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生背诵三字经千字文未必是好事》,欢迎阅读!
小学生背诵三字经千字文未必是好事
一年级的孩子,通过不到一年的学习,能滚瓜烂熟地背诵140多首诗词、200余首现代儿歌以及《岳阳楼记》、《五柳先生传》、《爱莲说》等名篇。听上去很不错,却有一位教育专家声称,这未必是件好事。 《中国教育报》上月18日报道,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师陈琴所教的一年级学生因每天坚持诵读,已能熟练地背诵《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传统蒙学读物。 该不该读经典?读什么样的经典?什么古文才算经典?关于教育孩子读经的方式,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课程教学论(语文方向)学科带头人潘涌组织了一批研究生展开了讨论。
支持派:“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些研究生认为:熟读经典以至背诵,总是一件好事,储存在记忆中,就是一笔精神财富,自然而然提高了语文素养,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而且时间长了,“说”与“写”等表达能力也能同步提高。
反对派:光会背却不一定会用 多数研究生反对这种做法。有的说,儿童读经,读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及《弟子规》这些蒙学读物。这些所谓经典,已经没有时代气息,有的甚至背离了当代社会的新思想和新观念。阅读经典,选择很重要。相对于这些蒙学读物来说,唐诗宋词、先秦诸子散文、唐宋八大家散文、《论语》、《孟子》、《老子》等读物,经过精选,有些部分可以作为经典来诵读。
有一名研究生认为:“按陈琴的教学方式,一年级孩子背这么多经典,是不是量太大了?超负荷地灌输,没有考虑学情。老师们把几千年的文化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学生,增加了学生负担不说,还占用了其他学习时间,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情绪。其次,小学生大多在不理解的状态下背诵,只停留在混沌的层面。缺乏个性化的体验和感受,尤其是学用脱节,忽略了源自心灵的个人表达。这样的机械背诵,不利于对学生创造性语用能力的培养。”有研究生总结为,孩子会背诵很多的经典,却没有学会造句和写作,不能学以致用。什么是经典? 衡量经典的标准是什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当下很多读者普遍的阅读方式。潘涌教授打了个比方,就像祖宗留下个老宅,里面有黄金和裹脚布,有翡翠珍珠和破罐子。想必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将臭裹脚布和破罐子扔了,把黄金和翡翠珍珠继承下来。
那么,什么才是翡翠珍珠?也即什么是经典?潘涌的理解是,从字面上说,经典具有典范性,是经过时间考验、具有强劲生命力的范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看,判断经典的标准有两个方面:一是其内容蕴涵着千古相通的人情人性和朴素真诚的思想;二是经典应该洋溢着生命主体的语用活力,充满了活泼泼的生命美感,对儿童的母语语用具有示范性、启示性。”他说。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是唐宋以来流行的启蒙教材,供孩子们识字,对其思想起着劝训、教化作用。“虽说历史悠久,在封建时代也比较流行,但其中遗留着某些陈腐的观念,规训儿童的色彩比较浓重,它显然不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经典。”潘涌说。 潘涌认为,学习母语的范本,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认知语言符号,更要蓄养以表达为主的语用活力。《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常常三字四字一句,语
用形式单一机械,为了适应押韵和节奏,常常不惜“硬凑”,以致损害了与韵律相应和的语用活力。这远不如诗人心灵的脉动:“噫吁兮,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这种参差错落、抑扬顿挫的节奏恰恰是生命活力的表征,读来令人心神摇曳、感慨不已。这不仅是诵读,更是一种审美的感动。 诵读不应该成为语文学习的核心
潘涌说,诵读活动不应该成为语文学习的核心,恰当地说,诵读是语言表达的基础,它不可缺少,但本身不是目的。无论是课内精读,还是课外泛读,无论是有声朗读,还是熟练背诵,都是为了让学生积累丰富词汇量,扩展词汇的多元组合方式,最后提高口头或书面的表达力。
“不尊重学生个性选择的死记硬背,必然不能直接和有效地转化为人高级的输出型语用能力,相反,等于把人脑降格为电脑,偏废了人脑表达乃至表现和创造的能力———而这正是语用能力中最宝贵的内核。”大量地背诵,接受一些过时的所谓“经典”,或是不理解的作品,更是等于变相浪费学生的生命。
“不是完全反对背诵。即使是对洋溢活力的公认经典的背诵,也要在尊重学生自我选择的前提下,服务于言语表达力的培养———教师能否具备这种自觉意识,是经典诵读活动成败的关键。”
现在很多学校诵读经典的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效果如何?是否真的对小学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浙江师范大学的一名教授对诵读经典的做法提出了质疑,并组织研究生展开讨论。
什么是经典?小学生该不该诵读经典,该读哪些经典?“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式的诵读能否取得效果?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8047df3be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