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童年叫社戏诗歌

2022-04-08 13:05:2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有一种童年叫社戏诗歌》,欢迎阅读!
社戏,诗歌,童年
重读《社戏》逝去的童年一去不返,都市人的乡愁又何去何从?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这样的结尾,读来意味深长。随着年岁的增长,鲁迅的《社戏》越读越有风致,使人手上发痒,不禁就要写点什么东西出来。

童年一去不返

鲁迅当然也有可爱的时候,在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嬉戏,在课余偷偷看一本插画的山海经的窃喜,都是他早年生活难得的亮色。然而,即使除去了他的民族魂”光环,将他从神坛上解放了出来,更多的时候,他给人的感觉也依然。 也许因为那个必须在两个高过自己头顶的柜子中间来回的少年时期,也许是在外求学况且母邦弱小备受排挤的青年时期,也许是星夜兼程却娶回来我母亲的媳妇”的落寞,也许是兄弟阋于墙的悲哀,也或许更多因为那样的时代…… 总之,生活经历过早地夺走了他本该拥有的开怀的童年或者宽容的中年。那样一个必须读“秩秩斯干”但是还可以捕虾子的时节,也就成为符号化的乐土。《社戏》当然不仅是童年的回忆,它还附着了一个中年人的乡愁,是有家归不得的痛苦。

小说名为《社戏》,当先却写了好些不相干的东西。谭叫天、龚云甫,鼎鼎有名的大角儿,都归拢了去衬托乡下的一场戏,一场“演给白地看”的戏,有意思。

况且鲁迅好像一直不喜欢戏,人到中年,看戏也才三回,更不要提他和梅兰芳的过节,还有他对“国粹”的偏见,甚至就是这一场《社戏》,他也是没有正儿八经好好看。

就连他自己也说了,“这一夜,就是我对于中国戏告了别的一夜,此后再没有想到他,即使偶尔经过戏园,我们也漠不相关,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这实在是有原因的。作为新文化的得力干将,分析他排斥国故的原因,简直可以洋洋洒洒一篇大文章,这里暂且打住不提。

然而这样一个不喜欢戏曲的大家,独独记一场社戏,非为戏故。

是谓乡愁。 戏与乡愁

乡愁是中国文学里一种更为固定的情感,在安土重迁的中国人眼里,离乡是一件大事。中国怀恋故乡的文章和西方渴盼航海的文章一样多,中国孝顺父母的文章和西方歌咏朋友的文章一样多。鲁迅即便排斥旧文化,也不会从此甘愿做个浮萍,日久他乡成故乡,不是“沪上记者”的心愿。

在《故乡》,他怀念儿时的玩伴,看《社戏》,他怀念邻村的友朋。在那样一个兵连祸结的年代,为了谋生,鲁迅早早地离开了家乡,并且也不大可能有条件常常回去,因此,儿时的我几乎以为“鲁镇”就是他的家乡。因此,儿时的我几乎认为“鲁镇”就是他的故乡。——他把故乡搬到了笔下。 还说到这场《社戏》。

这社戏是什么模样的呢?“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很不适于剧场,但若在野外散漫的所在,远远的看起来,也自有他的风致。”从文中看,它是鲁迅外家固有的习俗。同在绍兴,即使隔了几个乡镇,鲁老夫人也算不得远嫁,因此,对这场社戏的回忆,足可在鲁迅大半生的羁旅中悠远成一场美好的梦,关于故乡。

鲁迅用半生离开家乡,然后用后半生沉浸回忆,怀念过往。何以怀念?因为已经逝去,已经“远哉遥遥”。 鲁迅怀念的是《社戏》中的氛围。——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捕到的虾子“照例”是归我吃,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孩子喜欢,就是大人又何尝不喜欢?


乡下的小村庄,没有城市的喧嚣,不需要谨小慎微的人情往来,没有后来他谋食的北京城里的莫谈国事。或者就算有,也还管不到孩子头上。这里没有成人后的灰暗。

鲁迅怀念的是《社戏》中的人情。《社戏》虽然讲的是几个孩子的欢乐,但大人们也有颇多可圈可点之处。“我”的母亲带孩子回来归省,不幸看不到社戏,嘱咐“我”不可装模作样,但是后来事情出现了转机,也没有过分阻拦,少犹豫片刻,就予以放行。

要知道,大晚上的,几个孩子开一艘大航船,不论为孩子计还是为航船计,都少有人敢如此爽快。外婆呢,为了招待好外孙,托人去问,费心去找,也是十分不易。六一公公就更是亮点了。昨夜的戏可好吗?豆可中吃呢?小时机械背诵阅读理解,但不十分懂,越长大才真看出了难得。

在偏僻的农村,有这样和蔼的老人,小孩子贪吃摘了他辛辛苦苦种的豆子,他不生气,反而说是“待客的礼数”。嗬,其时迅哥儿也不过是个小孩子。这样的老人还会问一句看戏的感受,关心一下小孩子的精神世界,这在我们印象里的民国乡下,哪里敢想。

鲁迅怀念的是《社戏》中的欢乐,小孩子的欢乐。前面将谭叫天等名角儿的戏拿来给这社戏衬托本来就已经过了,请各位读者细看,这社戏原来也毫无出彩之处:

但那铁头老生却又并不翻筋斗,只有几个赤膊的人翻,翻了一阵,都进去了,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小旦虽然进去了,立刻又出来了一个很老的小生……

座中常有剧中人。小孩子的欢乐也是一折好戏。

落幕之后,双喜等人或许跟迅哥儿这样读着“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人再无交集,但他们的欢乐是真实的。鲁迅于战士之外,一直是个可爱的人,也就可爱在这里。

少年时,他是落第的童生,是长兄,端着威严,成人后反而主动反思。我自然不及研究者们内行,可就算我所知的,也有一篇《风筝》,郑重其事的反思早年做的“恶”,觉得不该忽视了孩童的天性。论者说他主张“幼本位”,这是我所不之及,他的想法,堪为儿童文学之先声。

然而,儿时与乡间幼童的无隔阂,天真烂漫,民风淳朴,早已是黄粱一梦了。

散场之后

然而鲁迅的乡愁既是他自己的,又能窥见与旁人的相似。不仅作为一个中国人,还作为一个都市人。

诸君看他在北京看的两回戏如何呢?戏自然是大家,但剧场里边吵吵嚷嚷,况且十分拥挤,是他所不耐的。至于散场之后,“然而夜气很清爽,真所谓“沁人心脾”,我在北京遇着这样的好空气,仿佛这是第一遭了。” 这文章里更多的,还是他作为都市人眼里的乡村。

民风淳朴,远离纷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给自足,知足常乐……不得不说,鲁迅心中的乡村,有一种田园诗的意味,是古来的士大夫所乐见的。

但我们知道,乡村并不都是这样。

这一点幻想,鲁迅是在另一篇《故乡》里亲自打破了的: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这正是我们习惯了的民国乡镇,也正是鲁迅不愿面对的故乡,世事无常。或许因此,《社戏》中的情境也愈发珍贵起来。 当然,我们还不能将他笔下所有故乡的影像单纯当做思乡。他思念的更多的是那样一种氛围。没有贫富的巨大分化,没有阶级的巨大差别,没有封建礼数的束缚,不需要担心温饱……这是难得的乌托邦。

我们说,人们思念的往往是他们所没有的。作为一个都市人,鲁迅所没有的都在他笔下的故乡梭巡了。 其实在思乡上,我们和鲁迅又何尝有什么大差别呢?

国家早几年就说过,要让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我们的记忆里,乡村总是美的,像士大夫的梦,尧天之下,大同社会

都市人的乡愁大抵如此,即使看得见乡村的困苦,也限于悯农,月下锄禾、深柳读书一类,看不见的,就更是无从谈起。但鲁迅又分明不同,他见过农村的艰难与丑恶。社戏演在鲁镇旁,风波也起于鲁镇。正因为看过恶,才珍视善。


鲁迅的乡愁,像悼念再也回不去的地方,再也见不到的人。就像他回去的地方,“不是我的故乡!”就像他见到的人,不再是闰土,我们也许可以叫做“水生的爹”。悲哀的是,他如此清晰的知道。

有多少人想要效仿古代隐士,隐居终南山,才知道隐士原来是富豪,有多少人说受不了城市的喧嚣,但你看把他丢到农村没有WiFi没有电脑,连洗澡都费劲的地方,他难道会愿意? 乡村不是我们的故乡,顶多算祖籍。

都市人是没有故乡的人。

醉一场吧,恍惚间衔觞赋诗,以乐其志,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 酒醒后,我们又回到原点。各有所得。 参考文献: 《社戏》

《戏在台下——鲁迅《社戏》重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934cadd01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6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