的时间进行游戏.(30—50分 ) 再次,使室内游戏时间与室外游戏时间基本均等.(室内:陶冶社会情感,室外:培养运动技能)
最后,合理安排集体游戏、小组游戏和个人游戏的时间。(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二、布置游戏空间(游戏的基本条件)
第一,维持适当的空间密度.(空间密度=房间面积—不可用的空间面积/幼儿人数)
第二,开辟各种游戏区域。(设立4—6个游戏区,暂时性游戏区和永久性游戏区相结合)
第三,游戏场地要有吸引力。(场地多种多样,新颖独特)
第四,保证游戏场地的安全。(清洁卫生,无铁钉、碎玻璃、破砖瓦)
三、提供游戏材料(游戏的物质支柱)
首先,广泛收集废旧物品.(自然物,无毒无害,廉价物美)
其次,变换游戏材料的陈列。(改变游戏区,增减游戏区材料,把一个游戏区材料转到另一个游戏区)
再次,形成超级组合游戏材料单元。(超级组合材料—3种以上材料组合,复杂组合材料-2种以上组合)
最后,鼓励幼儿自由使用游戏材料。(玩具储藏室,玩具架,让孩子自己选择使用所需材料)
四、丰富知识经验(游戏的源泉) 首先,要发挥园内教育资源的作用。(例:体育活动教武术,自由活动时就可开“武术馆”角色游戏)
其次,要利用园外教育资源的优势。(例:参观野生动物园后,用积木搭“野生动物园")
再次,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例:妈妈带小朋友去理发店,小朋友扮演“理发师”就非常好)
★★第四节 幼儿游戏活动的观察(简答或分析)P169 一、观察的价值(意义)
教师的观察在幼儿园游戏过程中的作用: 1、观察是游戏准备工作的基础。
2、观察是介入幼儿游戏的前提,它把教师的游戏准备工作和介入游戏连接起来,起着纽带的作。
3、幼儿的个性特点和能力差异通常在游戏中能得以充分的表露。(PPT:是观察幼儿个性特点和能力差异的时机)
二、观察的策略(具体方法)
教师在观察幼儿游戏的时候,应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为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在自然状态下观察。(观察时不妨碍幼儿游戏,选好位置,不太近也不太远。)
其次,要在幼儿彼此熟悉后观察.(为真实反映游戏水平,要在幼儿熟悉了解后再观察。)
再次,要对全班幼儿进行观察。(对全班游戏的表现进行普遍观察,了解本班幼儿游戏整体发展水平。)
最后,要对个别幼儿进行观。(在普遍观察基础上,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b0d25debf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