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送元二使安西》,欢迎阅读!
《送元二使安西》评课稿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2015年9月29日至11月13日,红卫小学开展了“1+2+1” 教学模式为主题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观摩了三、四两个年级八个班语文教师的课,每位教师的教学构思、教学方法各有千秋。其中赵玉霞老师的古诗教学《送元二使安西》使我受益匪浅。这是一堂充满诗意的经典诵读指导课,以下几个亮点让我感受颇深:
《送元二使安西》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此诗是唐朝诗人王维晚年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体送别诗。中国古代诗歌中,送别诗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中,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为其送行,诗歌的前两句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后两句写别前劝酒,频频劝酒中饱含着惜别的深情和对友人的关切与祝福。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借助多媒体技术这一手段,可以促进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引起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的更新,也形成师生角色的新转化。由于课本中选取的篇目不多,传统的诗歌教学只是让学生背诵、记忆和理解意思。赵玉霞老师在教学本课时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唐诗教学结合起来。
图像背景设置是将一个图像文件设置为一幅幻灯片的背景,使幻灯片具有形象生动的画面,与文字互为衬托。赵玉霞老师把《送元二使安西》的图像背景设计成一幅国画,画中还有两个表情愁苦的人正在送别。此情此景能体现王维当时内心对元二的牵挂与担忧。这就为学生深层理解王维诗歌的艺术内涵起到烘托作用。学生对诗中出现的三个地点:安西、渭城、阳关不清楚,所以赵玉霞老师出示了地图及三个地点的位置,再出示元二出了阳关之后满眼荒漠,满目凄凉的景象,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路途之遥远,路程之艰难,更体会出元二与作者离别的依依惜别之情。
音乐是流动的画面,悦耳的诗篇。给唐诗配置音乐,使唐诗教学
真正成为图、文、声并茂的整体,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学本课时赵玉霞老师配了《阳关三叠》,曲中描绘的意境与《送元二使安西》有异曲同工之感,让人产生联想,情不自禁进入到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
学习了《送元二使安西》,赵玉霞老师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补充《别董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并配以简单讲解,让学生欣赏,一方面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诗词,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这两首诗中的两个主人公都有朋友,那怕是精神境界中的朋友,而元二没有朋友,从而感受体会王维送元二时的担忧与不舍、牵挂等复杂的感情。恰当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效率高,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给学生一种亲切感,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引导探索,感悟学习。教学中,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诗中所表现的画面,漫天黄沙的安西,渭城与安西的地图,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了古诗的表现内容和写作背景。在教师有效引导下,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教学活动非常协调。使用多媒体课件有效地增加了教学容量,化解了教学难点。
二、在读的实践中体验和感悟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这一节课,赵玉霞老师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引读、男女声赛读、对比读等多种朗读方式,指导学生在读中熟悉古诗,理解古诗,一句话,在读中悟情,让学生情有所感。当学生读着读着,就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了角色之中,体会到了诗人王维与元二依依惜别的感情。阅读教学中注重强调“读”和“悟”,能自然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卓有成效地吸收、内化、积累,自然而然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采用积累、感悟的教学方法,还会营造出宽松和谐的语文教育环境,有助于减轻师生的心理压力 三、给孩子一片想象和创造的天空
语文课应当成为儿童创造力驰骋的广阔天地。学生的想象力需要保护,创造力需要培养。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时刻注意到这一点,相信学生就会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维,也会具备创新精神
和创造能力。这正是新课程所追求的。赵玉霞老师抓住了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潜能,在足够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创造力是可以得到充分发挥的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赵玉霞老师给了学生很多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如:学生根据是的前两句画一幅画;学生代替王维给元二制作一张贺卡。赵玉霞老师把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真正挖掘出来了。学生通过角色体验,情景再现,体验了古诗所表达的意境与情感。
教无定法,旨在得法。这节课给我感动的地方太多了,忘了自己是一个听着,和学生一起感受着老师的幽默,一起沉浸在《阳关三叠》的乐曲中感受着王维、元二复杂的心绪,一起轻声吟诵:“西出阳关无故人,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自己也曾读过,对诗意也了解,但是听完课后赵玉霞老师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了解,更丰富的感悟,更多的思考。试想如果我的学生都能这样聆听着老师,这样吟唱着诗词,还有谁会不爱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呢?
总之,通过这次教研活动,我对理想的古诗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那精心巧妙的课堂设计,那精彩风趣的课堂语言,深深地打动着孩子们的心灵,也深深打动着我的心灵,原来古诗教学可以这样来展开,古诗的吟读方法、古诗的平仄停顿,都是我以前上古诗教学课所没有的,古诗文的课真的要好好备课,让课堂充满诗意。从这节课中,我也体会到要想教好书,必须多读书,多学习。只有这样你才能轻松地面对每节课,上好每节课。
每一次听课,我都有不同的收获。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在教与研的过程中,我一路成长着,一路享受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9d58fd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