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李白与王昌龄七绝诗歌的异同》,欢迎阅读!
浅析李白与王昌龄七绝诗歌的异同
【摘要】:李白和王昌龄是唐代七言绝句的大家,二人的七绝作品也被古人称为“神品”,并被评为“有唐三百年的典范”,可想他们二人的七绝作品已达到了最高峰。后代往往将二人的七绝相提并论,清代宋荦《漫堂说诗》称:“三唐七绝,并堪不朽,太白、龙标,绝伦逸群。”接下来本文就将从四个方面来简要分析李白与王昌龄七言绝句创作上的异同。
【关键词】;七绝 李白 王昌龄 比较
绝句是中国古典诗歌后起的题材,艺术潜力很大,而七言又是顺应语言发展趋势的新兴形式。因此,七绝实为唐代诗歌最富生命力的样式之一。七绝诗体在唐代得到长足发展,唐人在七绝创作上取得的成就也成为后人难以逾越的高峰;同时唐代诗人在七绝创作上积累的丰富经验也为后代诗人,特别是宋代诗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提起唐代七绝,就不得不提起李白与王昌龄,一个是唯一的兼长五绝与七绝并致极境的天才诗人,一个是享有“七绝圣手”美誉的“诗家天子”。接下来本文就将从几个方面简要地分析李白与王昌龄的七绝诗歌异同。
一、 共同的思想情感:报国济世 建功立业
大概中国的文人都逃不过“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把踏上仕途看做报效国家、造福百姓的唯一正统途径。
素来向往自由的诗仙李白也无法逃脱官场的束缚。想当初他满怀热情来到长安,希望能一展抱负,但老迈而昏聩的玄宗只是把他当做为自己吟风弄月的文学侍臣,济世报国的理想成为泡影。李白不肯投靠权贵,于是退出长安,游历山川,热衷于原本就有的道家思想,求仙访道,企图以宗教麻醉自己,以解脱胸中的悲愤与苦闷。他的《结袜子》“燕南壮士吴门豪,怀中置铅鱼隐刀。感君意气许君命,泰山一掷轻鸿毛。”表达的是诗人的轻身报国之心。《永王东巡歌》“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写的是投身叛乱的决心和功成身退的理想。李白也留下许多看似厌弃官场的名篇诗句,但事实上却是他官场失意的自我慰藉,用以掩饰自己怀才不遇的失落与愤激。
王昌龄的报国思想在《出塞》一诗中得到完美的演绎:“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说‘但使’,说‘不教’,正指出在现实中没有李广这样的忠义之士,所以才造成“胡马度阴山”的历史局面。”①诗人揭发了戍边将领的不得其人,表现了他的不平和渴望取而代之为国出力的愿望。
二、 不同的题材内容
李白的题材侧重于山水景物的描写和羁旅生涯、朋友离别的情感抒发。李白二十五岁出蜀,游历了半个中国,诗人将自我与自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无论写什么,江山、风月、诗酒,其中都可以读出一个大写的‘我’来,使人心胸开阔,逸兴遄飞”②。如《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歌以轻舟瞬息千里的速度衬托遇赦东归的轻快心情。又如《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末句写诗人之舟乘风破浪通过天门的令人兴奋之情:水天相接处,一轮红月涌出江心,一片风帆即向太阳驶去。羁旅生涯多离别,自然也就成就了李白七绝的又一题材:赠别诗。李白的赠别诗情真意切,令人动容。《赠汪伦》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言语自然而情意真挚;《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传目送之情,令人神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慰人贬谪,充满同情。
王昌龄的七绝,以边塞诗、宫情闺怨诗为多。“王昌龄的边塞诗表现为对人,尤其是小人物的命运的关怀。他总是站在士卒的口吻来抒情、来议论,从而使他的边塞绝句,成为充满人道主义和时代精神的歌唱。”③《从军行》中,王昌龄通过精心地选材,真实地、艺术地再现盛唐将士的戍边生活和环境,表现了将士复杂的思想感情,变单调为醇厚。王昌龄的宫情闺怨诗也独具特色,“他的兴趣在观察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特别善于描写心理变化的微妙过程”④。如《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将少妇心理上发生微妙变化的瞬间予以集中表现,使读者从偶然见到必然,由突变联想到渐进,从而成就了一片杰作。
三、 不同的构思
从构思上说,李白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爆发强烈的感情决定了他七绝诗作浑然天成的构思特征:随灵感兴发脱口而出,“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如《望庐山瀑布》、《山中答问》等作品,多写诗人在大自然怀抱和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审美感悟及片刻情思,属兴到神会、一挥而就的自然天成之作。“那刹那的感觉,那无穷的韵味,所表现的是自然的美和普遍的人性、人情,平易真切,极富生活情趣,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⑤再拿《早发白帝城》而言,诗人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亲身体验为素材,抒发了在一处一处的山,一山一山的猿声中不觉速度飞快,而猛然发现目的地已达到的惊奇感受。读者读来像是听一位朋友面对面地述说旅途有感,毫不矫饰,直陈己情,令人倍感亲切。
相比之下,王昌龄七绝重精心雕琢,更多地体现艺术匠心。如《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 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 犹带昭阳日影来。”前两句先化用班婕妤《团扇诗》意,勾起主人公的伤逝和回忆。两句同时也以秋扇见弃,比喻君恩的中断。后两句借景抒情乌鸦因为浴着朝阳,毛羽金光灿灿,改变了其本来面目,相形之下竟是人不如鸦了。寒鸦和玉颜本无可比性,结果却美不如丑,黑白颠倒,究其原因则在于前者沾光于“日影”,而后者却失落了“君恩”。寒鸦带昭阳日影而来,似眼前景信手拈来,实则乃诗人匠心独运。
四、 不同的情感基调
李白的七绝气象宏大,格调雄浑,感情豪迈,境界开阔。李白的山水诗尤其能体现他的创作特点,他的兴趣不在别墅或庄园、或某一特定的景区,也不在自然的宁静、恬美的一面,而是专注于各处名山大川。黄河长江、庐山瀑布、横江风浪、蜀道山川,这些都激发了李白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一诗中,诗人从空际落笔,以银河为喻,直比瀑布之神,惊心动魄。倒倾银河的想象,崇高而瑰丽,无怪苏东坡推为古今咏庐山瀑布的最佳诗篇:“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横江词(其四)》“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写海潮过天门山的惊险。首句用海神经过挟带风雨的传说写狂风大作,在惊险中更蒙上一层神奇色彩。第二句言海潮涌过天门石壁,犹如白浪劈山。后两句用倒装句法,道出连山喷雪的波涛穿过天门山的情景。这和钱塘江大潮相比,那个更使人惊心动魄呢?这一反诘更突出了横江风波之险恶,气势磅礴,格调雄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9501b1e59eef8c75fbfb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