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文化常识

2022-09-24 12:15: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歌文化常识》,欢迎阅读!
诗歌,常识,文化
十四行十四行诗是欧洲的一种抒情诗体。音译为"商籁体",语源于普罗旺斯语Sonet原系中世纪民间流行并用于歌唱的一种短小诗歌。

柔巴依中国维吾尔族诗歌的一种形式。柔巴依一词源出阿拉伯文,意为四的组合

亦可译为四行诗。一般一、二、四行押韵,近似汉族诗歌中的绝句。柔巴依的形式,在维吾尔诗歌史上,可以上溯到6世纪。当时维吾尔族先民敕勒人斛律金的《敕勒歌》,原文即是一首优美的四行诗。15世纪以后,柔巴依这一名称始冠之于一种诗歌体裁,而为维吾尔文坛普遍使用。诗体形式短小精悍,寥寥四句,要表达一个完整的形象或思想。所以,要求语言凝练,内容集中而有言简意赅、意味隽永的效果。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十七字音组成。它源于日本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

连歌是开始于十五世纪日本的一种诗歌,是由多个作家一起共同创作出来的诗。它的第一句为五、七、五句式的十七音,称为发句,胁句为七、七句式的十四间,第3、第4句以后为前两种句式轮流反复,最后一句以七、七句式结束,称为结句。

连歌是格调高雅、古典式的诗。连歌中承袭了中世的审美意识,其写作方法是引用古典的故事来创作出诗句。其后,连歌渐渐被一种称作俳谐幽默诗而代替。

俳谐和连歌一样,也是由十七音和十四音的诗行组合展开的诗。但是,俳谐将连歌讽刺化,加入了庸俗而且时髦的笑话。俳谐较多地使用谐音的俏皮话,而且喜欢使用连歌中没有用过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事物来作为题材。

在俳谐中,开始有人将发句作为独立的作品来发表。这就是俳句的起源。 俳句是一种有特定格式的诗歌。俳句的创作必须遵循两个基本规则:

第一,俳句由五、七、五三行十七个字母组成,当然了,这是以日文为标准的。

第二,俳句中必定要有一个季语。所谓季语是指用以表示春、夏、秋、冬及新年的季节用语。在季语中除夏季的骤雨等表现气候的用语外,还有象樱花动物、植物名称。另外,压岁钱阳春面这样的风俗习惯也多有应用这些季语通常带着现代日本人民对于幼小时代或故乡的一种怀念眷恋之情。

新诗(又称自由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

言手段的诗歌体裁。

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诗歌(包括诗、赋、词、曲等)曾取得很高的成就。但到了近代,古典诗歌的创作逐渐走向僵化,滥调套语充斥,无病呻吟的倾向相当普遍,古典诗歌所使用的词汇与现代口语严重脱节,它在形式上(包括章法句式、对仗用典以及平仄韵律上)的种种严格限制,对诗歌表现不断变化而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人们真实的思想感情,造成极大的束缚。因此,新诗革命成了五四文学运动最先开始的、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新诗草创阶段的努力,以废除旧体诗形式上的束缚,主张白话俗语入诗,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为主要内容。因此,当时也称新诗为白话诗”“白话韵文”“国语的韵文(钱玄同《〈尝试集〉序》、胡适《谈新诗》、康白情《新诗底我见》)。19172月,《新青年》26号刊出胡适的白话诗词8首,是中国新诗运动中出现的第一批白话新诗。第一本用白话写的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1920)。而最早从思想艺术上显示一种崭新面貌,并为新诗地位的确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郭沫若的《女神》(1921)。

新诗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外国诗歌较大的影响。这对新诗艺术方法的形成起了积极的作用。许多诗人在吸取中国古典诗歌、民歌和外国诗歌有益营养的基础上,对新诗的表


现方法和艺术形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产生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多种艺术潮流,出现了自由体、新格律体、十四行诗、阶梯式诗、散文诗等多种形式。众多诗人的探索和一些杰出诗人的创造,使新诗逐渐走向成熟和多样化。从五四运动以来,新诗一直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主体。

白话诗:指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后打破旧诗格律,不拘字句长短、用白话写的诗,也称

语体诗白话韵文现代不多用白话诗这个名称,只称把传统格律诗称为旧体诗。

韵脚:每一句诗中押韵的字的韵母,也就是汉语拼音中的韵母。韵脚是韵文(诗、词、歌、

赋等)句末押韵的字。一篇()韵文的一些(或全部)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采用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这就叫做押韵。因为押韵的字一般都放在一句的最后,故称韵脚

格律: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

这么叫,虽然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

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新格律体诗:中国现代新诗的一种形式。又称现代格律诗。是五四以后出现的新诗中不同

于自由诗、但又有别于传统诗体、没有固定格律的格律诗体。早在五四文学革命期间,刘半农就倡议破坏旧韵重造新韵和增多诗体。稍后,陆志韦又提出节奏千万不可少,押韵不是可怕的罪恶的主张。1926年,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系统地表述建立新格律诗的具体主张 ,要求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押韵 ,每行诗的音尺(又称音步,英文feet意译)数要相等,由调和的音节产生整齐的诗句。经过这样的倡导,格律诗成为新诗中的一种体裁。50年代,林庚提出一种节奏为上五下四的九言体的新诗建行设想。

民歌体叙事诗:在以政治任务为责任承诺的延安诗歌中,对文体的要求呈现为两个层面:

第一,大众化的即时性文体的倡兴。在当时那民族的与阶级的短兵相接的尖锐斗争中,那些短小精悍、直接诉诸民众的诗歌形式,如街头诗、朗诵诗、合唱诗、剧诗等格外受到重视。第二,史诗风格的长诗和叙事诗的兴起。为适应丰富复杂的现实生活的全面、深刻反映的需要,延安诗歌呈现出了叙事化趋势的快速发展。从延安十多年的诗歌历史来看,多种诗体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从整体上看,街头诗和民歌体叙事诗在延安诗坛中占的比重最大,就也最好,它们是延安诗坛上最具现实性和时代特色的诗歌形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99ae4d292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1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