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问题追踪来优化班级管理

2022-07-29 20:37:1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用问题追踪来优化班级管理》,欢迎阅读!
追踪,班级,优化,问题,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用问题追踪来优化班级管理

作者:朱春凤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1

一、问题的提出

据《中小学班级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一文提供的资料,在班级管理的方法中,以批评教育为主的占59%,以情感沟通为主的占19%,以实践锻炼法为主的占14.3%,以心理疏导法为主的占7.6%。可见在教育方法上,使用最多的仍是批评教育。多数教师爱用批评、讽刺乃至惩罚这种显性效果最明显的教育方法,但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明显的:有的一味批评惩罚,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甚至对班主任产生敌对情绪和逆反心理。有的恶语批评、讽刺还会酿成严重后果。首次挨打战兢兢,二次挨打哭不停,十次挨打眉头紧,百次挨打骨头硬,千次挨打功夫到,不疼不痒不吭声。这首校园中流传的《挨打歌》十分形象地反映出中学生抗拒心理的产生过程。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直接执行者,每天都会与大大小小的问题打交道,应对偶发事件和打持久战成为班主任工作的家常便饭,而科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是一个让班主任头疼的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好,都会直接影响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繁杂的问题、调皮的学生导致部分班主任整天心情不畅,处理问题的方式有时就会简单粗暴,从而导致学生认为班主任处理问题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甚至会产生和班主任对抗的心理,给班级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因此说问题不论大小,处理都要适度妥当,既不能小题大做,过分渲染夸大,也不能简单粗暴,草草了事,更不能置之不理,让问题成为班级管理的障碍。运用怎样的管理方法才能保证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便成为了学校班级管理中的难题。

二、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所谓问题追踪,就是对日常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根据性质分门别类,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解决,对问题后的效果及时进行追踪了解,并且根据效果及时巩固或改变方式,使问题都能得到圆满的解决,保证班级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下去。在多年的工作中,本人主要归纳出谈心追踪、随笔追踪、家访追踪等几种具体的班级管理方法。 (一)谈心追踪

一次成功的谈心,可以解开学生的心结,给予学生智慧和力量,使学生从低落的情绪和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中解脱出来,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本人在班主任工作中也深深体会到欲想善教须先知人心,只有知人心才能善教。在谈心追踪中,本人主要是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 1、聊天式谈心。这种方式一般没有时间、地点、对象和内容的限制,无拘无束。主要是通过与学生拉家常、聊天、增进师生情感,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还可以因势利导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激励式谈心。这是对学习基础差而成绩不好的学生采用的谈心方式。目的是帮助这部分学生分析原因,寻找差距,鼓励他们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力争上游。 3、批评式谈心。这种方式多用于那些屡教不改或明知故犯的学生,如无故缺课、多次违犯校规校纪或考试作弊等。在与这些学生谈心中,批评既要严厉又要有度,既要让学生认识错误,还要诚恳地帮助教育他们改正错误。

4、安慰式谈心。即对受到某种挫折或意外打击的学生而采用的谈心方式。目的是通过谈心,对学生进行疏导、安慰、鼓励他们增强自信心和力量,帮助他们尽快走出低谷。 5、突然式谈心。即对学生突发事件(如偷窃、赌博或重大违纪),在充分掌握材料基础上,直接找有关学生进行突然式谈心,令本人明白事件性质和后果,促使他(她)向好的方面转化。

总之,谈心要因人而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按照每个学生的思想状态,脾气秉性不同,谈心的方式要灵活运用,因人因时而异,不能一把尺子量全班。 (二)随笔追踪

一个班集体,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思想基础、觉悟程度、知识水平、性格特点都存在差异。同时,部分学生在和老师多次谈话的过程中形成了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心理,也可以说是油盐不进。正常的谈心可能不起作用,这种情况下,我一般会采用随笔追踪的方式。随笔不同于作文,它是一种心情的记录,它是学生个性的文字方式的再现,同时书写也是一种释放,这种释放需要的是能和别人交流和分享。利用随笔形式,不论长短,只写真实的自己,本人也做到每篇必复,不说教,只把认可、理解、建议作为问题批复中把握的宗旨,以朋友的身份取得学生的信任,他们有很多的心里话都愿意在随笔中倾诉,诸如班上调座位学生不满意,对父母、同学产生了误解等等问题通过持续的文字交流中得到了解决。 (三)家访追踪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的不良行为不可小视。学生不良行为的产生一定不是孤立的,必然有着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原因。因此在面对问题时,把追踪的触角伸向家庭是必不可少的。成功的家访,在沟通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促进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协调性,解决一些学校单方难以解决的问题,增进师生感情,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等方面功不可没。同时,与家长保持联系和沟通,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整体的人格背景,而不仅仅是解决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每一次的孤立事件。本班的魏军同学,学习成绩中游水平,家中有姐弟二人,由于姐姐非常优秀,考上了重点高中,他在学习上不如姐姐,甚至是相差甚远,于是经常挨妈妈的责骂,由此,他不仅没有自信,心理上极度不平衡,在学校表现出了上课不听讲、作业不认真、经常打架斗殴等。为此,本人对魏军同学进行了家访,与家长共同分析孩子身上所暴露出来的问题的原因,尤其是来自家庭方面的原因,向家长提出建议,共寻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ada8429ddccda38366baf46.html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