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两个世界互相遥望》,欢迎阅读!
两个世界互相遥望
2003年3月,潘石屹一行在卫星定位系统的指引下,沿北纬40度,西行25度,从北京到新疆,横穿中国中西部,他们将记录“中西部人的真实表情,真实生活,以及让人敬畏的大自然”。潘在《西行25°》中写道:“现在城里人,各行各业的人都说做事情难,做女人难,做企业家难,做成功的企业家在中国可苦了。我觉得这些都是装出来的情绪。出来看一看西部的农民,他们才真是很苦,比那些天天叫嚷做这个事情难,做那个事情难的城里人,他们要难上几十倍、几百倍,但他们生活得很愉快。”
对此,我基本上不同意,我觉得苦和难不能用一个尺度衡量,各有各的苦,各有各的难。从照片上看,那些人大多喜气洋洋,用潘石屹的话说是“发自内心的高兴”,但对这种“高兴”我另有一种解释,就是“村儿里来新人了”,潘一行风一般来了,又风一般走了,乡亲们应酬一番,转过脸去还得面对自己的生活。在苦和难中,他们恐怕愉快不起来。
那一路上,有无数双眼睛,纯洁的、热情的、温顺的、茫然的,枪炮般的照相机对准它们,猎取那些目光。翻阅《西行25°》时,我觉得那些眼睛遥望我们,遥望那个执掌照相机的人,他们大概不知道他叫潘石屹,更不知道在另外一个世界里,潘石屹这个名字几乎是“成功”、“财富”、“时尚”、“品位”的符号,他们的目光与潘的目光相遇,潘怎么想我们知道了,但我们真的知道他们怎么想吗? 正如潘石屹所说:“西部和北京、上海、香港这样的城市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不仅是物质的差距,包括所有人的精神面貌也有很大的差距。我在行走的车上常常有一种感觉,就像一个叫《黑客帝国》电影中两个世界的切换。”———这种差距并非始于今日,在1903年或1933年,你从上海西行,也会同样尖锐地感受到差距,这不仅是速度的,也是方向的;一个世界高歌猛进地认同于纽约、巴黎,另一个世界则内向、阴郁地积压着风暴般的力量。贯穿现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个隐秘关键就是这两个世界的关系:它们如何看待对方,它们如何相处? 潘石屹在历史上的前辈对此并无意识,就像城堡中人意识不到城堡下的沙滩,这也许是现代史上关于幻觉、关于自欺、关于世事无常的最浩大的演绎。很多年后,当张爱玲带着那个摩登、华丽的世界归来时,她为粗糙的人们提供了丰盛的感官和复杂的语调,但是,她的最深处的微弱、尖细的声音最终还是被宿命般地遗漏:凭着天才的直觉,她意识到远方有某种事物正在运动,它使眼前的一切变得不真实、不确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af2d789e009581b6ad9eb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