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和中秋节的来历作文

2022-08-08 09:03:1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春节和中秋节的来历作文》,欢迎阅读!
中秋节,来历,作文,春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 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 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 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 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 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 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 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 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 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 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 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 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与“嫦娥奔 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 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 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 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 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 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 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 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 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 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 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通常有许多人讲,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 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苦役,并终生不能返 回人间。李白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 嫦娥自已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返回到人 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与嫦娥一 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许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 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年复一年,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 来庆祝。 有人则认为,中秋节是由唐明皇赏月开始的。唐代《开元遗事》一书中记载:中 秋夜,唐明皇偕杨贵妃在月下游玩儿,游到兴处,二人径自登入月宫,唐明皇还在月 宫学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后来补充完整,成为传世之作。唐明皇念念不忘这月宫 之行,每年到此时刻,必要赏月一番。百姓也来效仿,月圆之时欢聚一堂,享受人间 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种传统沿袭下来。 有人提出,中秋节原本是*元朝统治的一次起义纪念日。在元朝末年,老百姓不 堪忍受官府的统治,在中秋季节,把写有“杀鞑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 的字条藏在铬好的小圆饼内相互传递。到了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户户齐动手,一举了 元朝统治。后来,每逢中秋节,都吃月饼来纪念这次历史性的胜利。 另外有人提出,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 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 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 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个月中间的一天。 《周礼》中出现过中秋这个词,但它指的不是中秋节,而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汉 代有“秋节”,时间是在立秋的那一天,也不是八月十五,唐朝的类书里有四时十二节 令的记载,也没有中秋节,唐诗中已出现了“中秋月”.“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 上木兰船”(韦庄《送李秀才归


荆溪》。第一次对中秋节作了明确记载的是南宋人 吴自收,他在《梦梁录》一书中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临半,故谓 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书里还描写了南宋京都临安 (今杭州)赏月逛夜市的盛况。

春节,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 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 一、春节的来历: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 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 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 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 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历史发展中,形成 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 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 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 族特色。20065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 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 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 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 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 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 “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 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 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 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 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 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 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客家人的传说)从此每年除 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 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90df5db13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2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