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角下的微信朋友圈研究

2022-04-23 11:28: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学视角下的微信朋友圈研究》,欢迎阅读!
社会学,视角,朋友,研究
社会学视角下的微信朋友圈研究

作者:张冲

来源:《人间》2016年第24

摘要:微信是近年来比较火的一种网络社交方式。作为自诞生以来相对比较年轻的社交平台,微信朋友圈全面展现了自己独特的新差序格局和集体式互动特色。本文尝试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分析了微信朋友圈内社会资本下的强关系与弱关系的联结,朋友圈的戏剧表演理论以及全景敞视规训下的猎奇心理,简单剖析虚拟空间下的朋友圈社会关系网络和圈内好友的心理互动,从而更深一步了解微信朋友圈的文化内涵和存在价值。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强弱关系;戏剧表演;全景敞视

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079-01 一、微信朋友圈特色 (一)新差序格局

传统中国的关系结构是以亲缘和血缘关系为主导的,体现在费孝通所说的差序格局理论中。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像是石子扔进水中形成的一圈圈由内向外推的波纹。每个人处于圈子中心的位置,推出的每一圈都是远近亲疏不同的社会关系。并且每个人都有各自以自己为中心的社会关系圈。[1]这是一种先赋性的差序格局,任何人一出生就形成了自己社会网中的格局图,社会网络从内往外,关系由强变弱,个人对其所承担的义务也由高到低。但是在微信朋友圈中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的重要性降低,一种基于业缘和友缘的新差序格局逐渐形成,最要好的朋友在第一圈,朋友的朋友在第二圈,以此类推直到陌生人是最后一圈。朋友圈形成的以业缘和友缘为主的圈层是一种自致属性,区别于传统亲缘地缘的先赋属性。 (二)集体式互动。

微信里面较为热门和使用率很频繁的功能便是微信红包,尤其是节假日最受用户的欢迎,据相关数据统计,2016年跨年夜微信红包收发高达23亿次,一分钟240万个红包被发出。设计使用微信红包的关键在于字,充分满足了人们内心的炫耀心理,这同时也是微信群中的集体互动性行为,群中好友一般都是关系较好的朋友,为了拉近彼此的距离,发红包是一种维持关系网的需要,发红包是对自己抢红包的一个礼节式回应,这也符合中国自古以来的礼尚往来人际交往传统,循环往复就形成了集体式互动行为。 二、社会资本下的强关系与弱关系的联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97d83bb27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