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涌潮文化意向跨艺术研究

2022-07-21 20:17:1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钱塘江涌潮文化意向跨艺术研究 》,欢迎阅读!
钱塘江,涌潮,意向,艺术,研究
钱塘江涌潮文化意向跨艺术研究

作者:张玉宏

来源:《校园英语 2019年第13



/张玉宏

【摘要】本文从跨艺术的视角研究了涌潮的文化意向,通过横向和纵向的研究梳理发现,诗歌、书画、民俗、建筑艺术形式中,涌潮均承载着“壮阔、力量、勇气”的文化意象。语料库研究发现,宋词在诸多的文学艺术中写涌潮最多,文人们常常将“离愁、思乡、故国往事、归隐”等文化意象赋予在涌潮之上。跨艺术形式的涌潮文化意向研究,有利于发现涌潮文化不同艺术形态下的共性,以此推动涌潮文化研究

【关键词】涌潮;文化意象;跨艺术

【作者简介】张玉宏,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英语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为绍兴市教育科学2018年规划课题《跨艺术形式视角下的钱塘江涌潮文化意象及其翻译研究(课题编号SGJ2018001)结题论文。

一、引言

钱塘江,古名浙江,最早见于《山海经》;亦称渐江,三国时始见“钱唐江”(《钱塘江志》,63),可见钱塘江与浙江关系之密切。钱塘江无疑是浙江省第一大河,但是更令其闻名中外的是河口壮观的涌潮(钱塘江涌潮以下简称涌潮)。涌潮文化则是古往今来人们对钱塘江涌潮这一特殊自然现象的认识和改造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受地理人文政治经济艺术等因素影响。涌潮的文化性决定了其艺术性。远古科技不发达,人们认识有限,于是出现了“潮神”等神话传说艺术,祭祀艺术等。随着人们开始认识改造自然,人们用相应的文学形式记载规律,摸索原因等。东汉王充所著《论衡》是历史上第一部科学系统地分析涌潮产生原因的无神论著。随着涌潮广为人知,与之相应的文学、诗画、曲艺等艺术形式也发展起来。每年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盛大观潮节的民俗艺术,弄潮艺术体育竞技艺术世代传承。与涌潮相关的潮信,潮不至的民间传说艺术也同样传承。随着人们进一步改造自然,出现了世界最古老的防潮鱼鳞海塘。它是人类建筑艺术土木工程艺术上的瑰宝。它与涌潮一起被认为是钱塘江申遗得天独厚的条件。与此同时,涌潮相关的各种人文艺术也蓬勃发展。文人、艺术家通过咏潮来言志抒情。如今咏潮的艺术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可见,在涌潮的人文研中,文化艺术的研究应结合。

但纵观国内外的理论研究,钱塘江涌潮研究主要集中在涌潮机理、涌潮预测、海塘防护等,也有若干学者研究了涌潮文化,但鲜有对涌潮文化意象进行研究。其中,研究涌潮文化仅有的19篇文献中,通过比较发现,这些文献主要对涌潮文化某一艺术形式的研究,涌潮文化的跨艺研究至今仍是空白。由上可见,涌潮文化意象跨艺术研究的意义和紧迫性。

二、涌潮文化意向的跨艺术研究

本文首先将跨艺术的视角分为横向的和纵向的。横向的跨艺术视角指的是同一种艺术形式所带来的两种及其以上的艺术效果。纵向的跨艺术视角主要是历时的和多种艺术形式所带来的相同的艺术效果。其次,北京大学语言研究中心的古代汉语语料库和国家语委语料库――语料库在线的检索发现,在文学艺术中尤其是有关涌潮的诗词中,很多都涉及到了意象。通过两个语料库对比去重之后发现:唐诗1543条,宋词5967条,以宋词居多。相关的文献佐证和实地考察证明其它艺术形式中的意象比较单一,如在建筑艺术中的涌潮常常是力量的化身。因此本


研究文化意象以诗词为主。再次,对照国内外对意象的研究,涌潮意象应是一个意象群

(imagery)是不同意象(image)的集合,它具有感官上的摩仿性,意义上的象征性,民族文化性,艺术审美性等,并使得表达具体而非抽象化。

从横向来看,许多艺术形式本身就具有跨艺术的特性,如诗词中的画面感本身就是种跨艺术。我国自古诗画艺术领域就有“诗画同源”的说法。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读此诗就仿佛看到了一副对江南念念不忘的诗人将此情寄于杭州和观潮的画面。而诸如此类的某一涌潮的艺术表现形式常常是触景生情,所体现的涌潮文化意象比较明显,以“思乡,离愁和壮志”为主。

就纵向而言,主要是历时的和跨艺术形式的研究。有关涌潮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子婿冤魂,驱水为涛”的传说及与之相关的民俗艺术。此时的涌潮已形成了“信、义”等文化意象。在其后的文学作品中有诸多生动的体现。最早用诗歌记载的是屈原的《楚辞.悲回风》:悲霜雪之俱下兮,听潮水之相击。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婿而自适。此外还有潮信,回头潮等传说,如李益《江南曲》中“早知潮有信,嫁于弄潮儿”等。观潮风俗始于东晋。当时杭州有“葛洪观潮”的传说,顾恺之因此做《观涛赋》。通过赋将观潮的传说惟妙惟肖地表达了出来。唐代也有一些诗人写潮,除了诗这种艺术形式之外,唐代还有潮汐研究学家将自己的潮汐学研究专篇写成赋的形式,如卢肇的《海潮赋》。唐代还出现了观潮画,目前可考证的最早的观潮画是李琼的作品(宋正海,200714)。元代诗人偰哲驾在观赏了宋代赵伯驹《夜潮图》后有感于观潮作诗《题赵千里(夜潮图)》:风涛汹涌千堆雪,拍岸翻空倒银阙。雁声惊起一江秋,万里无云挂明月。涌潮在这些不同的艺术形式中承载着“壮阔、力量、勇气”的文化意象。宋代观潮之风更甚。宋词在诸多的文学艺术中写涌潮最多。这当然有地理历史政治原因。尤其是到了南宋,文人们常常将“离愁、思乡、故国往事、归隐”等文化意象赋予在涌潮之上。

此外,研究还梳理了建筑艺术、小说以及当代多媒体视阈下的涌潮文化意象。综上可见,钱塘江涌潮在文化艺术领域已经形成了特定的形象。正如林柄尧(2010)在其书序言中所言:“涌潮在人们心中的‘映像’千差万别。”而这种“映像”投射到文学研究的领域便是一种意象。该意象可以豪情如潮也可以柔情似水,如潘阆的《酒泉子》和林逋的《长相思》,他们都已植根于各种艺术形式当中。

参考文献:

[1]欧荣.说不尽的《七湖诗章》和“艺格符换”[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3.

[2]钱塘江志编纂委员会编.钱塘江志[M].方志出版社,2009.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85d2745fd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1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