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雨巷》中的“丁香”情结

2022-11-04 21:01:1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戴望舒《雨巷》中的“丁香”情结》,欢迎阅读!
戴望舒,丁香,情结
戴望舒《雨巷》中的“丁香”情结



“丁香姑娘”是戴望舒《雨巷》中的核心意象,是诗人在雨巷中欲意相逢的姑娘的称号,在诗人心中,她是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一样的芬芳”“一样的忧愁”。而正是这样一位“姑娘”的塑造,使“丁香”这个意象充满了凄迷朦胧而带有深深忧郁忧愁的文学意韵。

丁香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意象,是美丽、高洁、忧郁的象征。因其开在仲春时节,花色或白或紫,给人柔弱、娇美而又纯洁、庄重的感觉,因此,成为古代诗人笔下传统的意象。但是,丁香花娇美却容易凋谢,古代诗人对着丁香常常生发出伤春之情,因此,丁香成为了诗人们笔下的引愁之物。如杜甫的《丁香》“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李商隐的《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璟的《浣溪纱》“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其娇弱柔美与忧郁愁闷流于诗人笔下。自唐代开始,以丁香为题材的作品逐渐增多,由于中国古代诗人们的反复吟咏和广泛传唱,在中国人(尤其是文人)心中,丁香逐渐成为美丽、高洁、柔弱、愁怨之类性质或具有这类性质的事物的象征。如陆龟蒙“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贺铸的“深恩纵似丁香结,难展芭蕉一寸心”宋代李清照《摊破浣溪沙》“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明代李珣的《河传》“愁肠岂异丁香结?因离别,故国音书绝”,……无不是将丁香的惆怅郁结在千千情结中,纠缠于密织的情网中,愁心永远守候的模样。


虽然古典诗词中对丁香的“愁怨”之情情有独钟,戴望舒《雨巷》中的“丁香”也似乎没有跳出了这一传统意象的“樊篱”“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这里的“愁怨”“忧愁”“哀怨”无不体现出一个像“丁香姑娘”一样“忧郁”“哀怨”的“我”。但是,在此诗中,丁香的形象又有所发展,有所创新,不仅有愁怨,也有芬芳与颜色,成为美好事物的代名词。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理想是很难实现的,他的希望也将是落空的。因为在这“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没有阳光,没有生机和活力;因为“丁香一样的姑娘”被消融了她的“颜色”、她的“芬芳”。诗人的这种心情,正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进步青年由于找不到出路、看不到前途而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的真实反映,这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是当时一部分青年心灵深处典型的声音的再现。

然而就在绝望与迷惘中,诗人并没有放弃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诗人“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只是“希望”“美好的理想”“梦一般的”“象梦一般的凄婉迷茫”丁香只是梦一般,只是在梦中分不清方向与目标。虽然离宫内人惆怅,让人唏嘘,但是,只要“梦”醒,丁香就不仅是愁怨了,美好的象征,就是诗人理想与希望的实现。

诗中的意象是纯粹中国式的,丁香与愁心,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惯用的典故。戴望舒的古典文学修养是他审美理想的重要部分,这就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706c2b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15.html

相关推荐