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现代小诗与日本俳句的比较

2022-03-19 18:30: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中国现代小诗与日本俳句的比较》,欢迎阅读!
小诗,俳句,日本,中国,比较


浅谈中国现代小诗与日本俳句的比较



摘要:中日两国文化间呈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中国现代小诗和日本俳句之间的联系也千丝万缕。然而,纵观现有的文献资料不难看出,学界对比研究中国传统诗歌和日本俳句关系的比例较重,但对中国现代小诗和日本俳句比较研究略有不足。故文章将从两者形式上和审美风格方面,阐述中国现代小诗和日本俳句的比较。

关键词:中国现代小诗 日本俳句 审美风格 形式差异

“诗”是一种文学体裁,古老而极富文学特质,随着数千年文化的积淀,中国俨然成为诗的国度,诵读诗歌已经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形式。作为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诗乃延续传承其的载体。五四运动后中国刮起即兴情感表达的“小诗”之风,而这种形式的诗歌虽言简意赅但意蕴深远,深受传统诗歌和外来文化尤其是日本俳句的影响。故此,研究比较两者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一、形式方面的比较

从内容意境或形式上来看,小诗和俳句的异同颇多。比如俳句形式固定,组成包括十七个音,共三节分别为上五、中七和下五,即守节五音、次节七音与末节五音。通常日语汉字通常由假名拼读,故诗节划分单位即单个假名。而且日本俳句创造被限制于“季题”,也就是题材要关于四季,包括如季节变化中人的感受和自然界的现象。小诗则以自由格式为主,诗人创造不拘一格,也不受题材限制。例如《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徐志摩),这首现代小诗写作手法与简练的俳句式手法不同,对语气的增强它采取重复的方式,每个字词似乎都在诉说离别时的千言万语。最为明显的是诗中不见半点四季景观的描写,甚至还用拟人形态对唯一的自然景观“水莲花”进行描述。仅仅一个字“低”,就使得水莲花在风吹拂下埋低的景象互通了日本女子温柔的低头,使得读者眼前自然而然的浮现一幅美人隔水望莲的绝美景色。

二、审美风格的比较




(一)相同点

在审美风格方面小诗和俳句都有语言简约凝炼而余韵悠长的相似特点。由于俳句格式固定,所以创造者必须在语言表达上力求无赘言,达到字字珠玑的效果,即以寥寥数语实现意蕴悠长,使人产生言尽而无穷意美感的效果。以川端康成(诺贝尔文学奖获者)的《夕荣》来说,它与夕映同意为夕阳下的美景。虽然整首俳句表面是对深秋晚霞和夕阳下悠远绵长钟声更增秋意的吟诵,但仔细品味便知道它的内涵远非如此。夕照比拟人生晚年,远处传来的钟声是北欧获奖喜讯漂洋过海的比喻。所以,这更是俳人晚年结出的累累硕果,是对悠扬钟声里浓浓秋意收获的喜悦的一种感受。

而要说起现代小诗,则要以冰心为代表,她是这种诗歌形式作者群中的佼佼者,通过诵读冰心创作的小诗,可感受到那种余韵悠长、清新脱俗的意境,甚至超越景致本身之外的意蕴,进而获得韵味外之致旨的一种独特体验。以她在诗集《繁星》中收录的第九十六首小诗为例:“影儿落在水里,句儿落在心里,都一般无痕迹。”第一句是心中诗情悄无声息的萌发,是那种灵光转瞬即逝无法捕捉的意境。冰心却借助影儿的飘落巧妙的联系自己内心诗情,使读者对灵动不易的诗意有所感受,并体会诗人在萌发诗情时流露出的感激感动之情。

(二)不同处

虽然上文提到两者间具有相似的特点,但却避免不了不同处。俳句和小诗,前者是对自然禅意的吟咏,后者却是个人情感的抒发载体,是对传统诗歌诗言志的传承,但所谓的“志”主要指个人情感体验,而非对社会政治关注的情感。日本以自然景观描写为主的诗歌,自《万叶集》诗歌集开始,它以自然表达人的情感,作为诗歌的内涵,被称之为日本诗歌的传统。日本俳句就是日本诗歌传统的延续,而自然就是俳人进行俳句创造不竭的灵感之源。就万叶集和中国的唐诗比较来说,两者间不同的是,万叶集对自然的吟诵在于大海高山等;唐诗选对自然的吟诵则是人的悲喜哀愁。日本俳句更善于吟咏自然,对人生无常和生命的禅意进行体味。现代小诗的创作多在于诗人意气风发的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诗人通常难以体会到人生的禅意,再加上自身尚未禅学修习经验故而在借鉴俳句进行小诗创造时,思考的切入点就不是禅学,而是以青春朝气为浓浓亲情和火热爱情诉说的切入点。现代小诗以洋溢的青春来讴歌爱情,用语简洁却满溢诗人的率真之情。可见,两者不同的情感表达是两国诗人人生经历和传统文化差异的具




体体现。

结束语:

日本俳句和中国现代小诗虽然植根于中日两国的整体文学演进史中,但却是两个国家诗歌史上靓丽的一道风景。日本俳句共400余年延绵时长,而中国现代小诗受到日本俳句影响仅昙花一现,而在形式、艺术特色以及情感内涵方面,者间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可鉴于国家文化背景等的不同其结局也不尽相同。

参考文献:

[1]陈琬柠. 中国现代小诗与日本俳句的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2]刘静,陈琬柠. 日本俳句与中国小诗、汉俳[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3,02:49-52.

[3]张慧伦.日本俳句与中国现代小诗[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4,(11):52-5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73a0a3481c758f5f71f67c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