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地关系理论观点及其代表人物》,欢迎阅读!
人地关系理论及其代表人物
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班级:人文三班 姓名:吴金恬 学号:201321011098
人地关系理论观点及其代表人物
1. 我国古代最早的人地理论:
人地协调和因地制宜的理论:这种理论由于古代的人口快速增长而造成的人地矛盾关系。主要代表人物是:1.管仲,《管子,地员》:“地者政之本也,辨于土而民可富。”“凡田野万家之众,可食之地,方五十里,可以为足矣。”2.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孟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4.荀子,“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强调依靠人的实践来证实自然规律。
我国古代哲学崇尚”自然的和谐”,所以人们对于人地关系主要就是和谐。
2. 环境决定论: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但是环境决定论虽然流行时间比较长,由于过分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忽视各种因素之间复杂的关系在20世纪30年代遭到各种批判,影响大为削弱。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孟德斯鸠、黑格尔、拉采尔、森普尔 3. 可能论(也称或然论):它不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这些能力包括人类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和文化遗产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在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除了地理环境的直接作用外,还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人类的生活方式不完全是环境统治的产物,而是各种因素的复合体(包括社会因素、历史因素、心理因素)。同样的环境可以包含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环境与人类活动提供多种可能性,它们被如何利用完全取决于人类的选择能力。 可能论是在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在认识人地关系方面的巨大进步,该理论强调了人地关系中“人”的作用,认为不能用环境控制解释一切现实,把人地关系的重心放在人这个积极因素上,承认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的某些活动具有直接影响,同时人类对于自然环境也有生理适应能力,而这种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可能论”过分强调了人的选择能力,认为“地”只是提供可能。代表人物:白兰士、白吕纳
4. 适应论:通过文化的发展而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这种适应,既意味着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也意味着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人地关系应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们对其周围自然环境的适应,二是一定区域内的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协调”思想,即人类需要主动地、不断地适应于环境对人类的限制,而这种“适应”,实际上是一种不断的调整,是人类有意识地对人地关系的协调。 代表人物:罗克斯比(罗士培)
5. 生态论:研究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反应,借助生物学上有关生态学的一些观点来分析人地关系的特点。学者认为地理学的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点与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是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人是中心命题,一切其它现象只有当其涉及人和自然环境的反应时才予以说明。代表人物:巴罗斯
6. 环境感知论:借助心理学研究成果来分析人地关系,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寻的。它受一种思想意识支配,这种思想意识就是环境感知。广义环境感知是指个体周围的环境在其头脑中形成的映象(image),以及这种映象被修改的过程。狭义的环境感知仅指环境质量在个体头脑中形成的印象。人对于环境的感知随着环境的变化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它一方面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又影响着人对于环境的认识和利用。环境感知是长期生活在某一环境下的人群所形成与该环境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如:许多宗教(或某些地方)把自然灾害当作神对居民的惩罚,因此为避免这种灾害发生,常采取抚慰神的办法(如:河伯娶妻 ——西门豹的故事)
7. 文化决定论:在现代技术教育条件下,人类不仅可以利用自然,而且可以按照人类愿望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于是在人地关系中出现了一种人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观点,而人又
通过文化在起作用,故称文化决定论。
8. 和谐论:归结起来就是要支配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共生和谐关系。人与自然处于一个整体中,人与自然之间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我们要遵循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做到天人融为一体。在天人合一思想中,不但人地要协调,而且和是人地关系的关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88e0197cc7931b764ce1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