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精益会计》,欢迎阅读!
浅谈精益会计
摘要】 传统会计理论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制造业实施精益生产方式的需要,精益会计理论在精益生产的促进下产生并逐渐成熟起来。由于我国精益会计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还不够充分,没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如何加快精益会计理论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成了研究的重点。本文探讨了精益会计理论的内涵,并将其与传统会计理论进行简单的对照,试图对相关理论的完善和实践的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精益会计 内涵 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3)06-052-02
目前,在业内风靡着一种寻求新的会计计量和核算方法的思潮,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由此导致的供求不符和业内竞争压力剧增,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把降低成本放在第一位。企业如何在衰退和逆境中继续发展?精益制造方式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以日本制造业为代表的制造业,制定了与传统形式不同的生产模式,采用一系列如约束理论方法、JIT系统(准时生产制)、价值流管理、质量管理方法、成本目标法和作业管理法等管理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美国管理专家全面研究了这一现象,在1990年,它被升级到一个更完整的生产和经营管理的理论总结 --- 精益会计。 一、精益会计理论概述 (一)精益会计的概念
精益会计是指以价值链为管理的中心,以客户为导向的价值观,以减少成本和提升效率为目标的新的财务会计理论。在精益会计的方法下,传统的年度预算因其成本高效率低而被取缔;为了及时发现价值流中的问题,财务控制职能被内置于各价值流中;将传统的以历史业绩和成本消减为导向的业绩评估转变为以未来为导向;监控企业发展状况的方式更为灵活。
精益会计理论和精益生产方式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他们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在精益会计理论不断完善的同时,精益生产方式也在发展壮大,而精益会计作为精益生产方式持续发展实施的理论保障,也随之被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运用到生产核算中。
具体来说,精益会计与精益生产之间的关系是:
第一,精益会计的产生起源于精益生产的产生。精益会计,这种以客户为导向、以企业不断增值为目标的会计方法与精益生产的实施相匹配。我们可以说精益生产与精益会计之间存在一种因果关系,精益生产是因,精益会计则是果。 第二,反过来,精益生产也在精益会计的不断完善下得到发展。假如制造企业能够合理运用精益会计的方法管理完善企业生产,那么其竞争力必将大幅度提升。因此,精益会计是完善企业精益生产的必然选择。 (二)精益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对比分析
将精益会计与传统会计进行全面对比分析,能更系统地理解其基本内容,表1为精益会计与传统会计的比较:
资料来源:白胜.论精益管理会计[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5).
从表1的内容可以看出,精益会计与传统会计相比,更为简单,更容易理解。
(1)在核算对象和人员方面,遵循传统的会计理论时,专职会计人员负责成本核算,核算的对象是产品;而遵循精益会计理论时,是由管理价值链的管理人员进行成本核算,核算的对象是价值流;
(2)在对财务成本的分析计量上,传统会计理论主要针对成本的差异进行分析,忽视了以未来为导向的成本持续改进分析;而精益会计理论则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
(3)在信息传播和费用分配上,单一的从下而上的传递方式是传统会计的一大弊端,制造费用的分配也是按照工作量进行;而精益会计理论的信息传播方式很好的满足了精益生产方式的需要,包括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平行传递三种,费用分配方式不再按工作量来分配,而是计入价值流。
(4)在管理目的和工作内容上,传统管理目的是企业利润最大化,收集、存储、分析和反馈相关的财务数据和信息是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而在精益会计理论下,财务业绩和经营业绩的共同实现才是其管理的目的。为了达到该目的,会计工作人员主要负责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服务和咨询的工作,其余工作均由系统实现,这一做法极大的减少了工作人员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二、精益会计的内涵
(一)以价值流管理为中心
精益生产是企业价值链管理的重点。体现在价值链管理的制造企业,尽自己的一切努力,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客户的价值,简单来说,价值链是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物流、信息流相结合。精益成本会计理论,分析和管理,按照流量进行。根据精益生产的概念,不同的生产成本的产品和产品结构,整体生产成本形成一个关系流并没有与个别产品所耗劳动时间产生工作关系;在客户需求的带动下,该产品的最大价值流,将利润最大化。成本会计核算、管理和分析,重点是产品在价值流中的流动速度问题而非个人效率、资源使用或生产成本分配问题。这不仅简化了成本核算的工作,同时保持活动所产生的成本更容易处于控制条件下。 传统的会计理论虽然能提高企业生产产品的积极性,但是传统的会计理论采用完全成本法,即产量直接影响单位产品的成本,产量越大,单位产品成本越低,显然该法不利于成本管理。精益会计理论的成本核算方法是价值链成本法,该方法是每周核算,核算过程中并不区分直接和间接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是价值链中的所有消耗,价值链外的成本不再考虑。 (二)以顾客价值为导向
相较于传统会计以交易为主导的原则,精益会计则将客户的价值放在第一位,财务信息是基于价值流进行的。精益会计采用成本目标和绩效指标,以确定客户的价值,而不是成本。各企业应采取从创造客户价值,开始鼓励企业再次提升。精益会计中,成本信息并不意味着不重要,正是由于信息化的成本是很重要的,所以精益成本会计信息需要从传统的成本会计系统中,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大规模实施的生产公司,旨在降低成本,大规模生产的基本原则是扩大生产,降低单位成本:精益思想的基本原则是追求客户价值最大化。实施精益原则的公司,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企业文化转型,从成本出发点,转化为从客户价值出发,从而掌控更高质量的成本信息。
(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为目的
精益企业必须取消不必要的交易系统,不断地消除不为客户增值的作业,这种做法是通过减少成本、增加单位价值流使用效率的方式,满足客户多种多样并极富个性化的需求,从而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精益会计中的会计流程和系统中减少浪费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会计和控制系统往往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原因是由于在控制系统领域的运行中,有一个前提,为了保持财务和运营的控制,需要跟踪和监控企业的各个方面,但是,检测和监测的工作将形成一个很大的浪费。但工作又不能完全消除,因为它们在跟踪和控制业务流程中,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形成这些工作流程的原因,首先消除工作流的需求,然后取消这些工作。事实上,许多传统的企业内部工作流程严重失控,需要进行详细的跟踪。当在业务流程系统使用精益思想时,这些作业将逐渐被控制住,那么就没有必要追踪详细的工作流程中的所有程序。精益会计制度下,精益企业可以取消多项无用的交易系统,这种做法不仅可以省钱,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工作人员将省下来的时间用到更有价值的工作中去,企业绩效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精益会计应用的意义
传统的会计管理在实施精益生产方式的企业中无法发挥作用。采用精益生产方式的企业需要应用与之相匹配的精益会计系统。这个系统关注货物传送速度,注重应用市场观念,重视经营控制的整体性,不同于传统会计系统单纯依靠财务指标进行经济业绩的计量评价,非财务指标也被应用于其中,最终达到企业的持续性发展。精益会计系统还能提供出更好的与市场有关的决策数据,如资源绩效指标、运营绩效指标以及财务绩效指标等,这些数据简单、明了、使企业能有效地进行会计处理。
精益会计的最高目标是为制造企业的繁荣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以消除一切浪费,追求精益求精和不断改善为实施目标,精益会计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并将面向市场营销的理念植根于会计中,同时也将会计根植于一般生产系统。我国之所以打算对精益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投入大量精力,原因在于精益会计在制造业的管理水平,整体竞争力,为国家创造财富等方面具有卓越成效。精益会计原则也可以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去,当它逐渐发展完善并最终融入人们的生活方式中时,我们会惊奇的发现精益会计已不单单带动一国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影响国家的未来。 结束语
近几年精益会计发展迅速,中国制造业经历了粗放型增长方式和低下的生产效率,虽然有一些企业已经运用了精益生产方式,但是,因为缺乏相应的会计理论,精益生产方式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能充分发挥精益会计的作用,达到精益会计预期所设定的目标,我国制造企业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将得到改善。精益会计理论与传统会计理论相比,更适用于精益生产方式。对于精益会计的进一步了解以及研究必将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生存发展问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蔡金秀. 精益会计理论与传统会计理论的对比分析 [J].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13:39-41.
[2]姚采薇. 精益管理会计相关问题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2012
[3] 李祥兰. 论精益管理与降低成本--经济衰退下企业的生存之道[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11) [4] 万寿义. 精益会计框架体系研究--兼论基于价值流的内部管理报告[J]. 财政监督. 2009(10) [5] 金彧昉. 精益会计:为精益企业筛选信息[J]. 财务与会计. 2009(10)
[6] 张惠茹,刘金红. 精益管理会计中价值流成本核算[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10(02) [7] 白胜. 论精益管理会计[J]. 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7(05)
[8] 李志平. 精益管理在施工成本控制的应用[J]. 石油化工建设. 2007(03) [9] 唐大鹏. 精益会计问题浅析[J]. 会计之友(上旬刊). 2008(09) [10] 陈明坤.精益会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9e87e9bbe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