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读出来的美丽

2022-08-27 17:12:1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歌,读出来的美丽》,欢迎阅读!
诗歌,出来,美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诗歌,读出来的美丽

作者:单轶文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2年第09

【摘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中国古典鉴赏理论音声求气,通过论述使读者更了解其中的理解核心,并学会将其运用于实践。

【关键词】诗歌音韵美;朗读技巧;因声求气;鉴赏者的投入

从古至今,朗读与音韵美就是诗歌一个至关重要的主题,人们在朗读中发现了诗歌的另一面,体会到诗歌用眼睛无法看出的有声美,即使是五四时期之后,古典诗歌渐渐退出社会的舞台,现代诗取而代之的时代,对于诗歌的朗读也从来没有中断,人们依然在寻觅着从诗歌中读出来的美丽。古人为此做了巨大的贡献,提出了因声求气的鉴赏理论以更好地理解诗歌之美。这一理论的提出为我们对中国古典文学的鉴赏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不单单要继承前人的心血,更要不断地开拓因声求气的范围,对其进行新的阐释。

所谓因声求气,就是沿着声音的轨迹获得隐藏于诗歌深处之。鉴赏者通过对诗歌的朗诵体会到诗歌的音韵美,感受诗歌情感的变化流动,从而能在理解上达到更高的层次,更好地把握到诗歌的精妙所在和作者的情感体验,并且在朗读中升华自身的感情,完成第二文本的再创造过程。笔者认为,因声求气这一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诗歌体现于书面的音韵美,二、富于感情的朗诵,三、由声至气的过程,四、鉴赏者的投入。其中第三方面又分为两点,分别是对诗歌气的阐述和由声到气的把握。 一、诗歌的音韵美

诗歌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在体式方面有其严格的要求。最早的《诗三百》对于体式没有过多的要求,尽管如此,它也需要表现出节奏感和音乐美;汉魏六朝时期,出现了五言诗和七言诗,在用韵方面逐渐讲究,一般偶句的末一字用韵,避免用重韵;在唐代,诗歌的发展达到鼎盛,产生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有庞大的韵律体系,开始讲究平仄,表现出对于诗歌形式和音韵美的高度重视。五四时期之前,诗歌的格式和音韵要求基本成为定式。但另一方面,诗歌又在不断地被要求口语化,表现出诗歌形式的多样性。其实诗歌口语化的要求同样旨在强化诗歌的音乐美,希望读起来能够朗朗上口。诗人们在不断地实践中创造了诗歌之美,而诗歌的这种书面之美最终只有付诸于口诵,才能发现它的独特价值。 二、形之于口的感情朗诵

上一节提到诗歌在形式和音韵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要求,而这些要求无不是为了增加诗歌的音乐美,使诗歌读起来能够富于感情,朗朗上口。中国的朗诵具有自己的独特魅力,因为汉语发音整体上比较圆润到位,从嘴唇中流出字字珠玑,通透饱满,有十足的音乐美。诗歌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7191a4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e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