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小“目标导学”备课表
课题 3的倍数的特征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之后进行的。因为2、5的倍数的特征在个位上就能体现出来,而3的倍数涉及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相对比较复杂,但是它
教材对于熟练掌握约分、通分、分数的四则运算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教材首先提出“我们研究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的问题,简析
学情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由于受2、5倍数的特征的思维影响,学生分析 在概括3的倍数特征时,很自然地会寻找个位上的数的特征。但是也有个别学生由于提
前预习、家长教授或各种渠道已经知道了3的倍数的特征,这时就会有两种不同的声音出现,到底哪种猜想是正确的,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举例验证。” 1.经历猜想、验证、交流、讨论等活动,自主探索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2.使学生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学习3.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奥妙,在运用规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目标 重难点:
1.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预习作业 课时
教学流程
1、复习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你们能用3、4、5这三个数字来组成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吗?说说什么样的数一定是2的倍数? 能摆出5的倍数的三位数吗?怎样摆出的数一定是5的倍数?
2、引入:我们已经知道看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要看这个数的个位就行了,那么3的倍数又会有怎样的特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
导学 1、猜想:大胆猜想一下,你觉得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
学生进行猜想:
预设1:(1)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2)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本课时目标的分解1
(3)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的倍数的数是3的倍数。
预设2:(当学生说不出第3条猜想时,先验证之上的结论,再引导学生:到底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呢?怎么办?) 2、到底哪个猜想是对的?怎么办? 出示课件:
(1)举例子验证自己和同学的猜想,你有什么结论?
(2)小组交流自己的验证过程,发表结论并认真听取组员的结论。 (3)小组汇总结论,并推荐小老师准备汇报。
自学 学生自学验证,并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听取学生的结论并作指导。 教师每小组准备一张百数图
引学
讲学 1、学生汇报(指导表达的完整性和其他学生学会质疑的习惯)
预设1:(1)个位上是0、3、6、9是3的倍数。(2)个位上是0、3、6、9不是3的倍数。
点拨:刚才大家举了很多正例来说明个位上是0、3、6、9的数是3的倍数,但是我们也举了反例证明这个猜想是错误的。其实要证明这个猜想不成立,我们只要能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了。
预设2: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的倍数。(注意举例的广度,数的大小)
我们用了大量的例子证明这个猜想是正确的,能不能举出一个反例来推翻这个结论? 2、集体讨论:
(1)老师这儿的三个数3、4、5能不能组成3的倍数呢?(453、543、345、 354、534、543)都可以吗?为什么?
如果把其中一个数字5换成3,所组成的三位数还是3的倍数吗? 由此说明3的倍数和什么有关,和什么无关? (2)3的倍数的特征与2、5倍数的特征有什么区别?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猜想——举例验证——得到了3的倍数的特征,现在我们就利用这个结论来做做练习。
练习1:下列数中3的倍数的有 42 135 87 274
练习2:在下面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 它们各有几种不同的填法?
□7 4□5 □44 65□ 你有什么发现? 练习3:拓展题
老师这儿还有一个数,这个数有点大,你能帮我判断一下是不是3的倍数?
23663997
师:你是怎么判断的?想一想有没有更快的办法?(弃3倍数法)
当一个数的数位上出现3、6、9时,可以先去掉3、6、9,剩下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69693396 923331 239666687 练习4:机动题(小组合作交流,小老师汇报)
从6、0、7、5这4个数字中,选出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分别满足以下条件:
(1)是3的倍数:576、567、765、756、657、675、750、705、570、507 (2)同时是2和3的倍数: 576 756 750 570 (3)同时是3和5的倍数: 765、675、750、570 (4)同时是2、3和5的倍数。 750、570
1、课堂结构评价:回忆一下今天我们是怎么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的?
评学
2、学习参与度评价:你对自己的表现有什么评价?你觉得这节课谁是最佳小老师?
巩固练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a202c393f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