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军的由来

2023-04-20 17:01:1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54军的由来》,欢迎阅读!
由来
一、各取一数编成54

在解放军历史上,总共编成过70个军。而第54军则是一个特殊的混编军。

1949年四个野战军整编后的序列中本没有第54军,该军是由第44军和第45军合编而成的。1952年,随四野南下并驻守广东的第44军和第45军奉命入朝,接替兄弟部队驻防。以第45军军部及第134135师和第44130(前身为抗日战争中的冀中军区主力部队)合并,撤销哪一个军的番号呢?因两军都是功勋卓著的部队,相执不下,最后有周恩来作主,原两军番号同时取消,取两军的尾数“5”“4”编为第54军,由名将丁盛任军长参加抗美援朝,第54军由此诞生。

54军入朝后,130师在67军指挥下参加了金城战役。停战后,全军驻扎在朝鲜,为战后朝鲜重建立下过汗马功劳,1958年随志愿军最后一批部队回国。回国后,第54军马不停蹄立即奔赴西北、西南地区参加肃匪作战,1959年开赴西藏,参加平叛作战。在1962年的对印度自卫还击作战中,130师在军部指挥下取得瓦弄大捷给印军主力第4——号称参加过二战、击败过沙漠之狐隆美尔军团的荣誉部队以歼灭性打击,威名声震印度军界。今印度陆军军官学校模拟实战考试时,假想敌的规模不管是军或师或旅,番号总是取“54”54军成了印度阿三的死敌了。

在八十年代的裁军中,43军随武汉军区一起撤销,主力第127师专隶第54集团军。所以,组成今天第54集团军的各师,尽是原林彪第四野战军属下的精锐部队:127师(43军、原四野6纵)130师(44军、原四野7纵)162师(45军、原四野8135师)。原属54军的第134师转制为武警部队。

二、四野的7纵与8

7纵:

44军的前身是晋察冀部队和新四军第三师,解放战争中编为四野7纵,由邓华上将指挥。该军先后参加了四平街、锦州、天津等战役。1952年该军主力130师编入第54军入朝后,44军军部入编海军改为南海舰队。第130师是抗战爆发后在冀中地区组建的八路军第3队,在极端艰苦的情况下进行平原抗日游击战争,著名的回民支队就是这支部队的一部分。一九四二年日寇调集重兵发动惨绝人寰的"五一大扫荡"后,冀中主力部队陆续转入外线,中有六个团由吕正操带领撤到晋绥根据地。抗战胜利后,根据朱德总司令的命令,吕正操带领约一个团的冀中子弟兵进军东北,出关后部队壮大为保一旅,由邓华率领参加了东北解放战争,后来编为邓华纵队的第1师,即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第19师。在解放战争中,19师参加了血战四平街、锦州战役和天津战役,擅长城市攻坚。平津战役后该师编为第44130师,直捣广东。

8纵:

45军的前身是红军时期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工农政府警卫团,即著名的"瑞金团"长征前夕扩编为红一方面军第九军团,军团长就是著名的奴隶将军罗炳辉。在长征中著名四渡赤水中单独活动于黔北川南,迷惑调动敌军,掩护主力顺利突破重围。1936年奉


中央军委命令,红九军团改编为红三十二军,与红二、六军团一起组成红二方面军,北上与中央红军(第一、三军团)会师陕北。抗日战争中编为八路军120359718团,后编为警备第一旅,驻守陕甘宁解放区的关中分区。抗战胜利后进军东北,编为热辽纵队,后改为东北民主联军第8纵队,即即著名的黄永胜纵队,黄永胜任司令,邱会作任政委,是东北解放战争中冀热辽战区我军头号主力。组建不久,以弱胜强,取得辽西三战三捷,赢得秋季攻势的胜利。在锦州战役中,由段苏权接任军长,因种种原因没有打好。入关后黄永胜调回该军任军长,在天津战役中十分出色,135师首先一举突破民权门,而后全军以勇猛动作插入市区,与第38军胜利会师金汤桥,将天津南北守敌一举割裂,赢得战役全胜。南下以后,在衡宝战役中,135(师长丁盛)大胆插入敌后拖住敌军主力,为全歼桂系四个主力师起了关键作用,被刘伯承元帅称为腰斩七军”(李宗仁慈白崇喜起家部队)。衡宝战役结束不到一个月,45军的指战员就将胜利的红旗插上了镇南关(今友谊关)

三、由叶挺独立团到今天的127机械化师

54集团军第127师的前身是大革命时期的孙中山广州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可以说是解放军中历史最悠久的部队。北伐战争中编为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34团,即著名的叶挺独立团。在北伐中连克贺胜桥、汀泗桥,血战武昌城头,赢得铁军美誉。大革命失败后,该团又成为我党最早武装,经历过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是红四军、红一军团的骨干部队。解放军名将林彪、粟裕、萧克均出自这个团。

南昌起义时,这支部队编为第2573团。起义以后,陈毅任团政治指导员。在逆境中,这支部队顽强坚持下来,在发动了湘南暴动后,在朱德、陈毅率领下奔向井岗山。在艰苦的井岗山斗争中,部队编为工农红军第4军第28团,是当时红4军的骨干,王尔琢、林彪先后任团长。在开辟中央苏区的斗争中,这支部队整编为红1军团第4军,林彪任军长,罗荣桓、罗瑞卿先后任政委。以后部队又整编为红1军团第2师第4团,耿飙、王开湘先后任团长,杨成武任政委。

在长征路上,该团强渡乌江,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攻克天险腊子口,是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的开路先锋,战功卓著。抗日战争爆发后,该部编为八路军115343685团,杨得志任团长,邓华)任政训处主任。1940年前后,其主力奉命编为八路军苏鲁豫支队,司令员彭明治(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政委吴法宪(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执行挺进华中任务。皖南事变后奉中央军委命令,改编为新4军第3师第7旅,转战苏北抗日根据地。在著名的刘老庄阻击战中,该旅一个连八十二名勇士顽强掩护主力和群众转移,最后全体壮烈牺牲。被延安《新华日报》誉为刘老庄八十二壮士

抗战胜利后,奉中央军委命令,该部千里进军东北。在恶劣环境下,作为主力参加了著名的秀水河子战斗,开东北我军歼灭美械蒋军的先河,大大振奋了我军的士气。在参加四平保卫战后,部队整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第16师,师长为梁兴初(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参加了解放东北的历次大战。在辽沈战役中,该师在兼任师长的李作鹏(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指挥下,大胆机断,一举切断了美械蒋军精锐廖耀湘兵团的退路,为全歼蒋介石五大精锐主力之二的新一军、新六军,取得辽沈战役决定性胜利做出巨大贡献。

参加平津战役后,部队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127师,随后千里南进,横扫中南大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8d7521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