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品与画品关系的三种类型研究》,欢迎阅读!
人品与画品关系的三种类型研究
内容摘要:历来对于人品与画品的关系的认知,多集中于对人品与画品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上,而对于人品与画品的影响模式和古人对于人品与画品影响的具体实例分析甚少,为此对人品与画品的关系在历史上的存在进行不同类型的分类和出现原因的分析是本文关注的对象。
人品与画品的关系是建立在对于人以及绘画艺术中的高低品评体系中的,关键在于这种关系对绘画艺术水平的高低优劣产生如何的辨别理论体系亦或是指导创作的理论体系,已知的对人品与画品的关系的见解,类别多样,观点不一,这是由于提出观点人的身份,以及时代特点与其他社会、文化因素的集合产物,稍有一点不同,则会导致对此关系的认知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讲,对于人品与画品关系的认知可以分为三大类。首先,即人品影响画品中的精神境界,人格修养愈高,人品境界愈高,则在绘画中反应出的对造化、人生的探求境界也会更高,那么这是一种由人的精神反映到画的精神中的,一对一的互相提高。其次,也有观点认为艺品(包含书品、画品、诗品等)与人品不能挂钩,这种观点认为,以人品影响画品的品评方式是局限的,这种品评体系中难免要受到道德伦理、普世价值观念的拷问以及世俗追求的审视,用道德批评的方式,来看待艺术史中的艺术优劣,实在显得意气用事。甚至会在一定意义上贬低一门艺术的存在价值和文化高度。这之中不乏对于中国文化中追求完美人格以及最高境界的文化底蕴的体现,这种观点反对将画品等艺术的优劣附庸于人品之下,而追求人品与画品的二元定位,两者有影响,却不存在决定性关系。
对精神境界的影响这种观点与人品与画品的二元定位的观点,两者差异在于人品的主要涵盖范围的差异,是一种认识上的不同,是时代性要求的人品对画品影响的内容上的变化。然而,与之相对立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人品决定画品之高低,亦可称之为人品决定论。这种观点认为“画品即人品”,把将艺术创作同人的素质修养完全等同,以道德尺度来论定画家之高低,以社会伦理、家族宗法之舆论评价书画作品,不强求以真正的艺术审美来看待书画家。
在唐以前,整体说来人品与画品的关系多保持在人品影响画品中精神境界的体系中,认为人格修养高会在画中体现出来,观画即观人。而直接以人品与画品相比,着重强调人品的地位的观点大多则在苏轼提出士夫画这一定位的重要事件后。苏轼对此看法为:“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之比喻,提出“书有二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 1另外,如明项穆提出:“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余则曰:人正则书正。”、“ 心为人之帅,心正则人正矣。笔为书之充,笔正则书正矣。人由心正,书由笔正。”、“论书如论相,观书如观人”2一系列人品与书品的其非常重要性价值的观点。这种观点往往会涉及到以人之品牵强附会到书画之品上,并且贬低书画艺术本身的价值存在,有评价如此:“书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世称宋人书,必举苏、黄、米、蔡。蔡者,谓京也。京书姿媚,何尝不可传?后人恶其为人,斥去之,而进端明于东坡、山谷、元章之列。然则士君子虽有绝艺,而立身一败,为世所羞,可不为殷鉴哉!”3明明承认“士君子”即蔡京有“绝艺”,然而人品不立,则为世所不容。
然而在这种人品决定画品的呼声中,并不乏为此鸣不平的观点出现,这种观点对于艺术品评是有着独立地位的存在价值,与人品不存在附庸关系。认为艺术是有自己的秩序的,用
12
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314 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531 3
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740
人品的绝对化高度来评价艺术优劣是不可取的,尤其在清对明朝书画观点的反驳中多如此。
“张果亭(张瑞图)。王觉斯(王铎)人品颓丧,而作字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风,岂得以其人而废之。”
—— 清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
“明季书学竞尚柔媚,王(鐸)张(瑞图)二家力矫积习,独标气骨,虽末入神,自足下朽。”
——清粱巘《评书帖》
“顾其流传书法,风骨高騫,与倪鸿宝(元璐)、黄石斋(道周)伯仲。”
——清杨守敬跋张瑞图《前赤壁赋》
可见,两种观点的对立关键点在于画品是否为附庸人品的存在,明解缙跋蔡襄《谢赐御书诗》帖曰:“„„公此纸独为人所爱惜,夫岂惟其书之善哉。彼若蔡元长(蔡京)父子书非不工,偶有传者,人必不能以此易彼。且论之者非有慨然而叹,则必丑诋之矣,又安能如此书之合口一辞,敬羡而无间也。呜呼!书之美恶不诚系于人也哉。”4可见这种附庸关系,在以艺术家本体的存在看来,也是有不少人反对的。然而,这三种观点着实是在观点持有者的自身所在上来看的,不同的价值体系、社会身份地位、时代状况会产生相反的观点,这之中的原因却是十分复杂。
人品与画品的关系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尽管在发展过程中,人品与画品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发生了受政治、社会等其他因素影响的极端性变化,然而其对中国美术史风格及美术优劣品评标准的发展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由于人品与画品的关系在历史中有着不同的观点,这几种观点也都有各自的立场和依据,却促使了美术史中的一些细节产生与变化。
在绘画精神反映人格精神的画品与人品的关系中,人格修养、学识多寡、以及社会交际等都成为一系列能促成更优画品产生的因素,尽管这种促进不是绝对化的,然而在一定意义上,人品与画品的关系在这一层次上是促使了一个画家需要重视精神上修炼以及人文素养上的提升的,高洁雅士之风盛行,这为中国的书画体系涵盖博大的精神理念以及人文韵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画来表现人的精神的审美意向也更为确定,人的德行与表现的物象更好的融合起来,及至人格赞扬的高峰,如对君子品格比于一系列的物象于画中表现,最显眼的例子莫如以梅、兰、竹、菊为题材的花鸟画,又或者以特殊的绘画语言表现心中情感进而体现出画家之人格魅力者,如云林、八大之类。尽管人品与画品的关系仍然是植根于中国文化体系下的一层衍生关系,然而该关系却未尝不是中国美术史具有独特审美价值和意味的一条重要促成因素。
随着苏轼提出士夫画到董其昌正式提出文人画一词,文人与画工在理论和绘画实践上的对立在不断的加剧,精神上的强调画家的人格修养和绘画技巧上的娴熟与运用自如本是绘画创作中两个重要的元素,文人与画工是在两者之中取舍量若几何,然而随着文人的崇高地位的确定性以及儒道释多家思想的共同演绎,为精神修养于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又提升到了更高的位置,以至于到明清时期,人品高决定画品高的论调成为了主流和大势,甚至在艺术风格上也受到了此种风气的影响。如清冯班《钝吟书要》中评价赵孟頫为:“赵文敏(孟頫)为人少骨力,故字无雄浑之气。”这种评价把人品与艺术风格结合起来,看来似有合理之处,然而却自相矛盾,如对王铎之书法的品评,其为人骨力尚乏,但他的书法却被评如“秋鹰盘
4
水赉佑.蔡襄书法史料集[M] .上海书画出版社,1983.86
空,浩荡无前”,雄健非常,对王铎的称赞是却是很多的。在《评书帖》中如梁(山献)就称之为“全以力胜”,另外还特别说明晚明四家的王张二人是“明季书竞尚柔媚,王(铎),张(瑞图),二家力矫积习,独标气骨。”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也说王铎书法“杀字甚安”,与评钟、卫、梁、韦书之“笔力惊绝”,两者相合则是康有为所认为的“行草之美”后世能学之者,惟王觉斯耳。其实康有为此处是引晋人王僧虔品评杜度书法时的语句,即“杀字甚安”,又谓钟繇、卫瓘、梁鹄、韦诞等人书法“莫能优劣,但见其笔力惊绝”。可见王铎之书法成就是很高的,然而王铎亦是两朝为官,这种以人品来品定艺术风格的说法在事实上看是有违艺术秩序的。
当然人品与画品的关系是一个中国文化深入到艺术领域的一种体现,然而这种体现又回返来对人品和艺术风格产生作用,由于品评标准与人品有着很大的关系,那么必然的是人品更高的文人们的绘画风格在当时得到了更多的认可,也使得中国美术史的审美更偏向于文人审美的情趣,当然人品与画品的关系的主流观点的确立也离不开文人在中国古代社会话语权的强势地位。
品画的起源在于品人,人的品评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画的品评方式,不看外在突出内心的精神,这是中国绘画讲究精神与意境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所谓内在的影响主要在于两点,其一即为画家有高尚人格品质,其二为较高的文学修养和品味,当然这之中还包含着两者对于绘画的功用的变化。在人才选拔上又最初的察举制转化为后来的九品中正制最后发展成为科举制,是由人的人格品行转向于对人的能力的关注,这里所说的能力多指的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科目中所体现出的能力,如至唐朝考试科目很多,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经义)、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5从中不难看出对于人才的选拔主要能力要求在于文学与经义方面的修养,而绘画多与此相联系,无论是诗与画的关系还是文与画的关系,都在此处有所体现。
人品画品之关系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对绘画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中有一重要表现在于人品层次赋予了画家一种身份,这种身份让他寻找自己创作的艺术风格或者说是定位自己的创作风格,长久以来,在中国品画的评定过程中,画家的社会地位与其绘画风格可说是相提并论,宋朝常有画家的出身地位即为贵族或是文人官僚者,其社会地位被用于引证来说明他的绘画的特征。也就是说风格的选择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从传统中创新或汲取风格,是为了配合画评的品味、标准以及个人喜好,而并非为了能有效创作出传统标准中的优秀的意向或绘画作品,这种画风离不开国家社会地位的观念,便更为人所认定,这种环境下画家更加着重考虑风格的选择,便突显出画家本人的特性。6也就是说画品的品第成为了一种被画家看齐的标准,绘画的风格和意境围绕着这一标准进行,可见在标准影响下的中国绘画风格是有着中心性的,是一种围绕人格进行的人品与绘画的综合体系,这样形成的画品无疑又左右着画家在内心深处围绕着画品品第优劣的绘画风格的变化。理论家也围绕这种体系对其进行完善和整理,形成了以人品融入绘画而突显出绘画赋予人格内涵的特殊绘画风格追求。
5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58 高居翰。气势撼人[M]。北京。三联书店。2009.82
6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a43e747f242336c1eb95e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